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336.“街”表示真理,这一点可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清楚看出来,如在启示录论述新耶路撒冷的地方:
十二个门是十二颗珍珠,每门是一颗珍珠。城内的街道是纯金,好像透明的玻璃。(启示录21:21)
“新耶路撒冷”是指主的国度,经上因正在描述该国度的良善和真理,故描述了它的“城墙”、“门”和“街道”。“街道”表示通向良善的真理的各个方面,或通向爱和仁的信的各个方面。当真理通向良善时,它就变成良善,从而因良善而透明,所以经上说这街道是“纯金”,“好像透明的玻璃”。又:
在城的街道中间,在河这边与那边有生命树,结十二样果子。(启示录22:2)
这也论及新耶路撒冷或主的国度。“街道中间”是指产生良善,后来又来自良善的信之真理;“十二样果子”就是那被称为信之果子的;因为“十二”表示信的一切或各个方面,如前所示(577, 2089, 2129-2130节)。
但以理书:
你要知道,要明白,从话语发出恢复并建造耶路撒冷,直到弥赛亚领袖,必有七个七和六十二个七;它连街带濠都必恢复并建造。(但以理书9:25)
这论及主的降临;“它连街带濠都必恢复并建造”表示那时真理和良善的恢复,或说那时会有真理和良善。众所周知,那时耶路撒冷不会恢复并建造;此外,只要不将自己的观念专注于尘世国度,而是专注于“耶路撒冷”在内义上所表示的天国,谁都能知道,耶路撒冷不会恢复或重建。
路加福音:
家主对仆人说,快出去,到城里大街小巷,把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都领到这里来。(路加福音14:21)
那些拘限于字义的人由此只得到这样的观念:仆人要到各个地方去,这就是“大街小巷”所表示的;他要把每个人都领来,这就是“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所表示的。但这些话当中的每一个词都包含很深的奥秘在里面,因为这些话是主的话。“到大街小巷”表示要在各个地方寻求某个纯正真理,或因良善而光芒四射的真理,或良善通过它而发光的真理。他要“把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领来”表示把古教会以这种方式所描述的人,和那些在信仰上是这样,但却过着良善的生活,因而需要接受关于主国度的教导之人,因而把尚未接受教导的外邦人或非基督徒都领来。
由于“街”表示真理,所以在街上教导人是犹太人当中的一个代表性做法,这从马太福音(6:2, 5)和路加福音(13:26-27)明显看出来。在先知书,无论哪里提到“街”,它们在内义上都要么表示真理,要么表示真理的对立面。如以赛亚书:
公平转而退后,公义站在远处;因为真理在街上跌倒,正直不能进入。(以赛亚书59:14)
又:
你的众子发昏,在各街头躺卧。(以赛亚书51:20)
耶利米书:
死亡上来,进了我们的窗户,入了我们的宫殿,要从街上剪除孩童,从巷上剪除少年人。(耶利米书9:21)
以西结书:
尼布甲尼撒必用他的马蹄践踏你一切的街道。(以西结书26:11)
这论及推罗,推罗表示真理的知识或认知(1201节);“马蹄”是指扭曲真理的记忆知识或事实。那鸿书:
战车在街上狂奔,在巷子里奔来奔去。(那鸿书2:4)
“战车”表示真理的教义,当虚假取代真理时,经上就说它“在街上狂奔”。撒迦利亚书:
将来必有年老男人和年老妇人坐在耶路撒冷街上。城中街上必满有男孩女孩在街上玩耍。(撒迦利亚书8:4-5)
这论及对真理的情感和由此产生的欢喜、快乐。此外还有其它经文(如以赛亚书24:11; 耶利米书5:1; 7:34; 49:26; 耶利米哀歌2:11, 19; 4:8, 14; 西番雅书3:6)。
9209.“你若借银钱给我的人民,给与你同住的贫穷人”表教导那些不知道真理,却渴望学习的人。这从“银钱”、“借”、“人民”和“贫穷人”的含义清楚可知:“银钱”是指真理(参看1551, 2048, 2954, 5658, 6112, 6914, 6917, 7999, 8932节);“借”是指出于仁爱的情感交流天堂的良善(9174节),因而是指教导;“人民”是指那些拥有真理的人,在此是指那些不知道真理的人,因为这人民是指“贫穷人”,“人民”这个词用来表示那些拥有真理的人(参看1259, 1260, 2928, 3295, 3581, 7207节);“贫穷人”是指那些不知道真理,却渴望学习的人,因为他们就是有属灵需要,当被教导的人。
圣言经常提到要帮助穷乏人。那些拥有外在真理,还没有被领进内在真理的人以为无论什么,需要什么样的帮助,都应该得到帮助,尤其自称最穷的乞丐。那些因经上如此吩咐而出于顺服如此行的人做得很好;因为他们通过这种外在行为被领进仁爱与怜悯的内在。仁爱与怜悯的内在就在于清楚看到究竟谁是那应该接受帮助的,他们有何特征,要以哪种方式给予帮助。那些最终被领进仁爱与怜悯的内在之人知道,这种内在就在于渴望内在人的幸福,并帮助内在人,因而是由诸如有益于属灵生命的那类事物组成的;而外在人则在于帮助外在人,因而是由诸如有益于肉体生命的那类事物组成的。但必须始终有这样的谨慎:当给予外在人帮助时,要确保这种帮助同时也有益于内在人;因为帮助了外在人,却伤害了内在人的人不是在施行仁爱。因此,当提供这一种帮助时,也必须关注另一种帮助。
仁爱的外在就是圣言的外在意义或字义所描述的,经上说,要向穷乏人提供帮助;但仁爱的内在则是圣言的内义或灵义所描述的。就灵义而言,所指的是处于贫穷和需要的状态,应该得到帮助的内在人,因为就灵义而言,“贫穷有需要”的人是指那些缺乏良善,不知道真理,却渴望它们的人。圣言还在字面上教导当如何帮助这些人,尤其主在世时亲自所教导的圣言。那时,主揭示了诸如属于内在人的那类事物,这在福音书中处处显而易见。然而,祂以这样一种方式来说话:每一个细节都有一个内义,这内义既适用于天使,同时也适用于内在教会的人。因为内义包含诸如教会的纯正教义所教导的那类事物。
举例说明这一点。施洗约翰打发门徒去问主,祂是不是那将要来的主,主回答他们说:
你们去,把所看见所听见的事告诉约翰,就是瞎子看见,瘸子行走,长大麻疯的洁净,聋子听见,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路加福音7:20-22)
这些话既是说给外在人的,同时也是说给内在人的。给外在人说的是,这些奇迹正在发生;给内在人说的是,教会正在灵义上的瞎子、瘸子、长大麻疯的、聋子和穷人,因而在不知道良善或真理,却渴望它们的外邦人当中建立。“瞎子”描述的是那些不知道真理的人(6990节);“瘸子”描述的是那些处于良善,但由于不知道真理而处于不纯正的良善之人(4302节);“长大麻疯的”描述的是那些不洁净,却渴望被洁净的人;“聋子”描述的是那些因对信之真理没有觉知而未处于任何信之真理的人。
但“穷人”描述的是那些没有圣言,从而对主一无所知,却渴望接受教导的人,这就为何经上说“有福音传给他们”。“困苦穷乏人”(the poor and needy)在内义上表示那些教会之外不知道真理的人,因为他们没有圣言,却仍渴望接受教导,并凭自己所知道的仍处于一点良善;以及那些教会之内由于种种原因而不知道真理,却仍凭某种良善而渴望真理的人。这一点从圣言中提及“困苦穷乏人”的经文明显看出来,如大卫诗篇:
我是困苦穷乏的。神啊,求你速速到我这里来!耶和华啊,你是帮助我、搭救我的。(诗篇70:5)
这些话是大卫说的,而大卫并不困苦、穷乏;由此明显可知,所指的是属灵的贫穷和需要。类似的话出现在别处:
我是困苦穷乏的;主啊,求你记念我。你是帮助我、搭救我的。(诗篇40:17)
诗篇:
神要按公义审判祂的民,按公平审判祂的困苦人。因着公义,愿大山和小山都给人民带来平安。祂必为民中的困苦人伸冤,拯救穷乏之子,压碎那欺压人的。(诗篇72:2-4)
“困苦人”在此表示那些处于属灵的需要,并因此而饥饿的人,也就是说,他们有一种在真理上接受教导的渴望。
又:
我全身的骨头要说,耶和华啊,谁能像你,救护困苦人脱离那比他强壮的,救护困苦穷乏人脱离那抢夺他的?(诗篇35:10)
“骨头”是指记忆真理(8005节);“困苦人”在此表示那些几乎没有什么真理的人;“穷乏人”是指那些几乎没什么良善,被邪恶和虚假侵扰的人。由于这些侵扰,“困苦人”在原文也被称为“受苦的人”(the afflicted),因为“受苦”表示被虚假侵扰(9196节)。在以下经文中:
恶人埋伏,要掳去困苦人;他把困苦人掳去,把他拉入自己的网中。(诗篇10:9)
以赛亚书:
擘饼给饥饿的人,将被赶逐的困苦人带到你家中,这岂不是禁食?(以赛亚书58:6-7)
又:
耶和华已经安慰祂的百姓,也要怜恤祂的困苦人。(以赛亚书49:13)
西番雅书:
我却要在你中间留下困苦虚弱的民,他们必指望耶和华的名。(西番雅书3:12)
在这些经文中,“困苦人”是指那些不知道真理,渴望接受教导的人。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