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122

122.除上述原因外

122.除上述原因外,需要补充的是,在巨人里面,我们地球的居民和灵人与属世和外在的感官有关;这种感官是生命的内层终结并作为它们的共同基础而止于其上的终点。文字上的神性真理,就是我们所说的圣言也一样,它也是为了这个原因被赋予这个星球而非其它星球。由于主就是圣言,是其首先的和末后的,所以为叫一切事物都照次序存在,祂选择在这个星球出生,并变成圣言,正如约翰福音所写的那样: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万物是藉着祂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祂造的。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我们也见过祂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约翰福音1:1-4,14,18)

圣言是神性真理方面的主,因而是出自主的神性真理。不过,这是一个很少有人理解的奥秘。圣言在字义上是属世的(AC 8783)。这是因为属世层是属灵和属天层止于其上的最低层,可以说是其它各层建于其上的根基。圣言的内在意义或属灵意义若离了外在意义或属世意义,就如同没有地基的房屋(AC 9430, 9433, 9824, 10044, 10436)。圣言是神性真理方面的主,因而是出自主的神性真理(AC 2859, 4692, 5075, 9987)。万物都是藉着神性真理被创造和做成的(AC 2803, 2894 [原文2884], 5272, 7835 [或7678])。

属天的奥秘 #2625

2625.“到指定日

2625.“到指定日期”表示当祂的理性发展出接受(神性)的能力时,这从“日期”的含义清楚可知。当人活在世上时,有两样事物看似必不可少,因为它们是自然界的特征,即空间和时间。因此,活在时空中就是活在世界或自然界中。但这两者在来世都不再存在。诚然,在灵人界,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看似存在,这是因为刚刚脱去肉身的灵人仍保留着属世事物的观念。但不久之后,他们就意识到那里没有空间和时间,取而代之的是状态;并且在来世,状态对应于自然界的空间和时间;存在方面的状态对应于空间,显现方面的状态对应于时间。关于空间或地方,可参看前文(1274, 1379, 1380, 1382节)。
谁都能由此看出,在世上或自然界时,一个人对来世的事物和信的许多奥秘持有什么样的观念,即:他不愿相信它们,除非他通过世上的事物,甚至通过感官经验理解它们。因为他必以为,他若真的脱去时空概念,尤其脱去时空本身,就会完全化为乌有,或彻底消失不见,从而不会剩下使得他能从中感觉和思考的任何事物,只有某种混乱和无法理解的东西。然而,事实恰恰相反。摆脱时空的天使生活具有这种性质,即:它是最有智慧的,也是最幸福的。
这就是为何在圣言中,年龄在内义上不是指年龄,而是指状态;因此,本节的“年老”不是指年纪老。同样,数字不是指数字,而是指某种具体状态。“一百岁”就是一个例子,对此,容后再述(2635-2636节)。由此可见,“到指定日期”表示当主的理性发展出接受能力时的状态。
至于此处论述的主题,即:当主脱去人身或人性的日子完满或成熟时,并且当祂的理性发展出接受(神性)的能力时,神性理性就从主的属灵神性与属天神性的合一中存在并显现。这一切在内义上由“当亚伯拉罕年老的时候,撒拉怀了孕,到指定日期,就给亚伯拉罕生了一个儿子”来表示。在这一点上,要知道,人性始于理性的至内在部分(参看2106, 2194节);主逐渐走向人性本质与神性本质,并神性本质与人性本质的合一(1864, 2033, 2523节);祂做到这一切是凭自己的能力(1921, 2025, 2026, 2083节),通过不断的试探和胜利(1737, 1813, 1690节),也通过来自其神性的不断启示(1616, 2500节);直到最后,祂逐出来自母亲的整个人身或人性(1414, 1444, 2574节)。通过这种方式,祂在理性方面将祂的人身或人性变成神性,正如本节内容所描述的。由此明显可知当如何理解这一解释,即:“当主脱去人身或人性的日子完满或成熟时,并且当祂的理性发展出接受(神性)的能力时。”
对这个过程的概念可从那些正在重生之人的经历中形成。主不是立刻,而是逐渐把爱的属天事物和信的属灵事物植入他们的;当这些事物把一个人的理性变成某种能敞开接受它们的东西时,他才第一次经历重生,主要通过他所战胜的试探重生。当这些事发生时,对他来说,脱去旧人、披上新人的日子就完满了或成熟了。关于人的重生,详情可参看前文(677, 679, 711, 848, 986, 1555, 2475节)。

属天的奥秘 #2859

2859.“亚伯拉罕

2859.“亚伯拉罕就住在别是巴”表示主就是那教义本身。这从“住”和前面所解释的“别是巴”的含义,以及“亚伯拉罕”的代表,同时从刚才的阐述清楚可知。“住在别是巴”就是住在教义中,但当论及主时,这句话的意思是,主是这教义;正如“住在天堂”也论及主,不仅表示祂在天堂,还表示祂自己就是天堂,因为祂是天堂的全部(551, 552节)。众所周知,主就是圣言,故主也是教义(2533节),因为一切教义都取自圣言。在圣言中,教义的全部都是从主那里获得的,并与主有关。圣言的内义只论述主及其国度,这在前面已经多次说明。圣言的内义论述的主题主要是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在圣言中,凡涉及人的教义都与敬拜祂、爱祂有关。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