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127

127.在主的引导下

九、星空中的第一个星球及其灵人和居民——基于耳闻目睹的报告

127.在主的引导下,我被天使带到星空中的一个星球,在那里蒙允许看到这个星球本身,但没有与那里的居民交谈,只与来自该星球的灵人交谈。每个星球的所有居民或所有人在世上的生命结束后,都会变成灵人,并留在自己的星球附近。然而,我能从这些灵人那里搜集到有关他们星球及其居民状态的信息。因为当人们离开肉体时,他们会带走自己以前的一切生命和一切记忆。

被带到宇宙中的星球不是指身体,而是指灵被带到或转移到那里。灵通过内在生命状态的变化被引导,这些变化在他看来,就像通过空间旅行。生命状态的一致或相似之处决定了人们的亲近程度,因为生命的一致或相似之处将他们联结起来,而不一致或不同之处则将他们分开。由此明显可知灵里的旅行如何进行,人又如何接近遥远的地方,而本人仍留在原处。

不过,通过内在状态的变化将灵人带出自己的星球,并使这些变化逐渐发展,直至达到一个与他们被带往之人的状态相一致或类似的状态,这是唯有主才能做到的事。因为在往返的过程中,从头至尾必须有持续的指引和预见。这种事若发生在一个肉体仍在自然界,由此受制于空间的人身上,尤其需要主的帮助。那些陷入身体感官,并出于它们思考的人无法被引导相信,这一切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原因在于,身体感官无法理解脱离空间的旅行。但那些出于其灵的感官思考,多少有点远离或退离身体感官的人能被引导相信并理解;因为内在思维没有空间或时间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产生空间和时间的事物。因此,接下来有关星空中诸星球的内容是讲给这些人的,而非其他人,除非这其他人是那种能允许自己接受教导的人。死后,人仍保留他对世上一切事的记忆(AC 2476-2486)。在来世,位置的移动、前进和变化是内在生命状态的变化;但它们仍向灵人和天使显现为真实的位置变化(AC 1273-1277, 1377, 3356, 5605, 10734)。

属天的奥秘 #5146

5146.“最上面的

5146.“最上面的筐子里”表意愿部分的至内层。这从“筐子”和“最上面”的含义清楚可知:“筐子”是指意愿部分或意愿层级,如前所述(5144节);“最上面”是指至内层或至内在部分(2148,3084,4599节)。“最上面”之所以表示至内层或至内在部分,是因为对身处空间的世人来说,内层事物看似高层事物,外层事物看似低层事物。但当抛弃空间的观念时,如在天堂,以及人的内层思维里的情形,高低或高度与深度的观念也被抛弃了;因为高度与深度属于空间观念。事实上,在内层天堂,甚至连对内层事物和外层事物的观念也没有,因为即便这种观念也有空间元素附着在上面。确切地说,内层天堂里有对更完美或不怎么完美的状态的观念;内层事物所处的状态比外层事物的更完美,因为内层事物离神性更近,外层事物离神性更远。这就是为何最上面的或最高的表示最内在的。
  然而,没有人能理解内层与外层的关系,除非他了解层级(对此,参看3691,4154,5114,5145节)。人对内层,因而更完美的东西没有其它概念,只是以为它是某种纯度不断增加的事物,能被分解得更细。但是,纯净和粗糙有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个层级,这不仅是由于它的扩张和收缩,还由于它的限制,以及相似或不相似元素的引入。对于诸如关于人之内层的这种观念,人绝无可能避免这样的观点:外层与内层连续一致,因而与它们完全行如一体。然而,如果关于层级的正确观念得以形成,人就有可能明白内层与外层如何彼此不同而又互相分离,并且它们如此不同,以致内层离开外层也能存在并持续存在,而外层绝离不开内层。人也能明白内层与外层的对应关系的性质,以及外层如何代表内层。这解释了为何除了假设之外,学者们无法探究关于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的问题。事实上,这也解释了为何他们当中有许多人认为生命属于身体,因此当他们的身体死亡时,他们的内层也会死亡,因为这些人与身体紧密贴合起来。而事实上,唯独外层会死亡,内层依然存活,并继续生活下去。
  

属天的奥秘 #1273

第十一章 大人中的

第十一章
大人中的位置;以及来世的地方和距离
1273.刚从世界到来的灵魂在即将离开属灵天使的陪伴去到灵人当中,最终进入他们活在肉身时所在的社群时,会被天使带到许多宅邸或住所,也就是社群,这些社群既独立又与其它社群相联。新来者在有些地方会被接纳,但在其它情况下则被带到其它社群。这一过程会持续一段时间,直到他们抵达他们活在肉身时所在的社群,并留在那里,这标志着他们生活的新开始。有人若是冒名顶替者、伪君子或骗子,就是能进行欺骗,看似具有天使性情的人,有时会被善灵接纳。但过不了多久,这种联系就会打破;然后他四处游荡,没有天使陪伴,虽乞求接纳,却遭到拒绝,有时还受到惩罚,直到最终沦落到地狱里的人当中。那些经历荒废后被带到天使当中的人也会从一个社群转到另一个社群。当从一个社群转到另一个社群时,他们会被礼貌而友善地打发离开。这一过程不断反复,直到他们最终来到与其仁爱、虔诚、诚实或真诚礼貌的性情相一致的天使社群。我也以同样的方式被带领经过这类“宅邸”,住在那里的人与我交谈,以便我能了解在这个问题上是怎么回事。当时,我得以反思地方的变化,发现它们无非是状态的变化,而我的身体仍留在原地。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