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8941.“不可用凿过的石头建它”表它绝不是自我聪明的产物。这从“凿过的石头”的含义清楚可知,“凿过的石头”是指诸如出于自我聪明的那类事物,因为“石头”是指真理(参看8940节);凿刻或塑造它们表示产生或孵化真理,或更确切地说,看似真理、出于自我,也就是出于自我聪明的那类观念。因为凡由自我或自我聪明所产生或孵化的东西都从人那里获得自己的生命,这种生命根本不是生命,因为人的自我无非是邪恶(210, 215, 694, 874-876,874-876, 987, 1047, 5660, 5786, 8480节);而不是从自我,而是从神那里所获得的东西则拥有生命在自己里面,因为一切生命皆来自神,或说神是一切生命的源头。此处论述的主题是源于真理的对主的敬拜,因为“石坛”表示这种敬拜(8940节)。
激发对主的敬拜的真理唯独取自圣言,因为圣言的一切细节都有来自神的生命在里面。当真理取自人的自我时,它们以凌驾于世界上所有人之上的等级和显赫,以及超越所有人的世俗财物和财富为关注的目的。因此,它们含有对自我和世界的爱在里面,因而含有整体上的一切邪恶(7488, 8318节)。但源于圣言的真理以永生为关注的目的,含有对主之爱和对邻之爱在里面,因而含有整体上的一切良善。当真理从自我或自我聪明产生或孵化出来时,它们就是管辖来自神的真理的主人,因为它们利用后者确认或强化自己。但情况应该反过来,也就是说,来自神的真理当掌权成为主人,而来自自我聪明的真理当成为仆人。自我或自我聪明的产物虽名为真理,其实并不是真理;它们只是外表看似真理,因为它们通过利用圣言的字义和推理而被造得看似真理;内在其实是虚假。至于这些事物是什么,是何性质,可参看前文(8932节)。
世上有两种出于自我聪明的宗教表象。一种是对自我和世界的爱在其中是一切的宗教表象;在圣言中,这种宗教表象被称为“巴别塔”(Babel)。它内在由于对自我和世界的爱而是亵渎的,而外在则由于圣言而是神圣的,人们利用圣言来强化或确认自己的观念。另一种是自然之光在其中是一切的宗教表象;具有这种宗教的人不承认他们所不理解的任何东西为真理。一些属于这种表面宗教的人承认圣言,然而却利用它来强化或确认自己的观念,因而对待圣言如自己的奴仆。然而,有些人则不承认圣言;相反,他们认为神性在于自然界;事实上,他们在其中观看的光,是自然界的光,只在自然界里面闪光,无法被天堂之光光照,变得更加明亮,因为他们抛弃圣言,而圣言是一切光照的源头。那些属于这两种宗教表象的人则在地狱,因为他们缺乏天上的生命;他们之所以不能接受天上的生命,是因为他们已经将圣言抛在一边。他们当中那些已经利用圣言来强化或确认自己观念的人,从心里认为圣言一文不值;但鉴于它在普遍民众当中具有大权威、大权柄,所以他们以这种方式利用它来为自己服务,好叫他们自己的聪明所孵化的虚假观念能由此得以验证、强化。由此可见“不可用凿过的石头建坛”在灵义上表示什么。
在以下经文中,“凿过的石头”也表示出于自我聪明的东西:
这众百姓,就是以法莲和撒马利亚的居民,都要知道,他们凭骄傲自大的心说:砖墙塌了,我们却要用凿过的石头建筑。(以赛亚书9:9, 10)
耶利米哀歌:
我哀哭呼求;祂使我的祷告不得上达,祂用凿过的石头挡住我的道;祂翻转我的路。(耶利米哀歌3:8, 9)
阿摩司书:
你们践踏被压碎的,向他勒索麦子;你们用凿过的石头建造房屋,却不得住在其内。(阿摩司书5:11)
在这些经文中,“凿过的石头”表示诸如自我的聪明在信仰问题上所产生的那种事物。
由于“凿过的石头”表示这些事物,故以色列人过了约旦河之后在迦南地首先建造的祭坛,是由未凿过的石头建的;因为越过约旦河代表引入主的国度,这种引入是通过信之真理实现的。论到这个祭坛,经上在约书亚记中如此记着说:
约书亚在以巴路山上为耶和华以色列的神筑一座坛,照耶和华仆人摩西所吩咐以色列人的话,是用人没有动过铁器的整石头筑的坛。(约书亚记8:30, 31;申命记27:1-8)
耶路撒冷的殿同样是用未凿过的整石头建的。论到这个殿,经上在列王纪上中如此记着说:
论到这殿本身,建殿的时候,是从那里所来的整块石头建的;当建的时候,在殿里没有听见锤子、斧子和别样铁器的响声。(列王纪上6:7)
因为主的殿代表神性真理方面的主。殿代表主,主自己在约翰福音(2:19, 21, 22)教导了这一点;之所以代表神性真理方面的主,是因为那里教导的是神性真理;这也是为何它是用石头建的;因为“石头”表示神性真理(8940节);这还解释了为何主被称为“以色列的石头”(6426节)。
由此可见石坛表示什么,殿的石头表示什么,以及未凿过的整块石头表示什么,即:宗教要由源于主,因而源于圣言的真理形成,不可由自我聪明形成。出于自我聪明的真理在以赛亚书中是如此被描述的:
匠人铸造雕像,金匠用金包裹,为它铸造银链。他寻找熟练的匠人,预备雕像。(以赛亚书40:19, 20)
“雕像”表示出于自我或人自己的某种宗教虚构物,它被立起来当作神性之物被敬拜(参看8869节);“匠人”表示那些出于自我孵化并产生的事物;他“用金包裹”、“铸造银链”、“寻找熟练的匠人”描述了他们试图使这些事物看似真理。
又:
制造雕像的尽都虚空他的同伴都必羞愧!匠人们不过是人。他用火钳塑造铁器,用锤打出形状,用他有力的膀臂锤成;他制作木块,拉出线绳,用直尺做记号。他把它作成角,用圆规画出模样,仿照男人的体态,照着人的美丽,作成它,好住在房屋中。(以赛亚书44:9, 11-13)
这段经文也描述了出于自我聪明的宗教虚构物。类似的话出现在耶利米书:
列族的风俗是虚空的。他从森林中砍伐木头,匠人的手用斧子制成的作品。他们用银用金妆饰它,用钉子和锤子钉稳它。(耶利米书10:3, 4)
以及何西阿书:
现今他们犯罪越来越多,用银子为自己做铸像,就是照自己的聪明做偶像,都是匠人的工作。(何西阿书13:2)
“偶像”、“外邦的神”、“铸像”和“雕像”表示由自我聪明所孵化,而非源于圣言的宗教虚构物,自我的产物不是别的;因为它们本身是死的,尽管被当作活的来崇拜。
3739.“也必作神的家”表示在秩序的最后层级或最外层的主国度,较高事物在其中如在自己的家。这也可从有同样话的3720节所说的话清楚看出来,从3721节所说的话进一步看出来。关于较高事物在秩序的最后层级或最外层如在自己的家,或说秩序的最后层级或最外层为较高层级提供一种家,情况是这样:主建立的秩序是这样,较高事物流入较低事物,并在其中呈现出自己的总体形像,因而以一种总体形式共存于其中,从而处于始于至高者,也就是主的秩序。因此,主的最直接或最接近的形像是至内层天堂,也就是那些属天的人所住的纯真和平安的天堂;该天堂因最接近主而被称为祂的“样式”。下一层天堂,也就是下面处于较低层级的第二层天堂,是主的“形像”,因为存在于更高天堂中的事物以某种总体形式将自己一起呈现在这第二层天堂中。最末层或最外层天堂又在第二层天堂下面,与第二层天堂的关系也是如此,因为相邻的更高天堂的具体品质和最小细节流入这层天堂,并在那里以一种总体的对应形式呈现自身。
人也是这种情况,因为他是以这种方式被创造和形成的:他类似于三层天堂,或说他是三层天堂的一个形像或复制品。在人里面,至内在之物以同样的方式流入较低之物,较低之物又以同样的方式流入最低或最后之物。属世和肉体层就是由这种进入那些在下面的事物,或较低元素,最终进入那些最后的事物,或最外层元素的流注和汇聚构成的。最后事物或最外层元素以这种方式与首先的联结;没有这种联结,在秩序上最后的,或说秩序的最外层,将无法持续存在片刻。这表明较高事物在秩序的最后层级或最外层如在自己的家,或说秩序的最后层级或最外层为较高层级提供一种家是什么意思。无论你说较高事物和较低事物,还是说内层事物和外层事物,都是一样的,因为在人看来,内层事物看上去更高;这就是为何人将天堂置于高处,而事实上,天堂是某种内在事物,或说在里面。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