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3.下面的经历向我证明,他们如何急切地搜寻并吸收诸如属于超越身体感官知觉记忆的那类知识。他们在探视我对天上事物所知的那些事时,快速地过了一遍,不停地说:“就是这么回事,正是这样。”因为当灵人靠近人时,他们会进入他的全部记忆,从中唤起适合他们的东西。事实上,我经常发现,他们翻阅记忆里的内容,就像翻阅一本书。这些灵人做起这种事来更熟练、更迅速,因为他们会跳过拖慢并限制内视,以至于使它迟缓的那类事物;如当视一切世俗和肉体事物本身为目的,也就是说,唯独爱这些事物时,它们就属这类事物。他们把思想集中在真实事物上;因为从世俗的累赘当中摆脱出来的这类事物会使心智上升,从而进入广阔的领域;而纯物质事物会把心智拖下来,同时限制并关闭它。另一个经历也清楚表明,他们急于获取知识,丰富他们的记忆。有一次,我正在写一些关于未来事件的东西,他们离得太远,以至于无法从我的记忆中把它们提取出来查看。由于我不愿当着他们的面读这些东西,所以他们极其愤慨,并且一反常态,想要辱骂我,说我是最坏的人之一等等。为表明他们的恼怒,他们就在我脑袋的右侧直到耳朵引发一种疼痛的收缩。但这些事并没有伤害到我。他们因做了坏事,反而把自己推得更远,不过很快又停下来,站着不走,因为他们想知道我写了什么。这就是他们对知识的那种渴求。与人同在的灵人掌握他记忆里的一切事物(AC 5853, 5857, 5859-5860)。
9422.“你们坐在这里等我们”表他们将留在这层意义中。这从“坐在这里”的含义清楚可知,“坐在这里”,即坐在这个地方,或山下,是指留在外在意义中。“坐在一个地方”表示留在一个状态中,“在山下”表示局限于圣言的外在意义。因为“坐”表示留在,这从下文明显可知。“地方”表示状态,“西乃山”表示律法,或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因而表示圣言(参看9420节),耶和华或主所在的山顶(出埃及记19:20)表示律法或圣言的至高或至内层(参看8827节);山顶之下的其余部分表示律法或诸如存在于天堂中的圣言的内层;长老和百姓所在的山下部分表示律法或圣言的外层,也就是圣言的外在意义。因此,在圣言中,“山”所表示的事物的至内层、内层和外层,此处即律法或圣言的至内层、内层和外层,就是如此被代表的,因为“西乃山”表示律法或圣言(9420节)。由此明显可知,“你们坐在这里等我们”表示他们要留在外外在意义中。
经上之所以说“坐”,是因为“坐”表示留在一种状态中;因为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表示内层的状态改变,这从前面所述(2837, 3356, 3387, 4321, 4882, 5605, 7381节)可以看出来。因此,坐下来表示永久地留在内层的状态中。由于“坐”具有这种含义,所以每当以色列人代表永久的内层状态时,“坐”在他们当中就成了公认的一种宗教习俗;如士师记:
以色列众人就来到伯特利哀哭;那里坐在耶和华面前,当日禁食直到晚上。(士师记20:26)
别处:
百姓来到伯特利,在那里坐在神面前直到晚上,放声大哭。(士师记21:2)
在这几节经文中,“坐”表示长久地停留在悲伤的状态。
由此可见为何经上会用“坐”这个词,以及它在下列经文中含有什么意思:
耶和华啊,我坐下,我起来,你都晓得,你从远处已明彻我的思考。(诗篇139:2)
耶利米书:
你不可进入宴乐的家,与他们同坐。(耶利米书16:8)
弥迦书:
祂必站立起来,倚靠耶和华的能力,并耶和华祂神之名的威严,牧养祂的羊群。他们必坐下。(弥迦书5:4)
以赛亚书:
巴比伦的处女啊,下来坐在尘埃;要坐在地上。迦勒底的闺女啊,你要默然静坐,进入暗中。她心中说,我必不坐为寡妇。(以赛亚书47:1, 5, 8)
这个词同样出现在其它经文中,如“坐黑暗”(以赛亚书42:7);“坐在会中”和“独自坐着”(耶利米书15:17);“坐在右手边和左手边”(马太福音20:21),表示留在控制他人的权力的状态;“坐在神权能者的右手边”(马太福音26:63, 64; 马可福音14:62; 16:19),这句话论及主,表示将要永远存留的神性全能。
4217.“拉班就离开,回自己的地方去了”表藉着拉班的代表的结束。这从“回自己的地方”的含义清楚可知:“回自己的地方”是指回到以前的状态。“地方”是指状态(参看2625, 2837, 3356, 3387, 3404节)。所以,这句话表示藉着拉班的代表的结束。所说明的这一切清楚表明,圣言的每一个部分都包含内在事物,内在事物具有这样的性质:它们适合与人同在的天使来理解。例如:当圣言提到“饼或饭或粮”时,天使想到的是属灵的饼或饭或粮,而不是物质的饼或饭或粮;因此他们将饼或饭或粮理解为主,如祂自己在约翰福音(6:33, 35)所教导的那样,祂是生命的粮。他们因理解为主,故理解为源于祂的事物,因而理解为祂对全人类的爱;同时理解为人回以主的爱;因为这两种爱会在一个思维和情感的观念中交织在一起。
以神圣状态接受圣餐之饼的人之思维与此无异;事实上,那时他想到的是主及其仁慈,是构成对祂的爱和对邻之仁的事物,而不是饼,因为他正在思想悔改和修正生活。然而,人们思想这些事的方式却因不仅存在于其思维,还存在于其情感中的神圣程度而各异。由此明显可知,当圣言提到“饼或饭或粮”时,呈现给天使的不是饼或饭或粮的概念,而是爱和关乎爱的无数事物之概念。当酒在圣言中被提及,以及在圣餐中被领受时,情况也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天使根本不会思想酒,而是思想对邻之仁。正因如此,还由于人以这种方式与天堂相联,并通过天堂与主相联,故饼和酒就成了象征,将过着神圣生活的人与天堂联结起来,并通过天堂与主联结起来。
这同样适用于圣言中的每一个细节,因此圣言是联结人与主的媒介或手段。如果这样的联结媒介或手段,天堂不可能流到人那里;因为没有一个媒介或手段,联结是不可能的;相反,天堂会远离人;如果天堂远离了,任何人就再也不能被引入良善,甚至被引入物质和世俗的良善了;而是一切约束,包括外在的约束,都将被废除。因为主通过内在约束,也就是良知的约束来掌管处于良善的人;唯独通过外在约束掌管陷入邪恶的人。如果这些约束都被废除了,凡唯独被外在约束掌管的人都就会变得疯狂,就像不惧怕法律、自己的生命,也不惧怕丧失地位和利益,因而名声(这些都是外在约束)的人那样发疯,人类将因此灭亡。这解释了为何圣言存在,以及圣言的真正性质。拥有圣言的主之教会就像心与肺,没有圣言的主之教会就像从心肺获得生命的其它内在器官(参看637, 931, 2054, 2853节)。
关于大人和对应关系(续)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