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14

14.水星灵在所掌握

14.水星灵在所掌握知识的数量方面超过其他所有人,这些知识既涉及太阳系,也涉及太阳系之外的星空。他们一旦获得知识,就保留下来,每当有类似的事发生,就回想起来。由此也明显可知,灵人拥有记忆,事实上,这记忆比人类所拥有的记忆完美得多。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或所领悟到的,尤其诸如令他们感到快乐的事都保留下来,因为这些灵人以知识为乐。凡给予快乐并被喜爱的事物都仿佛自动流入,并保留下来。其它事物则不会渗透到记忆中,仅表面接触一下就悄无声息地溜走了。

属天的奥秘 #5132

5132.“施怜悯与

5132.“施怜悯与我”表对仁爱的接受。这从“怜悯”的含义清楚可知,“怜悯”是指爱(参看3063,3073,3120,5042节),在此是指对邻之爱,或仁爱,因为前面论及对信仰的接受(5130节);因为当感官层重生时,信与仁必在感官层面构成一体。“怜悯”之所以表示仁爱,是因为凡拥有仁爱的人都拥有怜悯,换句话说,凡爱自己邻舍的人都施怜悯与他。这也解释了为何圣言将仁爱行为描述为怜悯行为,如马太福音:
  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看顾我;我在监里,你们来看我。(马太福音25:35-36)
  在其它地方,仁爱行为也被描述为向穷人、困苦人、寡妇和孤儿所行的怜悯行为。
  就其本质而言,仁爱就在于渴望邻舍的福祉,对良善拥有一种情感,在承认良善就是邻舍,因而那些处于良善的人就是邻舍,只是这些邻舍照着他们良善的程度而各不相同。因此,仁爱因在于对良善拥有一种情感,故也在于对那些陷入苦难的人心生怜悯。仁之良善就含有这种怜悯感在里面,因为它是从主对全人类的爱那里降下来的;这爱就是“怜悯”,因为整个人类都陷入苦难。怜悯有时也存在于没有仁爱的恶人中间;不过,这是由于他们自己受苦而引起的悲伤,因为它在于对与他们构成一体的朋友的关切,当这些朋友受苦时,他们也受苦。这种怜悯不是仁爱的怜悯,而是基于自我的朋友式的怜悯,就其本身而言,是怜悯的反面。因为这种人蔑视或仇恨除了自己,因而除了与他自己构成一体的朋友之外的其他所有人。
  

属天的奥秘 #4624

4624.关于嗅觉,

4624.关于嗅觉,因而鼻孔与大人的对应关系。那些属于这个区域的人享有整体的觉知,以致他们可称作“觉知”。嗅觉及其器官就对应于这些觉知。这也解释了为何“闻”、“嗅”、“嗅觉敏锐”,以及“有个好鼻子”在日常用语中用来论及那些常常作出准确预测的人,以及那些敏锐的人。事实上,人所使用词语的内层就来源于与大人的对应,因为就其灵而言,人与灵人在一起;而就其肉体而言,则与世人在一起。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