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22.除上述原因外,需要补充的是,在巨人里面,我们地球的居民和灵人与属世和外在的感官有关;这种感官是生命的内层终结并作为它们的共同基础而止于其上的终点。文字上的神性真理,就是我们所说的圣言也一样,它也是为了这个原因被赋予这个星球而非其它星球。由于主就是圣言,是其首先的和末后的,所以为叫一切事物都照次序存在,祂选择在这个星球出生,并变成圣言,正如约翰福音所写的那样: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万物是藉着祂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祂造的。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我们也见过祂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约翰福音1:1-4,14,18)
圣言是神性真理方面的主,因而是出自主的神性真理。不过,这是一个很少有人理解的奥秘。圣言在字义上是属世的(AC 8783)。这是因为属世层是属灵和属天层止于其上的最低层,可以说是其它各层建于其上的根基。圣言的内在意义或属灵意义若离了外在意义或属世意义,就如同没有地基的房屋(AC 9430, 9433, 9824, 10044, 10436)。圣言是神性真理方面的主,因而是出自主的神性真理(AC 2859, 4692, 5075, 9987)。万物都是藉着神性真理被创造和做成的(AC 2803, 2894 [原文2884], 5272, 7835 [或7678])。
4638.“那时,天国好比十个童女”表示旧教会的末期,和新教会的初期。教会是主在地上的国;“十个童女”是指所有属于教会的人,也就是那些处于良善与真理的人和那些陷入邪恶与虚假的人。“十”在内义上表示余留,以及完全和完整之物,因而表示全部;“童女”表示那些属于教会的人,和在圣言的其它地方一样。
“拿着灯”表示拥有属天事物在里面的属灵事物,或拥有良善在里面的真理,或也可说,拥有对邻之仁在里面的信仰和拥有对主之爱在里面的仁爱。因为“油”表示爱之良善,如下文所述;而“没有油的灯”也表示这些事物,只是没有良善在里面。
“出去迎接新郎”表示他们的接受。“其中有五个是聪明的,五个是愚拙的”表示他们当中一部分人拥有含有良善在里面的真理,一部分人拥有不含真理在里面的真理。前者是“聪明的”,后者是“愚拙的”。“五”在内义上表示一些,故在此表示他们当中的一部分。“愚拙的拿着灯,却没有带油”表示他们没有在其真理中的仁之良善,“油”在内义上表示仁与爱之良善。而“聪明的拿着灯,又盛了油在器皿里”表示他们拥有在其真理中的仁与爱之良善,“器皿”是指信之教义事物。
“新郎迟延的时候,她们都打盹睡着了”表示迟延,因而怀疑。“打盹”在内义上表示因迟延而在教会事物上变得漫不经心,或非常懒散,“睡着”表示滋长怀疑,或抱有怀疑:对“聪明的”来说,是一种具有肯定态度的怀疑;而对“愚拙的”来说,则是一种具有否定态度的怀疑。“半夜里有嚷叫的声音说”表示时期,也就是旧教会的末期和新教会的初期。在圣言中,当论述教会的状态时,这段时期被称为“夜”。“嚷叫”表示正在发生的一种变化。“看哪,新郎来了!你们出来迎接他”表示审判,也就是说,或被接纳或被弃绝的时候。
“那些童女就都起来修整她们的灯”表示所有人的预备,因为那些其真理不含良善在里面的人以为自己会和那些其真理含有良善在里面的人一样被接纳。事实上,他们以为唯信得救,殊不知,没有仁爱的地方也不会有任何信仰。“愚拙的对聪明的说,请把你们的油分一点给我们,因为我们的灯要灭了”表示他们渴望良善能从别人那里被交流到他们的空洞真理中,或被交流到他们自己的空心或赤贫的信仰中。因为在来世,一切属灵和属天事物都被相互交流,但只通过良善被交流。
“聪明的回答说,恐怕不够你我用的”表示它不可能被交流,因为他们所拥有的少量良善会从他们那里被夺走。事实上,在来世,当良善被交流给那些其真理缺乏良善的人时,他们可以说会将良善从那些拥有它的人那里夺走,然后据为己有,不将它交流给其他人,反而玷污它;这就是为何良善不可能被交流给他们。我将下一章(创世记37章)末尾凭我的亲身经历描述这些灵人。
“不如你们自己到卖油的那里去买吧”表示邀功的良善。那些夸耀这种良善的人就由“卖油的”来表示。此外,在来世,那些其真理不含良善在里面的人认为他们已经通过自己所做的一切行为赚取了功德;就外在形式而言,这些行为看似良善;但就内在形式而言,却是邪恶,正如主在马太福音中所说的那样:
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说预言,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我必向他们声明,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马太福音7:22, 23节)
路加福音:
及至家主起来关了门,你们开始站在外面叩门,说,主啊,主啊,给我们开门!他必回答你们说,我不晓得你们是哪里来的!那时,你们开始说,我们在你面前吃过、喝过,你也在我们的街上教训过人。他要说,我告诉你们,我不晓得你们是哪里来的。你们这一切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路加福音13:25-27节)
这就是此处愚拙的童女所表示的那些人,因此,下面这些话同样论及他们:她们“也来了,说,主啊,主啊,给我们开门!他却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不认识你们”。
“她们去买的时候,新郎到了”表示他们的靠近为时已晚。“那预备好了的,同他进去赴婚筵”表示那些处于良善,并由此处于真理的人被接入天堂。天堂好比来自天上婚姻的婚礼,天上的婚姻就是良善与真理的婚姻;主好比新郎,因为这些人与祂联结,而教会则因此被称为新娘。“门就关了”表示其他人不能进去。
“其余的童女随后也来了,说,主啊,主啊,给我们开门”表示他们渴望凭没有仁的唯信,以及没有主的生命、只有自我生命的行为进入。“他却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不认识你们”表示弃绝。“不认识他们”在内义上表示他们缺乏对邻舍的任何仁爱,以及通过这种仁爱与主的联结。那些没有被如此联结起来的人就被说成是祂“不认识”。
“所以,你们要警醒,因为人子来的那日子、那时辰,你们不知道”表示对照着信仰的诫命生活的一种期盼,“警醒”表示信仰的诫命。“人子来的那日子、那时辰,你们不知道”表示人所不知的接受时间,以及那时他的状态。在马太福音别的地方,处于良善的人,也就是遵行诫命的人也被称为“聪明的”;而拥有真理知识,却不照之而行的人被称为“愚拙的”:
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好比一个聪明人;凡听见我这话不去行的,好比一个愚拙的人。(马太福音7:24,26节)
9824.“以弗得”表那里外在形式上的神性真理,内层事物就终止于其中。这从“以弗得”的含义清楚可知,“以弗得”是指外在形式上的神性真理。“以弗得”之所以具有这种含义,是因为亚伦的圣衣代表属灵国度里在其适当次序中的神性真理(参看9522节);“以弗得”是这三样衣服的最外层;亚伦供祭司职分的衣服是以弗得、外袍和杂色内袍。最外在的事物不仅包含内层事物,而且内层事物还终止于其中。人体,因而众天堂也是这种情况,因为人体的各个方面都对应于众天堂。这同样适用于真理和良善,因为它们构成众天堂。
由于以弗得代表主的属灵国度最外在的部分,所以它比其余的衣服更神圣,它上面是含有乌陵和土明的胸牌,来自神性的答复通过乌陵和土明给出。最外在的部分之所以比内在事物更神圣,是因为最外在的事物包含在其适当次序中的一切内层事物。它以一种如此完美的外在形式和关联包含它们,以致如果最外在的事物被拿走,内在事物就会分崩离析;因为内在事物不仅终止于最外在的事物,还一起存在于那里。这一事实是能被那些知道连续事物和同步事物是怎么回事的人认识到的;也就是说,按其适当次序行进并彼此跟随的连续事物仍一起存在于最后和最低层。以目的、原因和结果为例。在次序上目的是第一位的,原因是第二位的,结果是最后和最低的;因此,它们也一个接一个发展、行进。然而,原因同时显现在最后的结果里面;目的则如此显现在原因里面。所以结果是内层或在先事物的完成,内层或在先事物汇集在一起,并寄住在结果里面。
人的意愿、思维和行为也是这种情况。意愿首先到来,思维其次,行为最后。行为也是结果,结果则拥有共存于它里面的两种在先或内层事物。因为行为在何等程度上包含此人的所思所愿,内层事物就在何等程度上包含在一种形式和关联中。这解释了为何圣言说,人照自己的行为或作为受审判,这意味着他将照他的思维和意愿受审判,因为这些就存在于他的行为里面,如同灵魂存在于它的身体里面。由于内层事物共存于最后和最低之物里面,故可知,如前所述,如果次序是完美的,那么最后和最低之物就视为比内层事物更神圣,因为内层事物的神圣完整或完全地存在于它里面。
由于内层事物共存于最后和最低事物中,就像刚才所举的例子一样,即人的思维和意愿(或其属灵层面上的信和爱)共存于他的行为或作为里面,所以主爱约翰胜过其余的门徒,约翰也挨近祂怀里(约翰福音13:23; 21:20, 22)。这是因为这个门徒代表仁爱的行为(参看创世记18和22章序言,以及3934节)。由此也明显可知为何在一个完美次序中的最外在或最后之物比与它分离的单独的内在事物更神圣。因为当主存在于最后和最低之物里面时,祂同时存在于一切事物里面;当祂存在于最后和最低之物里面时,内层事物就一起被保持在其适当次序、关联和形式中,照主的美意而在祂的掌控和指引之下。这就是9360节所说的奥秘,如你所看到的。
这就是以弗得因是主的属灵国度最后和最低的部分而被视为比属祭司职分的其它衣服更为神圣的原因。因此,以弗得是大祭司的祭服,由金线在蓝色、紫色、染过两次的朱红色和捻的细麻布中间织成(出埃及记39:3);但其余的祭司则穿着细麻布的以弗得(撒母耳记上2:18; 22:18)。这解释了为何“以弗得”表示一个祭司的全部祭服,又为何经上说他“穿着以弗得”,以此表示他是一个祭司(撒母耳记上2:28; 14:3)。这也解释了为何胸牌系在以弗得上,又为何通过上面的乌陵和土明给出答复。也就是说,这件祭服是主的属灵国度最低部分的一个代表;从神来的答复就呈现在最后和最低的事物中;事实上,它们经过了一个接一个的一切内层事物,在最后和最低事物中将自己表明出来,因为它们在那里终止。当祭司穿上以弗得时,答复就会给出,这一点从撒母耳记上(23:6-13; 30:7, 8)明显看出来,也可见于何西阿书:
以色列人也必多日独居,无君王、无首领、无祭祀、无柱像、无以弗得、无家中的神像。(何西阿书3:4)
“家中的神像”表示来自神的答复,因为在过去,答复通过它们给出(撒迦利亚书10:2)。此外,在原文,“以弗得”一词源自“包裹一切内层事物”这一词根,这从这个词(出埃及记29:5; 利未记8:7)的含义明显看出来。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