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19.要知道,主通过天堂赋予我们的圣言是联结天堂与尘世的纽带。正是为了这个目的,圣言字义中的一切事物才对应于天上的神性事物;就其至高和至内在的意义而言,圣言论述主,祂在天上和地上的国度,对祂的爱和信,因而论述出自祂并在祂里面的生命。当我们地球上的圣言被阅读和传讲时,这些主题就呈现给天上的天使。天上的天使对圣言的理解完全不同于世人对它的理解,天使遵循圣言的内在意义或属灵意义,而世人遵循它的外在意义或属世意义(AC 1769-1772, 1887, 2143, 2333, 2396, 2540, 2541, 2545, 2551)。圣言是联结天与地的纽带(AC 2310, 2495, 9212, 9216, 9357, 10357)。因此,圣言纯由对应写成(AC 1404, 1408, 1409, 1540, 1619, 1659, 1709, 1783, 8615, 10687)。就圣言至内在的意义而言,它唯独论述主及其国度(AC 1873, 2249, 2523, 7014, 9357)。
9817.“又要对一切心中有智慧的说”表主通过圣言进入所有处于爱之良善之人的流注。这从“说”和“心中有智慧的”的含义清楚可知:“说”是指流注(参看2951, 5481, 5743, 5797, 7270节);“心中有智慧的”是指那些处于爱之良善的人,如下文所述。之所以表示经由圣言来自主的流注,是因为对教会成员来说,主流入所经由的渠道是圣言,或说主主要通过圣言流入。原因在于,圣言具有这样的性质:那里的一切事物,无一例外,都对应于存在于天堂中的神性属灵和神性属天事物;因此,一个人与天使共享情感和思维,并且共享得如此彻底,以致他与天使似乎为一。正因如此,世界通过圣言与天堂联结,不过只在那些处于信和爱之良善的人当中才可以。由此可见对教会成员来说,主通过圣言流入;事实上,主是众天堂中的全部,因为从祂发出并被天使接受的神性构成天堂。
“心中有智慧的”之所以表示那些处于爱之良善的人,是因为智慧在一个人里面的存在是由于他里面的天堂生命,还因为“心”表示爱之良善。在圣言中,人里面的天堂生命用“灵”和“心”来表述;“灵”表示人心智的理解力部分的生命,“心”表示其意愿部分的生命。真理属于理解力部分,而良善属于意愿部分;真理属于信,良善属于爱。因为理解力接受构成信的真理,意愿接受系爱的各个方面的良善。由此明显可知“心中有智慧的”表示那些处于从主所获得的爱之良善的人。爱之良善是属天良善,属灵良善通过属天良善得以产生;属灵良善就是那遮盖属天良善的东西,就像衣服遮盖身体那样。由于亚伦的衣服代表毗邻主之属天国度的主之属灵国度,并且前者通过后者得以产生,故本节接着说“心中有智慧的”,就是那些处于从主所获得的爱之良善的人要为亚伦和他的儿子作圣衣,如下文所述。“心”表示爱之良善,或属天良善(参看3635, 3880, 3883-3896, 9050节);因此,它表示意愿(2930, 3888, 7542, 8910, 9113, 9300, 9495节)。
第二十章
2495.前面多处已经阐述和说明,圣言包含一个内义在里面,这内义从字面上看不出来。内义的性质从自创世记第一章开始直到此处所给出的解释清楚看出来。尽管如此,由于如今,就连相信圣言的少数人都不知道这种内义的存在,所以让我来提供更多的证据。
主对时代的完结,也就是教会的末期描述如下:
那些日子的灾难一过去,日头就变黑了,月亮也不放光,众星要从天上坠落,天势都要震动。(马太福音24:29; 马可福音13:24-25)
此处“日头”不是指太阳,“月亮”不是指月亮,“众星”也不是指众星;相反,“日头”表示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月亮”表示从爱和仁获得的信,“众星”表示良善与真理的知识或认知,这在前面已经说明(31, 32, 1053, 1521, 1529-1531, 2120, 2441节)。因此,主所说的这些话表示当时代的完结或教会的末期到来时,爱或仁和由此而来的信将不复存在。
主在先知书所说的类似的话表明,这就是它们的含义,如以赛亚书:
看哪,耶和华的日子临到,使这地荒凉,从其中除灭罪人。天上的众星群宿都不发光。日头一出,就变黑暗,月亮也不放光。(以赛亚书13:9-10)
这也论及教会的末期,或也可说,时代的完结。约珥书:
一个黑暗、幽冥的日子,一个密云、乌黑的日子。地在祂面前颤抖,诸天摇撼,日月昏暗,星辰收回其光辉。(约珥书2:2, 10)
此处的意思也一样。同一先知书:
日头要变为黑暗,月亮要变为血,这都在耶和华大而可畏的日子未到以前。(约珥书2:31)
又:
耶和华的日子临近。日月昏暗,星星也不再发光。(约珥书3:14-15)
以西结书:
我将你扑灭的时候,要把天遮蔽,使众星昏暗,以密云遮住太阳,月亮也不放光。我必使天上的发光体都在你以上变为昏暗,使你的地上黑暗。(以西结书32:7-8)
启示录:
揭开第六印的时候,我观看,见有大地震,日头变黑像毛布,满月变得像血,星辰坠落于地。(启示录6:12-13)
又:
第四位天使吹号,日头的三分之一,月亮的三分之一,星辰的三分之一,都被击打,以致它们的三分之一黑暗了。(启示录8:12)
这些经文清楚表明,主在福音书中的话和在先知书中的话涉及同一件事,即:末期既没有仁,也没有信;这就是内义;这一切从以赛亚书看得更清楚:
月亮要蒙羞,日头要惭愧,因为万军之耶和华必在锡安山、在耶路撒冷掌权。(以赛亚书24:23)
这里的意思是说,信,也就是“月亮”,要蒙羞;仁,也就是“日头”,要惭愧,因为这就是它们的处境;经上不可能论到月亮和太阳说,它们要蒙羞、惭愧。但以理书:
这公山羊有一角,向南、向东渐渐成为强大;它渐渐强大,直达天象,将些天象和星宿抛落在地,并践踏它们。(但以理书8:9-10)
谁都能明显看出,此处“天象”不是指天象,“星宿”也不是指众星。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