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56.该星球的灵人出现在头部这个层面,朝向右侧。所有灵人都根据他们相对人体的位置来进行区分。这是因为整个天堂与人的各个部分相对应。这些灵人之所以留在这个层面和距离处,是因为他们与人的内层,而非外层相对应。他们以一种极其明显的振动作用于左膝关节稍向上和向下的地方。这表明他们对应于尘世之物和天堂之物的联结。天堂对应于主,人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对应于天堂,以致在主眼里,天堂就是规模宏大的人,可称作巨人(AC 2996, 2998, 3624-3649 [原文补充3636-3643], 3741-3745, 4625)。人及其所属一切事物与巨人,也就是天堂总体上的对应关系通过经历得以描述(AC3021, 3624-3649, 3741-3750 [原文3741], 3883-3896, 4039-4055 [原文4051], 4218-4228, 4318-4331, 4403-4421, 4523 [原文4527]-4533, 4622-4633, 4652-4660, 4791-4805, 4931-4953, 5050-5061, 5171-5189, 5377-5396, 5552-5573, 5711-5727, 10030)。
3660.“给他祝福”表示因此结合就会实现,或说这良善因此与理性层结合。这从被“祝福”的含义清楚可知,被“祝福”是指被结合(参看3504, 3514, 3530, 3565, 3584节)。父亲以撒之所以给儿子雅各(第二次)祝福,尽管他怀着诡计来夺走了以扫的祝福,并且以撒对这种行为大大战兢(这从创世记27:33, 35明显看出来),是因为以撒现在感觉要拥有迦南地的,是雅各的后代,而不是以扫的后代;正是由于这种感觉,以撒重新确认了这个祝福。但令以撒大大战兢的诡计表示并预言了这个民族对其代表的欺骗态度;也就是说,雅各的后代没有怀着一丝诚意,或发自内心去代表主国度的神性或属天事物;因此,这个民族与古教会正好相反;他们只专注于与内在之物分离的外在,他们的兴趣甚至到此为止,因为他们经常陷入公开的偶像崇拜。
前面已经说明,此处被祝福在内义上所表示的被结合或结合是什么意思,即:属世层的良善和真理要与理性层联合,或也可说,外在人要与内在人联合。主为了将祂的属世层变成神性,不得不在其中植入诸如能对应于神性理性层的良善和真理的那种良善和真理。没有相对应的良善和真理,结合是不可能的。属世层的良善和真理,也就是适合属世人的良善和真理是数不胜数的,并且如此数不胜数,以至于人几乎不知道它们最常见的种类,尽管当提到属世良善和真理时,在人们看来,它们似乎是一个简单的整体,因为整个属世层和那里的一切都只是这种良善和真理。情况就是这样,由此可见,属世层既有能容纳理性层的良善和真理的良善和真理,也有不能容纳它们的良善和真理;因此,能通过对应与理性层的良善和真理联合的属世层的良善和真理是存在的。本章和接下来的几章论述的就是这些良善和真理。
任何人都不能认识这些良善和真理,把它们彼此区分开来,也看不到它们的性质,因而看不到它们如何为了结合而去适应,除非他开始深入思考,或说从内层之物思考,或除非天堂之光光照他的思维。在此之前,这些事物或观念在他看来既模糊又无趣。但尽管如此,它们适合天使来领悟和理解,甚至适合灵人来理解。因为天使和灵人的思维没有因世俗、肉体和地上的事物而分散,不像他们以前在世上作为人生活时那样。当天使和灵人从圣言的内义中获得这些事物或观念时,他们就会获得聪明的快乐和智慧的幸福。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神性照耀着他们,因为就至高意义而言,所论述的主题是主,就代表意义而言,所论述的主题是教会和重生;他们由此处于主及其目的和功用的神性气场。
4038.“骆驼和驴”表良善之真理,无论是颇为外在的还是完全外在的。这从“骆驼”和“驴”的含义清楚可知:“骆驼”是指属世人的一般记忆知识(3048, 3071, 3143, 3145节),一般记忆知识是指较为低级或更为外在的良善之真理;“驴”是指还要低级的,也就是完全外在的属世良善之真理(2781节)。至于何为内层良善与真理,何为居间的良善与真理,以及何为颇为外在和完全外在的良善与真理,可参看前面所述(4009节)。
一般来说,人里面有三层区域,即肉体层,属世层和理性层。肉体层是最外层,属世层是居间层,理性层是内层。在人里面,只要其中一层掌管另一层,他要么被称为肉体的,要么被称为属世的,要么被称为理性的。人心智的这三个部分以奇妙的方式互通:肉体部分与属世部分相通,属世部分与理性部分相通。人刚出生时纯粹是肉体的,但里面拥有能得到完善的能力。后为,他变得属世,最后变得理性。由此可见,这一方与另一方之间是互通的。肉体部分藉着感官与属世部分相通,并且是以一种截然不同而又互相分离的方式通过属于理解或认知的事物和属于意愿的事物而相通;如果人要变成并成为完全的人,理解或认知和意愿这两种官能必须在人里面充分发展。视觉和听觉尤其服务于充分发展他的理解力,而其它三种感觉则尤其关注他的意愿。人心智的肉体部分藉着这些感觉与他的属世部分,就是前面所说的居间部分相通。因为通过感官进入的事物将自己置于属世层,如同置于一种容器。这种容器就是记忆。快乐和愉悦及其中的渴望属于意愿,被称为属世良善;记忆知识属于理解力,被称为属世真理。
人心智的属世部分通过刚才所提到的这些事物与其理性部分相通,这理性部分就是内层部分,如前所述。从属世层上升到理性层的事物也将自己置于理性层,如同置于一种容器。这种容器就是内部记忆,关于内部记忆,可参看前文(2469-2480节)。那里的祝福和幸福属于意愿,是理性良善的形式;而对事物的内在洞察,以及对它们的感知则属于理解或认知,这些洞察和感知的对象就被称作理性真理。这三者(即肉体层,属世层和理性性)构成人,并且这三者之间是互通的。外部感官是人心智的肉体部用来与其理性部分相通的工具;内部感官则是其心智的属世部分用来与其理性部分相通的工具。因此,那些存在于人心智的属世部分、源于适合身体的外部感官的事物就是那被称作颇为外在和完全外在的良善之真理的。而那些源于适合其灵并与理性层相通的内部感官的事物则是那被称作内层良善与真理的。介于这二者之间并参与这二者的事物就是那被称作居间良善与真理的。这三组依次始于内层,就是“羊群、仆婢、骆驼和驴”所表示的。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