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22.除上述原因外,需要补充的是,在巨人里面,我们地球的居民和灵人与属世和外在的感官有关;这种感官是生命的内层终结并作为它们的共同基础而止于其上的终点。文字上的神性真理,就是我们所说的圣言也一样,它也是为了这个原因被赋予这个星球而非其它星球。由于主就是圣言,是其首先的和末后的,所以为叫一切事物都照次序存在,祂选择在这个星球出生,并变成圣言,正如约翰福音所写的那样: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万物是藉着祂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祂造的。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我们也见过祂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约翰福音1:1-4,14,18)
圣言是神性真理方面的主,因而是出自主的神性真理。不过,这是一个很少有人理解的奥秘。圣言在字义上是属世的(AC 8783)。这是因为属世层是属灵和属天层止于其上的最低层,可以说是其它各层建于其上的根基。圣言的内在意义或属灵意义若离了外在意义或属世意义,就如同没有地基的房屋(AC 9430, 9433, 9824, 10044, 10436)。圣言是神性真理方面的主,因而是出自主的神性真理(AC 2859, 4692, 5075, 9987)。万物都是藉着神性真理被创造和做成的(AC 2803, 2894 [原文2884], 5272, 7835 [或7678])。
8159.“法老临近的时候”表来自那里的邪恶所生虚假的流注极其严重。这从“法老”的代表和“临近”的含义清楚可知:“法老”是指那些沉浸于邪恶所生的虚假之人(参看8132, 8135, 8146, 8148节);“临近”是指流注。内义所论述的主题是那些被释放之人的第一次试探,一切试探皆通过来自地狱的流注发生。因为来自地狱的灵人会激起并提取出一个人所曾做过的一切坏事和他所曾怀有的一切恶念,由此指控他,并定他的罪。结果,他的良心痛苦不安,心中充满焦虑。这些感觉是由来自地狱,尤其来自红海所代表的这个地狱的流注造成的。由此可见,就论述试探的灵义而言,“临近”表示流注。
由于接下来的几节经文所论述的主题是那些属于属灵教会之人的第一次试探,所以要知道,在主荣耀祂的人身,也就是使之变成神性,并以这得了荣耀的人身与他们同在之前,他们无法经受试探。在此之前,他们若真的受试探,必要屈服,因为那些属于属灵教会的人唯独通过主的神性人身得救。在主降世,并能通过神性人身为他们与地狱争战之后,那些属于属灵教会的人所要经历的试探由玛拉基书中这些话来表示:
万军之耶和华说:你们所寻求的主,必忽然进入祂的殿;就是你们所渴慕的立约使者,看哪,快要来到。祂来的日子,谁能当得起呢?祂显现的时候,谁能立得住呢?因为祂如炼金之人的火,如漂布之人的硷。祂必坐下如炼净银子的,必洁净利未人,熬炼他们像金银一样,他们就凭公义献供物给耶和华。那时,犹大和耶路撒冷所献的供物,必蒙耶和华看为甜蜜,仿佛永恒之日、往昔之年。(玛拉基书3:1-4)
这明显论及主的降临;“利未人”在此是指属灵教会成员,因为“利未”表示仁爱或属灵良善(3875, 4497, 4502, 4503节);“炼金之人的火”是指试探,就是洁净的手段,在此由“洁净、熬炼他们像金银一样”来表示;“他们给耶和华献上的供物”是指信与仁;“永恒之日”和“往昔之年”是指古代的教会,和那时敬拜主的状态。
至于试探,它的性质如前所述(8131节),即:地狱与人争战,主为人争战。地狱所引入的任何虚假都会遇到一个来自神性的答复。来自地狱的虚假被注入并流入外在人或属世人,但来自神性的答复则流入内在人或属灵人。人对来自神性的这种答复的意识不如对那些虚假的;它并不触及他的单个思维,仅触及他的总体意识,然而以这种方式触及:他几乎意识不到它,只感觉到希望和随之而来的安慰;然而,这些希望和安慰却包含无数此人所不知道的祝福在里面。这些事物具有这样的性质,它们适合他的情感或爱,尤其适合他对真理和良善的情感或爱,这形成他的良知。
说这些事是为了叫人知道,以色列人在旷野的生活描述了那些属于主的属灵教会并被释放的人所经历的试探,是按它们发生的先后顺序描述的。他们经历试探是为了能进一步为天堂做好准备;因为通过试探,通过作为唯一手段的这些试探,良善和真理得到证实并联结起来;通过试探,仁变成信之仁,信变成仁之信。那些属于属灵教会的人必须经历试探,这一事实由主在以下经文中所说的话来表示:
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不配是我的。(马太福音10:38, 39; 马可福音8:31至末尾)
又:
耶稣对门徒说,若有人愿意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马太福音16:24, 25; 路加福音9:23, 24)
路加福音:
凡不背着自己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门徒。(路加福音14:27)
马可福音:
耶稣对富人说,背起十字架来跟从我。(马可福音10:21)
马太福音:
你们不要以为我来了,是要给地上带来和平;我来并不是带和平,乃是带刀剑。(马太福音10:34)
不过,要知道,在试探中,人不会争战,唯独主为此人争战,尽管表面上看,好像是这个人在争战。当主为人争战时,这个人就会在一切事上得胜。如今很少有人被允许经历试探,因为他们没有照信所要求的去生活,因此没有由真理构成的良知;凡没有因过着良善的生活而形成真理的良知之人都会屈服倒下,他后来的状态由此变得比先前更糟糕。
9824.“以弗得”表那里外在形式上的神性真理,内层事物就终止于其中。这从“以弗得”的含义清楚可知,“以弗得”是指外在形式上的神性真理。“以弗得”之所以具有这种含义,是因为亚伦的圣衣代表属灵国度里在其适当次序中的神性真理(参看9522节);“以弗得”是这三样衣服的最外层;亚伦供祭司职分的衣服是以弗得、外袍和杂色内袍。最外在的事物不仅包含内层事物,而且内层事物还终止于其中。人体,因而众天堂也是这种情况,因为人体的各个方面都对应于众天堂。这同样适用于真理和良善,因为它们构成众天堂。
由于以弗得代表主的属灵国度最外在的部分,所以它比其余的衣服更神圣,它上面是含有乌陵和土明的胸牌,来自神性的答复通过乌陵和土明给出。最外在的部分之所以比内在事物更神圣,是因为最外在的事物包含在其适当次序中的一切内层事物。它以一种如此完美的外在形式和关联包含它们,以致如果最外在的事物被拿走,内在事物就会分崩离析;因为内在事物不仅终止于最外在的事物,还一起存在于那里。这一事实是能被那些知道连续事物和同步事物是怎么回事的人认识到的;也就是说,按其适当次序行进并彼此跟随的连续事物仍一起存在于最后和最低层。以目的、原因和结果为例。在次序上目的是第一位的,原因是第二位的,结果是最后和最低的;因此,它们也一个接一个发展、行进。然而,原因同时显现在最后的结果里面;目的则如此显现在原因里面。所以结果是内层或在先事物的完成,内层或在先事物汇集在一起,并寄住在结果里面。
人的意愿、思维和行为也是这种情况。意愿首先到来,思维其次,行为最后。行为也是结果,结果则拥有共存于它里面的两种在先或内层事物。因为行为在何等程度上包含此人的所思所愿,内层事物就在何等程度上包含在一种形式和关联中。这解释了为何圣言说,人照自己的行为或作为受审判,这意味着他将照他的思维和意愿受审判,因为这些就存在于他的行为里面,如同灵魂存在于它的身体里面。由于内层事物共存于最后和最低之物里面,故可知,如前所述,如果次序是完美的,那么最后和最低之物就视为比内层事物更神圣,因为内层事物的神圣完整或完全地存在于它里面。
由于内层事物共存于最后和最低事物中,就像刚才所举的例子一样,即人的思维和意愿(或其属灵层面上的信和爱)共存于他的行为或作为里面,所以主爱约翰胜过其余的门徒,约翰也挨近祂怀里(约翰福音13:23; 21:20, 22)。这是因为这个门徒代表仁爱的行为(参看创世记18和22章序言,以及3934节)。由此也明显可知为何在一个完美次序中的最外在或最后之物比与它分离的单独的内在事物更神圣。因为当主存在于最后和最低之物里面时,祂同时存在于一切事物里面;当祂存在于最后和最低之物里面时,内层事物就一起被保持在其适当次序、关联和形式中,照主的美意而在祂的掌控和指引之下。这就是9360节所说的奥秘,如你所看到的。
这就是以弗得因是主的属灵国度最后和最低的部分而被视为比属祭司职分的其它衣服更为神圣的原因。因此,以弗得是大祭司的祭服,由金线在蓝色、紫色、染过两次的朱红色和捻的细麻布中间织成(出埃及记39:3);但其余的祭司则穿着细麻布的以弗得(撒母耳记上2:18; 22:18)。这解释了为何“以弗得”表示一个祭司的全部祭服,又为何经上说他“穿着以弗得”,以此表示他是一个祭司(撒母耳记上2:28; 14:3)。这也解释了为何胸牌系在以弗得上,又为何通过上面的乌陵和土明给出答复。也就是说,这件祭服是主的属灵国度最低部分的一个代表;从神来的答复就呈现在最后和最低的事物中;事实上,它们经过了一个接一个的一切内层事物,在最后和最低事物中将自己表明出来,因为它们在那里终止。当祭司穿上以弗得时,答复就会给出,这一点从撒母耳记上(23:6-13; 30:7, 8)明显看出来,也可见于何西阿书:
以色列人也必多日独居,无君王、无首领、无祭祀、无柱像、无以弗得、无家中的神像。(何西阿书3:4)
“家中的神像”表示来自神的答复,因为在过去,答复通过它们给出(撒迦利亚书10:2)。此外,在原文,“以弗得”一词源自“包裹一切内层事物”这一词根,这从这个词(出埃及记29:5; 利未记8:7)的含义明显看出来。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