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299.“又拿柏油当灰泥”表示他们用源于恶欲的邪恶代替良善,这从圣言中“柏油”和“灰泥”的含义清楚可知。由于此处论述的主题是巴别塔的建造,所以所提到的材料是建筑用的那种。此处之所以提到柏油,是因为它含有硫磺,易燃;在圣言中,这类事物表示恶欲,尤表属于自我之爱的恶欲。“柏油”在此既表示源于恶欲的邪恶,也表示由此产生的虚假;这些也是建造下一节所描述的巴别塔的邪恶。所表示的是这类事物,这一点清楚可见于以赛亚书:
耶和华的报仇之日! 她的溪河要变为柏油,她的尘土要变为硫磺,她的陆地要变为燃烧的柏油。(以赛亚书34:8-9)
“柏油(或沥青)”和“硫磺”表示源于恶欲的虚假和邪恶。除此之外还有其它例子。
1663.“他们与所多玛王比拉、蛾摩拉王比沙、押玛王示纳、洗扁王善以别并比拉王争战;比拉就是琐珥”表示如此多种邪恶欲望和虚假说服,主便与它们争战。这同样从所提到的这些王和这些民族的含义,以及下文清楚可知。至于每一个都表示哪种具体的邪恶欲望和具体的虚假说服,这解释起来同样冗长乏味。前面(1212, 1589节)简要论述了所多玛和蛾摩拉,押玛和洗扁,以及琐珥的含义。它们是内义上所表示的邪恶和虚假的最一般或最普遍种类,并在此按顺序接踵而来。
主经历并承受最严厉的试探,比任何人所承受的都要严厉,这一事实从圣言不那么广为人知;圣言只提到祂在旷野四十天,受魔鬼的试探(马太福音4:1-2; 马可福音1:12-13; 路加福音4:1-2)。虽然经上只用寥寥数语描述了那时祂所经历的试探,但这几句话却把它们都囊括进来了;如马可福音(1:12, 13)记载,祂在那里与野兽在一起,野兽表示最坏的地狱团伙;还有后来(马太福音4:3-11; 路加福音4:3-13)记载的事,即:魔鬼把祂带到殿顶和高山上,这些事只代表祂在旷野所经历的最严厉的试探;对此,蒙主的神性怜悯,容后再述。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