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22.除上述原因外,需要补充的是,在巨人里面,我们地球的居民和灵人与属世和外在的感官有关;这种感官是生命的内层终结并作为它们的共同基础而止于其上的终点。文字上的神性真理,就是我们所说的圣言也一样,它也是为了这个原因被赋予这个星球而非其它星球。由于主就是圣言,是其首先的和末后的,所以为叫一切事物都照次序存在,祂选择在这个星球出生,并变成圣言,正如约翰福音所写的那样: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万物是藉着祂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祂造的。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我们也见过祂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约翰福音1:1-4,14,18)
圣言是神性真理方面的主,因而是出自主的神性真理。不过,这是一个很少有人理解的奥秘。圣言在字义上是属世的(AC 8783)。这是因为属世层是属灵和属天层止于其上的最低层,可以说是其它各层建于其上的根基。圣言的内在意义或属灵意义若离了外在意义或属世意义,就如同没有地基的房屋(AC 9430, 9433, 9824, 10044, 10436)。圣言是神性真理方面的主,因而是出自主的神性真理(AC 2859, 4692, 5075, 9987)。万物都是藉着神性真理被创造和做成的(AC 2803, 2894 [原文2884], 5272, 7835 [或7678])。
1613.“沿着它的长和宽”表示它的属天一面和属灵一面,或也可说,良善和真理。“长”表示良善,“宽”表示真理(参看650节)。原因在于,“地”表示天国或教会,能论及它的,不是长和宽,而只是那些与它们相匹配和对应的事物,也就是良善和真理。属天一面,或良善因是主要的,故好比长;而属灵一面,或真理因是次要的,故好比宽。
“宽”是指真理,这一点从圣言的预言部分很明显地看出来。如哈巴谷书:
我必兴起迦勒底人,就是那苦愤、急促的民族,遍行宽广之地。(哈巴谷书1:6)
“迦勒底人”表示那些陷入虚假的人;“遍行宽广之地”表示毁灭真理,因为这些话论及迦勒底人。诗篇:
耶和华啊,你未曾把我关在仇敌手里;你使我的脚站在宽阔之地。(诗篇31:8)
“站在宽阔之地”表示处于真理。又:
我出于痛苦呼求耶;耶就在宽阔之地回答我。(诗篇118:5)
“在宽阔之地回答”表示处于真理。何西阿书:
耶和华要在宽阔之地牧养他们,如同牧养羔羊。(何西阿书4:16)
“在宽阔之地牧养”表示教导真理。
以赛亚书:
亚述必席卷犹大,泛滥弥漫,直到颈项。他的翅膀展开必遮满你地的宽度。(以赛亚书8:8)
“亚述”表示推理,它将泛滥淹没这地,或教会;“翅膀”表示导致虚假的推理;“遮满宽度”表示充满虚假,或反对真理的观念。由于地的长度表示良善,宽度表示真理,所以经上说,新耶路撒冷已经被测量,是四方的,长宽一样(启示录21:16)。谁都能由此看出,长和宽只表示良善和真理,因为新耶路撒冷纯粹是指主在天上和地上的国。由于事物在内义上具有的含义,在过去,人们常用地上的事物,如长和宽来谈论属天和属灵事物;就像如今人们在提到智慧时,常用到高、深这样的词语一样。
10047.“洒在坛的周围”表与神性良善结合。这从要洒在坛周围的“血”的含义和“坛”的代表清楚可知:要洒在坛周围的“血”是指神性真理(10026, 10033节);“坛”是神性良善方面的主的一个代表(9388, 9389, 9714, 9964节)。由此明显可知,“洒在坛的周围”表示使主里面的神性真理与神性良善合一。
此处的情形是这样:前面说过,本章所论述的主题是主之人身的荣耀,在代表意义上是一个人被主重生。关于主之人身的荣耀,这荣耀是通过神性真理与神性良善合一实现的。神性良善,就是耶和华在主里面,如同来自父亲的灵魂在一个人里面,因为祂从耶和华成孕,并通过神性手段,尤其通过试探的争战将祂的人身变成神性真理;祂将神性真理与神性良善合一到何等程度,就荣耀祂的人身,也就是使它变成神性到何等程度。这种合一就是将血“洒在坛的周围”在至高意义上所表示的。当主在世时,祂将祂的人身变成神性真理,并使它与祂里面的神性良善合一,从而荣耀祂的人身(参看9199e, 9315e节所提到的地方)。耶和华祂的父是指祂里面的神性良善(参看9194节所提到的地方)。
主怎样荣耀祂的人身,就怎样使人重生。因为就人而言,主以良善通过灵魂,也就是通过内在途径流入,以真理通过听觉和视觉,也就是外在途径流入。人停止作恶到何等程度,主就在何等程度上将良善与真理相结合。这时,良善变成对邻之仁和对神之爱的良善,而真理变成信之真理。主以这种方式创造一个新人,或使他重生;因为如前所述,人的重生通过从邪恶与虚假中洁净,以及良善与真理的植入和它们的结合而实现。人的重生,以及至高意义上主之人身的荣耀就是祭牲和燔祭所代表的(10022节)。
要知道,在燔祭中,血被洒在坛的周围;在圣体或感恩祭中,同样如此行;但罪愆祭和赎罪祭中,血被洒在坛的底座上。把血洒在坛的周围代表神性真理与神性良善的完全合一,无论在内在人中还是在外在人中;而把血洒在坛的底座上代表仅外在人中的神性真理与神性良善的合一。
对那些已经重生的人来说,结合是外在人中实现的,正如主在约翰福音中所说的话:
凡洗过澡的人,只需要洗脚就够了,整个人就都干净了。(约翰福音13:9, 10)
“洗”表示洁净并重生(3147, 9089节);因此,“凡洗过澡的人”表示一个已经洁净并重生的人;“脚”表示属世人或外在人,或说人的属世或外在层面(2162, 3147, 4938-4952, 9406节)。在燔祭中,血被洒在坛的周围(可参看利未记1:5, 11);在感恩祭中也是(利未记3:2, 8, 13);在罪愆祭和赎罪祭中,血被洒在坛的底座上(利未记4:7, 18, 25, 30, 34; 5:9)。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