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3.下面的经历向我证明,他们如何急切地搜寻并吸收诸如属于超越身体感官知觉记忆的那类知识。他们在探视我对天上事物所知的那些事时,快速地过了一遍,不停地说:“就是这么回事,正是这样。”因为当灵人靠近人时,他们会进入他的全部记忆,从中唤起适合他们的东西。事实上,我经常发现,他们翻阅记忆里的内容,就像翻阅一本书。这些灵人做起这种事来更熟练、更迅速,因为他们会跳过拖慢并限制内视,以至于使它迟缓的那类事物;如当视一切世俗和肉体事物本身为目的,也就是说,唯独爱这些事物时,它们就属这类事物。他们把思想集中在真实事物上;因为从世俗的累赘当中摆脱出来的这类事物会使心智上升,从而进入广阔的领域;而纯物质事物会把心智拖下来,同时限制并关闭它。另一个经历也清楚表明,他们急于获取知识,丰富他们的记忆。有一次,我正在写一些关于未来事件的东西,他们离得太远,以至于无法从我的记忆中把它们提取出来查看。由于我不愿当着他们的面读这些东西,所以他们极其愤慨,并且一反常态,想要辱骂我,说我是最坏的人之一等等。为表明他们的恼怒,他们就在我脑袋的右侧直到耳朵引发一种疼痛的收缩。但这些事并没有伤害到我。他们因做了坏事,反而把自己推得更远,不过很快又停下来,站着不走,因为他们想知道我写了什么。这就是他们对知识的那种渴求。与人同在的灵人掌握他记忆里的一切事物(AC 5853, 5857, 5859-5860)。
出埃及记24:1-18
1.祂对摩西说,你和亚伦、拿答、亚比户,并以色列长老中的七十人,都要上到耶和华这里来,远远地下拜。
2.惟独摩西可以走近耶和华,他们却不可走近;百姓也不可和他一同上来。
3.摩西来到,向百姓陈述耶和华一切的话、一切的典章;众百姓同声回答,说,耶和华所说的一切话,我们都必遵行。
4.摩西将耶和华的一切话都写下来。清早起来,在山下筑一座坛,按以色列十二支派,立十二根柱子。
5.又打发以色列人中的少年人去献燔祭,又向耶和华献小公牛为平安祭。
6.摩西取一半的血盛在盆中,将一半的血洒在祭坛上。
7.然后,他拿起约书来,向百姓耳中读;他们说,耶和华所说的一切话,我们都必遵行,也必听从。
8.摩西就取了血来,将血洒在百姓身上,说,看哪,立约的血,是耶和华按这一切话与你们所立的。
9.摩西、亚伦、拿答、亚比户,并以色列长老中的七十人,都上去。
10.他们看见以色列的神,祂脚下仿佛有蓝宝石的作工,好像天空物质一般明净。
11.祂不伸手在分别出来的以色列人身上;他们观看神,他们又吃又喝。
12.耶和华对摩西说,你上山到我这里来,就在那里;我要将石版并我为教导百姓所写的律法和诫命赐给你。
13.摩西和他的帮手约书亚起来;摩西就上了神的山。
14.摩西对长老说,你们坐在这里等我们,直到我们再回到你们这里;看哪,亚伦、户珥与你们同在;凡有话的,都可以就近他们去。
15. 摩西上山,有云彩把山遮盖。
16.耶和华的荣耀停于西乃山,云彩遮盖山六天;第七天祂从云中间呼召摩西。
17. 耶和华荣耀的景象在山顶上,在以色列人眼前,就像吞噬的烈火。
18.摩西进入云中间上山;摩西在山上四十昼又四十夜。
概览
9370.内义上所论述的主题是主通过天堂所赐下的圣言,以及它的性质;它是两层意义,即内在意义和外在意义上的神性;主通过它与人类结合。
3619.“利百加对以撒说”表示主从神性真理获得的感知。这从“说”的含义,以及“利百加”和“以撒”的代表清楚可知:“说”是指感知;“利百加”是指主的神性理性的神性真理;“以撒”是指神性理性的神性良善,如前所述。由于神性良善是本质存在本身,神性真理是源于那存在的生命,主因此主要凭神性良善而为主,所以此处才说“主从神性真理获得的感知”。来自理性层的神性真理的感知是从理解力部分流出的,而来自神性良善的感知是从意愿部分流出的。然而,来自理解力的感知并不属于理解力,而是属于流入它的意愿,因为理解力只是形式上的意愿,或意愿被赋予的形式。这就是与意愿结合时的理解力的性质。但在被如此结合之前,理解力似乎单独存在,意愿也似乎单独存在,尽管这只不过是外在与内在分离而已。因为当理解力从内在意愿并思考某事时,源于意愿的目的就会构成它的生命,并主导那里的思维。理解力之所以从目的接受生命,是因为一个人所关注的目的就是他的生命(1909, 3570节)。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从代表意义上说,人从真理感知,或说人出于真理的感知是什么意思;从至高意义上说,主从神性真理感知,或说主出于神性真理的感知是什么意思。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