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127

127.在主的引导下

九、星空中的第一个星球及其灵人和居民——基于耳闻目睹的报告

127.在主的引导下,我被天使带到星空中的一个星球,在那里蒙允许看到这个星球本身,但没有与那里的居民交谈,只与来自该星球的灵人交谈。每个星球的所有居民或所有人在世上的生命结束后,都会变成灵人,并留在自己的星球附近。然而,我能从这些灵人那里搜集到有关他们星球及其居民状态的信息。因为当人们离开肉体时,他们会带走自己以前的一切生命和一切记忆。

被带到宇宙中的星球不是指身体,而是指灵被带到或转移到那里。灵通过内在生命状态的变化被引导,这些变化在他看来,就像通过空间旅行。生命状态的一致或相似之处决定了人们的亲近程度,因为生命的一致或相似之处将他们联结起来,而不一致或不同之处则将他们分开。由此明显可知灵里的旅行如何进行,人又如何接近遥远的地方,而本人仍留在原处。

不过,通过内在状态的变化将灵人带出自己的星球,并使这些变化逐渐发展,直至达到一个与他们被带往之人的状态相一致或类似的状态,这是唯有主才能做到的事。因为在往返的过程中,从头至尾必须有持续的指引和预见。这种事若发生在一个肉体仍在自然界,由此受制于空间的人身上,尤其需要主的帮助。那些陷入身体感官,并出于它们思考的人无法被引导相信,这一切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原因在于,身体感官无法理解脱离空间的旅行。但那些出于其灵的感官思考,多少有点远离或退离身体感官的人能被引导相信并理解;因为内在思维没有空间或时间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产生空间和时间的事物。因此,接下来有关星空中诸星球的内容是讲给这些人的,而非其他人,除非这其他人是那种能允许自己接受教导的人。死后,人仍保留他对世上一切事的记忆(AC 2476-2486)。在来世,位置的移动、前进和变化是内在生命状态的变化;但它们仍向灵人和天使显现为真实的位置变化(AC 1273-1277, 1377, 3356, 5605, 10734)。

属天的奥秘 #2323

2323.“晚上”是

2323.“晚上”是指察罚的时间,这从“晚上”的含义清楚可知。在圣言中,教会的状态被比作一年四季和一日四时:一年四季是指夏、秋、冬、春;一日四时是指午、晚、夜、晨,因为两者之间的确存在这种相似性。被称为“晚上”的教会状态是指当仁不复存在,结果信也开始消失,因而教会不复存在时的一种状态。这就是“夜”随之而来的“晚上”(参看22节)。当仁发光,信也相应地发光,因而教会兴起时,也有一个“晚上”;这个“晚上”是早晨之前的曙光(参看883节)。因此,“晚上”表示这两种状态,因为主规定,当一个教会不复存在时,一个新教会就兴起,并且这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因为如果没有一个教会存在于世界上的某个地方,人类就不能持续存在,因为它没有与天堂的结合,如前所示(468, 637, 931, 2054节)。
本章论述了教会的这两种状态,即:“罗得”所代表的一个新教会的兴起,以及“所多玛和蛾摩拉”所表示的旧教会的毁灭;这从概览可以看出来。这就是为何此处说那两个天使“晚上”到了所多玛;这也是为何经上提到晚上发生的事(19:1-3),夜里发生的事(19:4-14),早晨或曙光升起时发生的事(19:15-22),以及太阳升起后发生的事(19:23-26)。
“晚上”因表示教会的这些状态,故也表示审判之前的察罚,因为当审判,也就是对有信者的拯救和对不信者的定罪,逼近时,察罚(察罚是对他们品质的检查,也就是察看是否还有任何仁和信)就会发生。这种察罚出现在“晚上”,这也是为何察罚(visit,经上或译为眷顾)本身被称为“晚上”,如西番雅书:
海洋地带的居民、基利提族有祸了!迦南,非利士人之地啊,耶和华的话与你反对,我必毁灭你,以致无人居住。犹大家剩下的人必在亚实基伦的家里牧放,晚上必躺卧,因为耶和华他们的神必眷顾他们,使他们被掳的人归回。(西番雅书2:5, 7)

属天的奥秘 #10808

星空中的第六颗星球-

星空中的第六颗星球-续
  10808.当时与我交谈的灵人来自他们星球的北部。之后我被带到来自西部的灵人那里。他们也想查明我是谁,是什么样的人,立刻开始说,我里面除了邪恶外什么也没有;他们以为这样说就会阻止我接近。我发觉这是他们对所有新来者说的第一句话。但我被引导回答说,我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并且他们里面同样除了邪恶外什么也没有。由于每个人都生在恶中,因而凡来自世人、灵人和天使,也就是来自自己或自我之物无非是邪恶;因为凡与一个人同住的良善都来自主。他们由此意识到,我掌握真理;于是,他们允许我与他们交谈。然后,他们向我展示了他们对存在于人里面的邪恶和从主所获得的良善如何分开的概念。他们将一个放在另一个旁边,几乎接触,但仍是分开的。然而,它们似乎以一种无法描述的方式被联络在一起,好叫良善能引导邪恶并遏制它,不让它随心所欲地行动;良善就这样将邪恶折向良善所渴望的东西,而邪恶却没有意识这一点。他们以这种方式来表现良善对邪恶的掌控,同时表现邪恶被良善引向良善,因而引向主所在的自由状态;事实上,他们从对良善的观念获得对主的观念,因为良善来自主。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