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50.当我问他们愿不愿意看看我们地球上的某些场景,他们可以透过我的眼睛做到这一点(参看135节)时,他们先是回答说不能,后来又说不想;因为他们只会看到世俗和物质事物,也就是他们尽可能从思维中剔除的物体。不过,仍有一些宏伟的宫殿展现在他们面前,就像我们地球上国王和君王的宫殿。这类景象能如此生动地展现在灵人面前,以致他们仿佛完全身在其中。但来自这个星球的灵人却对它们视而不见,称其为大理石雕像;然后告诉我说,他们有比这更宏伟的宫殿,就是他们的圣殿,但不是石头建的,而是木头建的。当有人对他们说,这些仍是世俗的时,他们回答说,它们不是世俗的,而是属天的;因为当他们看到这些时,充满他们脑海的,不是世俗的观念,而是属天的观念;他们相信自己死后在天堂还会看到类似景象。
5017.“于是他听见”表当它被发觉的时候。这从“听见”的含义清楚可知,“听见”是指顺从,也指发觉。它表示顺从,这从前面(2542, 3869节)可以看出来;它也表示发觉,这从耳朵的功能,因而从听觉的性质明显看出来。耳朵的功能是接收别人所说的话,并把这话传到感官的一般位置,好叫感官能发觉别人在思想什么。这就是为何“听见”表示发觉的原因。因此,听觉的性质就是将某人表达其思维的话传到另一个人的思维中,从思维再传到他的意愿中,从意愿传到行为中。这就是为何“听见”表示顺从的原因。这是听觉所特有的两种功能,在口语中,它们通过表示发觉的“听见某人”和表示顺从的“倾听”或“听从”某人的词来彼此区分。这两种功能之所以属于听觉,是因为人无法以其它任何方式交流他的思维,以及他的意愿;他也只能利用推理来说服并引导别人去行出并顺从他的意愿。由此可见欲望和观念是如何实现循环交流的,即:从意愿进入思维,从而进入言语;从言语通过耳朵进入别人的思维和意愿。也正因如此,与大人里面的耳朵或听觉相对应的灵人和天使不仅是觉知,还是顺从。关于他们是顺从,可参看前文(4652-4660节);他们因是顺从,故也是觉知,因为一个必包含另一个。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