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4419.我身边有一个灵人,他在世时知识渊博,由此以为他比谁都聪明。这种信念使他粘染上这样的邪恶:无论到哪里,他都想掌控一切。他从某个社群被派到我这里,以充当他们的使臣,也就是为了交流(4403节);还为了他们能赶走他,因为他很招人烦,总是想凭自己的聪明指挥他们。当他和我在一起时,我蒙允许与他谈论源于自我的聪明。我说,在基督教界,这种聪明如此盛行,以致人们以为一切聪明都源于自我,无一出自神。尽管人们在凭教义信仰谈论时,声称一切良善与真理从天上而来,因而从神性而来,包括一切聪明,因为这聪明涉及理解何为真理与良善。但这个灵人对这些问题无动于衷,于是我说,他最好离开,因为他自己的聪明气场使我感觉很不舒服。但他确信自己比谁都聪明,所以不愿走开。
这时,天使指示他源于自我聪明的性质,和源于神性的聪明的性质,并且用各种不同的光来指示,因为在来世,这种事会通过光的变化以奇妙的方式呈为可见。源于自我的聪明通过一种劣质的光来演示,这光类似虚无缥缈的鬼火,周围以黑暗为边界,只从中心传出一点点光来。他又进一步被指示,当某个天使社群观看这光时,它会立刻熄灭,就像虚无缥缈的鬼火在阳光或日光一到来就熄灭一样。之后,他被指示源于神性的聪明的性质,并且也是用光来演示的。这光比正午的阳光还要光辉、明亮,并且传得又远又广,像阳光传到太空那样结束。他还被告知,聪明和智慧从四面八方进入这光的气场,使得真理和良善被几乎没有限制的内视所感知。不过,这一切取决于源自良善的真理的性质。
1408.此处所描述和接下来发生的历史事件如所记载的那样;然而,所描述的历史事件都具有代表性,每一个词都具有一个灵义。圣言的所有历史都是这样,不仅包括摩西五经中的历史,还包括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列王纪中的历史;表面上看,所有这些书只包含历史。然而,它们虽在字义上是历史,但在内义上却储存和隐藏着天堂的奥秘。只要心智的眼睛盯在历史细节上,就永远不可能发现这些奥秘;它们也不会被揭示出来,直到心智从字义中退出。主的圣言就像一个包含活生生的灵魂在里面的身体。只要心智专注于肉体事物,以至于几乎不相信它拥有一个灵魂,更不相信它死后会活着,属于灵魂的事物就不会显现。不过,一旦心智离开肉体事物,属于灵魂和生命的事物就会显露出来。这不仅是在人能新生或重生之前,肉体事物必须死去的原因,也是肉体本身必须死去,以便他可以进入天堂,看见天上事物的原因。
这同样适用于主的圣言:它的肉体部分就是构成字义的事物;心智专注于这些事物时,根本看不见内在事物。不过,一旦肉体部分可以说死去,内在事物就第一次呈现于视野。尽管如此,构成字义的事物就像与在肉身中的人同在的事物,或说人里面属于肉体的事物。具体来说,它们就像人从感官印象中收集并保留在记忆中的知识或事实。这些是包含内层或内在事物在里面的总体器皿。由此可见,器皿是一回事,包含在器皿中的本质要素或核心概念是另一回事。器皿是属世的,包含在器皿中的本质要素或核心概念是属灵和属天的。圣言的历史和圣言中的一切词语同样如此;它们是属世、甚至物质的总体器皿,这些器皿包含属灵和属天事物在里面;这些事物若不通过内义,永远不会进入我们的视野。
单从以下事实,谁都能清楚看出这一点,即:圣言常照表象,甚至照感官幻觉说话。如经上说,主发怒,惩罚人们,诅咒和杀戮他们,等等;而事实上,内义说的话恰恰相反,即:主从不发怒,或惩罚人们,更不会诅咒或杀戮他们。然而,那些出于单纯的心相信他们字面上所理解的圣言之人只要过着仁爱的生活,根本不会受到任何伤害。原因在于,圣言只教导这一点:每个人都要活在对邻舍的仁爱中,并爱主胜过一切。凡这样做的人就拥有内在事物在里面;因此,他们从字义得来的幻觉很容易被驱散。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