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3283.“为他女人,利百加是巴旦-亚兰的亚兰人彼土利的女儿,是亚兰人拉班的妹子”表示它的品质或性质和状态。这从“彼土利”和“拉班”的代表,以及“亚兰”和“巴旦-亚兰”的含义清楚可知:“亚兰”和“巴旦-亚兰”是指利百加所代表的神性真理从中获得自己的品质或性质和状态的原始元素,或说那些涉及该神性真理在品质或性质和状态上的起源的事物。至于彼土利和拉班分别代表什么,“亚兰”或叙利亚表示什么,这在前一章已经解释了。此处之所以再次提到它们,是因为下文论述的主题是主的属世层。
主的属世层不能变成神性,除非真理与祂的理性联合,并且这真理变成神性,因为进入属世层的流注必须是通过理性的神性真理从理性的神性良善而来的流注。事实上,就明智地认识和行事而言,属世人的整个一生都是由于这种流注,因为正是理性在协调安排属世层的一切,并根据这种协调安排关注那里的事物。事实上,理性就像一种更高的视觉;当它看属世人的记忆知识或事实时,就像俯视自己下面的平原或田野。这种视觉之光就是真理之光,而这光的源头来自理性层的良善。我将在下文详细说一说这个主题(3286, 3321, 3493, 3570, 4618节)。
9431.“六天”表当处于真理的状态时。这从“六天”的含义清楚可知,“六天”是指劳碌和争战的状态(参看737, 8510, 8888, 8975节)。它之所以是指真理的状态,是因为一个正在被主重生的人会经历两种状态;其中第一种状态被称为真理的状态,第二种状态被称为良善的状态。第一种状态之所以被称为真理的状态,是因为在此期间,此人正通过真理被带入良善;第二种状态之所以被称为良善的状态,是因为当此人处于良善时,他就被带入了良善。此外,当一个人处于真理的状态时,他在天堂之外;但当处于良善时,他在天堂之内,因而被带到主那里。再者,当一个人处于第一种状态,或真理的状态时,他会体验到劳碌和争战,因为那时他经历试探;但当处于第二种状态,或良善的状态时,他会体验到安息,以及平安所带来的宁静。前一种状态就是圣言中第七天之前的六天所代表的;而后一种状态则是第七天或安息日所代表的(8890, 8893, 9274节)。关于正在重生的人所经历的这两种状态,也被称为真理状态和良善状态,可参看前面的大量说明(7923, 7992, 8505, 8506, 8510, 8513, 8516, 8539, 8643, 8648, 8658, 8685, 8690, 8701, 8722, 8772, 9139, 9224, 9227, 9230, 9274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