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30.我们与他们谈论了一会儿各种话题后,我问他们拜的是什么神。他们说,他们拜一位天使,祂向他们显为一个神性人,因为祂闪耀光芒。他们说,祂教导他们,并让他们明白当做什么。他们又说,他们知道至高神在天使天堂的太阳中;祂向他们的天使显现,不向他们自己显现。对他们来说,祂太伟大了,以致他们不敢拜祂。他们所拜的那位天使是一个天使社群,主派这个社群看顾他们,教导他们何为公义、公平。因此,他们从一种火焰拥有光,这火焰看似一个小火炬,非常火黄。原因在于,他们不崇拜主,因而不能从天使天堂的太阳,只能从一个天使社群那里获得光。若主允许,一个天使社群就能向住在低层区域的灵人提供这种光。我也看见这个天使社群,它在他们之上的高处;我还看到发出那光的火焰。
1787.“亚伯兰,不要惧怕!我是你的盾牌”表示保护,免受邪恶和虚假的伤害,以及对这种保护的信靠,这从稍后解释的“盾牌”的含义清楚可知。这些话,即耶和华是“盾牌”、“是你极大的赏赐”,是试探之后安慰的话。每次试探都伴随着某种绝望,否则就不是试探;因此,安慰随之而来。凡正在受到试探的人都会变得焦虑,这种焦虑又会产生对目的或结果的一种绝望状态。实际的试探的争战不是别的。那些确保得胜的人不会感到焦虑,因此不会面临任何试探。
主经历了最可怕、最残酷的试探,所以也不可避免地陷入绝望的状态;祂凭自己的能力驱散并战胜了这些状态;这一点从祂在客西马尼园所受的试探很清楚地看出来,这次试探在路加福音被描述如下:
耶稣到了那地方,就对门徒说,你们要祷告,免得陷入试探。于是祂离开他们约有扔一块石头那么远,跪下祷告,说,父啊,你若愿意,就给我免去这杯罢;然而,愿你的旨意成就,而非我的意愿。有一位天使从天上向祂显现,加添祂的力量。耶稣极其伤痛,祷告更加恳切,祂的汗如同大血滴落在地上。(路加福音22:40-45)
马太福音:
祂就开始忧愁难过,便对门徒说,我的灵魂甚是忧伤,几乎要死。祂就稍往前走,俯面祷告说,我父啊,倘若可能,就让这杯离开我吧;然而,不要照我所愿的,只要照你所愿的。第二次又走开祷告说,我父啊,这杯若不能离开我,非要我喝不可,就愿你的旨意成就。第三次祷告,又说了同样的话。(马太福音26:37-44)
马可福音:
祂就开始惊恐起来,极其难过,对门徒说,我的灵魂被忧伤围困,几乎要死。祂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上祷告,倘若可能,便叫那时刻过去。祂说,阿爸,父啊!在你一切都可能,给我免去这杯罢;然而,不要照我所愿的,只要照你所愿的。祂这样说了第二次和第三次。(马可福音14:33-41)
从这些经文可以看出主的试探是何性质,即:它们是最可怕的,祂从其存在的至内在部分感到极度痛苦,甚至汗滴如血;那时,祂对目的和结果都陷入绝望的状态,也得到安慰。“我,耶和华是你的盾牌,是你极大的赏赐”这些话以同样的方式体现了前一章所描述的试探的争战之后所得的安慰。
9399.“摩西就取了血来,将血洒在百姓身上”表使人适合接受它。这从“祭物的血”和“洒在百姓身上”的含义清楚可知:“祭物的血”是指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如前所述(9393节);“洒在百姓身上”是指使人适合接受它,因为“洒”表示流入,因而表示适合。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不断流入一个人,并形成他的理解力;事实上,若你愿意相信,没有从主发出的神之真理的不断流入,人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学不到。因为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就是那光照人类心智并构成内在视觉,也就是理解力的光。这光因不断流入,故使每个人适合接受它。然而,那些接受它的人是过着一种良善生活的人,而那些不接受它的人是过着一种邪恶生活的人。即便如此,和前者一样,后者仍拥有看见并学习神性真理的能力,而且只要他们远离邪恶的行径,还拥有接受它的能力。这就是摩西洒在百姓身上的那一半血所表示的。
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就是那光照人类心智,并构成其内在视觉,也就是理解力的光(参看2776, 3167, 3195, 3636, 3643, 3993, 4405, 5400, 8644, 8707节)。在约翰福音中所表示的,也是这神性真理:
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进入世上的人。祂在世界,世界也是藉着祂造的,世界却不认识祂。(约翰福音1:9, 10)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圣言,也就是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
凡心智健全的世人都有学习神之真理的能力,因而只要他远离邪恶的行径,还有接受它的能力,正如大量经历使我知道的那样。因为在来世,所有人,无论恶人还是善人,无一例外,都能学习并明白何为真理,何为虚假,以及何为良善,何为邪恶。但恶人虽能明白何为真理和良善,却不想去明白;因为他们的意愿和那里的邪恶会对抗,觉得厌恶。因此,当独自一人时,他们就又陷入其邪恶的虚假,并憎恶他们所明白的真理和良善。这同样适用于那些在世上虽明白真理,却弃绝它们的人。我由此清楚看出,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不断流入人类心智,使它们适合接受它;事实上,人们远离爱自己爱世界的邪恶行径到何种程度,它就在何种程度上被接受。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