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8648.“就是摩西从前打发走的”表就属于属灵教会之人的状态而言,至今仍存在的分离。这从“打发走”的含义清楚可知,“打发走”是指分离。之所以是就属于属灵教会之人的状态而言,是因为在那些属于属灵教会之人的第一个状态下,良善不显现,只有真理显现。这一切的性质从前面关于那些属于属灵教会之人的两个状态的说明可以看出来;也就是说,在第一个状态下,他们通过真理,而非良善行事;但在第二个状态下,则通过良善行事。在第一个状态下,就是他们通过真理而非良善行事的时候,良善似乎是缺席的,就像一个被打发走的妻子;但在第二个状态下,就是他们通过良善行事的时候,良善是在场的,就像一个与其丈夫联结的妻子。这些就是“摩西从前打发走的”所表示的事。
要进一步知道,这是就那些属于属灵教会的人而言的;因为从主发出的真理总是与其良善联结。但在重生之前的第一个状态下,良善不被接受,只有真理被接受,尽管这二者都经由天堂从主流入。然而,在重生之后的第二个状态下,与真理联结的良善被接受。人所造成的事被认为是主所行的事,因为表面上看,祂似乎是造成这事的那一位。其它许多例子也是这种情况,例如经上论到主,说祂做坏事,惩罚,投入地狱。这些事之所以论及主,是因为表面上看,祂似乎就是那带来这一切的;而事实上,一个人所遭遇到的一切祸事,都是由这个人造成的。在圣言中,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然而,凡出于对真理的情感,为了过一种良善的生活而查究圣经的人都会查清这些事,因为他被主启示。
1712.“他就趁夜分队,攻击敌人”表示表面的良善和真理所处的阴影。这从“夜”的含义清楚可知,“夜”是指一种阴影状态。当一个人不知道良善和真理是表面的还是纯正的时,这种情况就被称为一种阴影状态。当一个人局限于表面的良善和真理时,他就会以为它们是纯正的良善和真理。正是存在于表面良善和真理中的邪恶和虚假产生阴影,并使它们看似纯正。那些处于无知的人只知道他们所行的良善是他们自己的,所思的真理也是他们自己的;这同样适用于那些将他们所行的良善归于自己,并将功德置于其中的人;殊不知,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行为并不是良善,只是看似良善;他们置于其中的自我和自我功德就是造成模糊和黑暗的邪恶和虚假。其它许多例子也是如此。
隐藏在这些行为里面的邪恶和虚假的种类和数量在肉身生活期间不像在来世那样显而易见;在来世,它们完全就像在大白天那样清晰可见。不过,如果一个人出于未确认的无知行事,情况就不同了,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那些邪恶和虚假很容易被驱散。但如果人们确认这种观点,即:他们能凭自己的能力行良善并抵制邪恶,因而配得救赎,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这种观点就会继续粘附,并使良善变成邪恶,使真理变成虚假。尽管如此,按照秩序,人应该貌似凭自己行善,因而不应该举手思想:“我若不能凭自己行任何良善,就必须等待直接流注”,从而保持一种被动状态,因为这也违反秩序。人必须貌似凭自己行善;然而,当他反思自己所行或曾行过的善事时,要让他思考、承认并相信,实际行善事的,是在他里面作工的主。
如果他因刚才提到的那种想法而放弃一切努力,主就不能在他里面作工。凡丧失这种能力能被注入的一切事物的人。这就像有人若不通过给他的启示,就不愿学习任何东西;或若不将话语放进他嘴里,就不愿教导任何东西;或若不像一个没有意愿的机器人那样被驱动,就不肯尝试任何东西。但如果这些情况真的发生了,他就会为自己就像一个无生命物体而更加愤怒。而事实上,主在一个人里面所激活的,是那看似来自他自己的东西。人不是靠自己存活的,这是一个永恒真理;然而,他若不看似靠自己存活,就根本无法存活。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