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13

13.下面的经历向我

13.下面的经历向我证明,他们如何急切地搜寻并吸收诸如属于超越身体感官知觉记忆的那类知识。他们在探视我对天上事物所知的那些事时,快速地过了一遍,不停地说:“就是这么回事,正是这样。”因为当灵人靠近人时,他们会进入他的全部记忆,从中唤起适合他们的东西。事实上,我经常发现,他们翻阅记忆里的内容,就像翻阅一本书。这些灵人做起这种事来更熟练、更迅速,因为他们会跳过拖慢并限制内视,以至于使它迟缓的那类事物;如当视一切世俗和肉体事物本身为目的,也就是说,唯独爱这些事物时,它们就属这类事物。他们把思想集中在真实事物上;因为从世俗的累赘当中摆脱出来的这类事物会使心智上升,从而进入广阔的领域;而纯物质事物会把心智拖下来,同时限制并关闭它。另一个经历也清楚表明,他们急于获取知识,丰富他们的记忆。有一次,我正在写一些关于未来事件的东西,他们离得太远,以至于无法从我的记忆中把它们提取出来查看。由于我不愿当着他们的面读这些东西,所以他们极其愤慨,并且一反常态,想要辱骂我,说我是最坏的人之一等等。为表明他们的恼怒,他们就在我脑袋的右侧直到耳朵引发一种疼痛的收缩。但这些事并没有伤害到我。他们因做了坏事,反而把自己推得更远,不过很快又停下来,站着不走,因为他们想知道我写了什么。这就是他们对知识的那种渴求。与人同在的灵人掌握他记忆里的一切事物(AC 5853, 5857, 5859-5860)。

属天的奥秘 #6024

6024.创世记46

6024.创世记46:8-27.这些是来到埃及的以色列人,雅各和他儿孙的名字:雅各的长子流便。流便的儿子:哈诺、法路、希斯伦、迦米。西缅的儿子:耶母利、雅悯、阿辖、雅斤、琐辖,还有迦南女子的儿子扫罗。利未的儿子:革顺、哥辖、米拉利。犹大的儿子:珥、俄南、示拉、法勒斯、谢拉,惟有珥与俄南死在迦南地。法勒斯的儿子是希斯伦、哈母勒。以萨迦的儿子:陀拉、普瓦、约伯、伸仑。西布伦的儿子:西烈、以伦、雅利。这些是利亚在巴旦亚兰给雅各所生的儿子,还有女儿底拿。他的众子众女共有三十三人。迦得的儿子:洗非芸、哈基、书尼、以斯本、以利、亚罗底、亚列利。亚设的儿子:音拿、亦施瓦、亦施韦、比利亚,还有他们的妹子西拉。比利亚的儿子:希别、玛结。这些是拉班给他女儿利亚的悉帕的儿孙,她给雅各生的这些共有十六人。雅各之妻拉结的儿子:约瑟和便雅悯。约瑟在埃及地生了玛拿西和以法莲,就是安城的祭司波提非拉的女儿亚西纳给约瑟生的。便雅悯的儿子:比拉、比结、亚实别、基拉、乃幔、以希、罗实、母平、户平、亚勒。这些是拉结给雅各所生的儿孙,共有十四人。但的儿子:户伸。拿弗他利的儿子:雅薛、沽尼、耶色、示冷。这些是拉班给他女儿拉结的辟拉的儿孙,她给雅各生了这些;共有七人。所有属雅各到埃及去的人,凡从他大腿出来的,除了他儿妇之外,共有六十六人。还有约瑟的儿子,就是他在埃及所生的,有二人。雅各家来到埃及的共有七十人。
  “这些是来到埃及的以色列人的名字”表依次来自属灵层的真理的品质,它们都被聚集到教会的记忆知识中。“雅各和他儿孙”表总体的属世层的真理和具体的属世层的众真理。“雅各的长子流便”表理解力中的信,这信看似占据第一位。“流便的儿子:哈诺、法路、希斯伦、迦米”表总体的信之教义。“西缅的儿子:耶母利、雅悯、阿辖、雅斤、琐辖”表意愿中的信及其总体的教义。“还有迦南女子的儿子扫罗”表非源于纯正源头的一个教义。“利未的儿子:革顺、哥辖、米拉利”表属灵之爱及其总体的教义。
  “犹大的儿子:珥、俄南、示拉、法勒斯、谢拉”表属天之爱及其教义。“惟有珥与俄南死在迦南地”表那虚假与邪恶被除灭了。“法勒斯的儿子是希斯伦、哈母勒”表那良善,即仁之良善之真理。“以萨迦的儿子:陀拉、普瓦、约伯、伸仑”表天上的婚姻之爱及其教义。“西布伦的儿子:西烈、以伦、雅利”表天上的婚姻及其教义。“这些是利亚在巴旦亚兰给雅各所生的儿子”表这些教义源于通过良善与真理的认知或知识而来的属世层中的属灵情感。“还有女儿底拿”表教会。“他的众子众女共有三十三人”表属灵生命的状态及其品质。
  “迦得的儿子:洗非芸、哈基、书尼、以斯本、以利、亚罗底、亚列利”表信之良善,以及作为它的一个产物的行为及其教义。“亚设的儿子:音拿、亦施瓦、亦施韦、比利亚,还有他们的妹子西拉。比利亚的儿子:希别、玛结”表永生的幸福和情感的快乐,及其教义。“这些是悉帕的儿孙”表这些事物属于外在教会。“拉班给他女儿利亚的”表从对外在良善的情感那里所领受的。“她给雅各生的这些”表它们是由属世层所生的。“共有十六人”表它们的状态和品质。
  “雅各之妻拉结的儿子”表由一种天上的情感所生的事物。“约瑟和便雅悯”表教会的内在,“约瑟”表该教会的良善,“便雅悯”表源于那良善的真理。“约瑟在埃及地生了”表属世层里面的内在属天和属灵事物。“就是安城的祭司波提非拉的女儿亚西纳给约瑟生的”表良善与真理,并真理与良善的婚姻。“玛拿西和以法莲”表新的意愿及其理解力,它们是教会所拥有的。“便雅悯的儿子:比拉、比结、亚实别、基拉、乃幔、以希、罗实、母平、户平、亚勒”表属灵的内在及其教义。“这些是拉结给雅各所生的儿孙”表这些事物是从一种属天情感生的。“共有十四人”表它们的状态和品质。
  “但的儿子:户伸”表信仰的神圣和生活的良善,以及这些的教义。“拿弗他利的儿子:雅薛、沽尼、耶色、示冷”表在其中得胜的试探和关于它们的教义。“这些是辟拉的儿孙”表这些属于内在教会。“拉班给他女儿拉结的”表从对内在良善的情感那里所领受的。“共有七人”表它们的状态和品质。
  “所有属雅各到埃及去的人”表被引入教会记忆知识的所有真理与良善。“凡从他大腿出来的”表凡从婚姻所生的。“除了他儿妇之外”表除了对那些非从该婚姻所生之物的情感外。“共有六十六人”表它们的状态和品质。“还有约瑟的儿子,就是他在埃及所生的”表属世层里面属天和属灵的事物。“有二人”表教会所拥有的意愿和理解力的新领域。“雅各家来到埃及的共有七十人”表在其适当次序中的全部数目。
  

属天的奥秘 #9965

9965.“免得担当

9965.“免得担当罪孽而死”表整个敬拜的毁灭。这从“担当罪孽”的含义清楚可知,当论及亚伦和他儿子的祭司职分时,“担当罪孽”是指除去或移走那些处于源于主的良善之人身上的虚假和邪恶,如前所述(9937节)。但当经上论到他们说“担当罪孽而死”时,它表示整个敬拜的毁灭(9928节);因为代表性敬拜由于丝毫不再出现在天堂而死亡了。至于此处是何情形,这可从前面的阐述和说明看出来(9959-9961节)。此外,当他们不照着律例而行时,也会死亡;亚伦的儿子拿答和亚比户就是明证,他们烧香时没有用祭坛上的火,而是用了凡火,于是就被天上来的火烧灭了(利未记10:1, 2ff)。“祭坛上的火”代表神的爱,因而代表来自主的爱;而“凡火”代表来自地狱的爱。用后一种火烧香,以及由此所导致的他们的死亡表示敬拜的毁灭。“火”表示爱(参看5215, 6832, 7324, 7575, 7852节)。
  在圣言中,许多地方提到,他们若不照律例而行,就“要担当罪孽”,以此表示诅咒,因为他们的罪没有除去。倒不是说他们自己因不服从 律例而受到诅咒,而是说他们因如此行而毁灭了代表性敬拜,并在如此行的过程中代表了对那些留在自己罪中之人的诅咒。因为没有人会由于疏忽了外在仪式而受到诅咒;人受诅咒纯粹是因为心里的邪恶,因而因为由于心里的邪恶而没有遵守这些仪式。这就是下列经文中“担当罪孽”所表示的;摩西五经:
  若一个灵魂犯罪,行了耶和华所吩咐不可行的什么事,他虽然不知道,还是有了罪,就要担当他的罪孽。(利未记5:17)
  不可照字面将“担当罪孽”理解为邪恶的存留和由此而来的诅咒,尽管这是灵义;因为经上说“他虽然不知道”,这意味此人所行的并非源于心里的邪恶。
  利未记:
  第三天若吃了平安祭的肉,这祭必不蒙悦纳;这是可憎的事,吃这祭肉的灵魂,就必担当他的罪孽,必从他民中剪除。(利未记7:18, 20; 19:7, 8)
  “担当罪孽”在此也表示留在他的罪中,由此处于诅咒的诅咒。倒不是因为他第三天吃了祭肉,乃因“第三天吃了祭肉”代表可憎的事,就是导致诅咒的可憎行为。因此,“担当罪孽”和“从他民中剪除”代表对那些做这种行为所表示的可憎之事之人的诅咒。然而,不是因为他吃了祭肉而有了诅咒或定罪;事实上,定人罪的,是所代表的内在邪恶,而不是没有这些邪恶在其中的外在行为。
  又:
  凡吃自死的,或是被撕裂的,若不洗衣服,也不洗身,就必担当他的罪孽。(利未记17:15, 16)
  由于“吃自死的,或是被撕裂的”代表将邪恶或虚假变成人自己的,所以经上所说的“担当罪孽”也具有一个代表性的意义。民数记:
  那洁净而不守逾越节的人,这灵魂要从他民中剪除,因为他在所定的日期不献耶和华的供物,应该担当他的罪。(民数记9:13)
  “逾越节”代表被主从诅咒中释放出来(参看7093e, 7867, 7995, 9286-9292节);“逾越节的晚餐”代表通过爱之良善而与主的结合(7836, 7997, 8001节)。由于所代表的是这些事物,故经上规定凡不守逾越节的人都要从他民中剪除,应该担当他的罪。然而,不守逾越节并不真的是一种严重的罪行,仅仅代表那些从心里不肯接受主,因而不肯从罪中得以释放的人,因而代表那些不愿通过爱而与主结合的人。因此,它代表他们的诅咒。
  又:
  以色列人不可挨近会幕,免得他们担罪孽而死。惟独利未人要办会幕的事,他们要担当罪孽。(民数记18:22, 23)
  这百姓若挨近会幕,在那里办事,就“担罪孽而死”的原因是,他们由此将毁灭归属于祭司职责的代表性敬拜。祭司职责或祭司职分代表主拯救的整个工作(9809节);这就是为何经上说“惟独利未人”,也就是祭司要担当罪孽,以此表示赎罪,也就是除去那些处于唯独源于主的良善之人身上的邪恶和虚假(9937节)。“担当罪孽”当论及那些出于一颗恶心而行恶的人,如利未记(20:17, 19, 20; 24:15, 16)和以西结书(18:20; 23:49)等地方所提到那些人时,表示真正的诅咒。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