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256.“使义人与恶人一同死亡,让义人与恶人一样”表示良善不能死亡,因为邪恶能与它分离。这从“义人”和“恶人”的含义清楚可知:“义人”是指良善;“恶人”是指邪恶(参看2250节)。因此,“使义人与恶人一同死亡”是指使良善与邪恶一同死亡。由于这些事不可以发生,并且只是想想就造成惊恐,所以内义就把它们放到一边,同时以这种观念来代替它们,即:良善不能死亡,因为邪恶能与它分离。
很少有人知道这个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要知道,人从婴孩或童年初期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所思所行的一切良善都会保留下来;这同样适用于一切邪恶,事实上,就连邪恶的最小粒子也完全不会消失。良善和邪恶两者都被刻在他的生命册(也就是他的两种记忆)上,并刻在他的本性或真我(也就是他的性格和性情)上。他从这良善和邪恶,或说从这种物质为自己形成一个生命,可以说形成一个灵魂;死后,这生命或灵魂的本质保持不变。但良善从不与邪恶混在一起,邪恶也从不与良善混在一起,以致它们无法分离;否则,这人必永远灭亡。主确保它们不会混在一起。当人进入来世时,如果他过着爱与仁之良善的生活,主就会将他的邪恶分离出去,并利用他里面的良善把他提入天堂。而另一方面,如果他过着邪恶的生活,也就是说,过着违背爱与仁的生活,主就会把他里面的良善过滤掉,他的邪恶便将他带入地狱。这就是每个人死后的命运。但这是一种分离,决不是完全除去。
此外,由于人的意愿,也就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已经完全毁掉,所以主将这毁掉的部分与另一部分,也就是他的理解力部分分开,并在那些正经历重生的人里面将仁之良善植入这理解力部分,再通过这理解力部分植入一个新意愿;他们就是那些有良心的人。一般来说,主也以同样的方式将邪恶与良善分离。这些就是“良善不能死亡,因为邪恶能与它分离”这句话在内义上所表示的奥秘。
10438.“祂领他们出去,是要降祸,把他们杀在山中”表那些处于良善的人将被毁灭。这从“领出去杀”和“山”的含义清楚可知:“领出去杀”是指毁灭,但当论及耶和华时,是指被他们自己的邪恶毁灭,因为耶和华从不毁灭任何人;“山”是指天堂,因而是指爱之良善。“山”表示天堂来源于来世的代表。大山、小山、岩石、山谷,以及其它许多物体出现在那里,和地上一样;那些住在属天之爱中的人在大山上,那些住在属灵之爱中的人住在小山上,那些住在信中的人在岩石上,那些尚未被提升到爱与信之良善的人在山谷中。
正因如此,“大山”表示那些处于属天之爱的良善,因而住在至内层天堂的人,在抽象意义上表示属天之爱的良善,因而表示住在这爱中的天堂;“小山”表示那些处于属灵之爱的良善,因而住在中间天堂的人,在抽象意义上表示这爱的良善和住在这爱中的天堂;“岩石”表示那些处于信之良善并由此住在最低层天堂的人,在抽象意义上表示这种良善和这种天堂;“山谷”表示那些尚未被提升到这些良善,因而被提升到天堂的人。这类物体因出现在来世,并因此表示这类真实事物,故在圣言中具有同样的含义,如迦南地的大山、小山、岩石和山谷,这地因此代表整体上的天堂。
“大山或山”表示属天之爱的良善所在的天堂,这一点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明显看出来,如下列经文,以赛亚书:
在末后的日子,耶和华的山必在诸山之顶,高举过于万岭。(以赛亚书2:2; 弥迦书4:1)
诗篇:
大山小山都要因公义带来平安。(诗篇72:3)
又:
大山和一切小山都当赞美耶和华!(诗篇148:8, 12)
又:
神的山是巴珊的山;诸岭的山是巴珊的山。诸山哪,诸山的诸岭,你们为何跳跃呢?神愿住在这山上;是的,耶和华必住这山,直到永远!(诗篇68:15, 16)
申命记:
论到东方诸山初熟的果子和永恒山岭的宝物,愿它们都都临到约瑟头上。(申命记33:15, 16)
除此之外还有其它地方(参看795, 6435, 8327, 8658, 8758, 9422, 9434节)。这一切解释了为何主降临到西乃山;为何大卫的城建在一座山上,这山被称为“西乃山”,表示至内层天堂;又为何古人在大山小山举行神圣的敬拜仪式(参看2722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