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58.当我发现我在灵里在太阳系之外的星空中旅行(这从状态的变化和看似持续约十个小时的移动明显可知)时,最终听见灵人在某个星球附近说话,后来也被我看到。当我接近他们时,在一番交谈后,他们说,别处的来访者有时到他们这里来,与他们谈论神,却混淆了他们的思维观念。他们还指出这些来访者所来的途径,这使我意识到,他们是来自地球的灵人。当我问他们以哪种方式混淆他们时,他们说,这些灵人声称,人必须相信分为三个位格的神性,尽管他们将这三个位格仍称作一位神。当他们检查这些来访者的思维观念时,他们的观念却显示为一个分离的、而非连续的三位一体。有的视这三位一体为彼此交谈的三个位格;有的视两个位格坐在一起,第三位听从他们,并从他们那里出发。然而,他们将每一个位格都称为一位神。他们怨声载道地说,这些来访者通过想三位、说一位把他们弄糊涂了;而事实上,人当照自己所说的那样去想,照自己所想的那样去说。
与我同在、在世时曾是牧师和传教士的那个灵人此时接受检查,以查看他对一位神和三个位格持有哪种观念;他显示出三位神,但这三位神联结起来形成一位。不过,这三合一却表现为不可见;因为它是神性。当他呈现出这种观念时,给人的感觉是,他在思想父,却未思想主;他对不可见之神的观念无非是对在其初始中的自然界的观念。因此,自然界的至内层就是他的神性,以致他能轻易被引诱承认自然为神。要知道,在来世,任何人对任何事物的观念都活生生地呈现出来;每个人以此方式被检查他在信仰事务上的思维和觉知。对神的观念是每个人思维中的首要观念;该观念若是纯正的,就是将他与神性,进而与天堂联结的手段。
然后,当这些灵人被问及他们对神持什么观念时,他们回答说,他们认为神并非不可见,而是以人的形式显为可见。他们不仅凭内在觉知,还凭祂作为一个人向他们显现而知道这一点。他们补充说,他们若按照某些来访者的观念,真的认为神是不可见的,因而没有形式和品质,根本就无法思想神,因为凡像这样的不可见之物无法落入任何思维观念。听到这里,我蒙允许告诉他们说,他们以人的形式思想神是对的,我们地球来的许多人也持类似观念,尤其在思想主的时候。我又告诉他们说,古人也这样思想,并讲述了我们圣言中有关亚伯拉罕、罗得、基甸、玛挪亚和他妻子的故事,即:他们看见了人形式的神,承认他们所看见的神是宇宙的创造者,并称祂为耶和华;这一点也出自内在觉知。但这种内在觉知现已在基督教界丧失了,只存留在拥有信仰的简单人当中。
10303.“你要把这香取点捣得极细”表将真理排列进自己的系列中。这从“捣得极细”的含义清楚可知。“捣得极细”当论及表示真理的乳香和香料时,是指将真理排列进自己的系列中;因为“捣得极细”和“磨碎”的意思差不多,但“磨”论及小麦、大麦和斯佩耳特小麦;“捣”论及油、乳香和香料。
若不知道当小麦、大麦、面、细面、油、乳香和香料所表示的不同种类的良善和真理为它们所要服务的功用而被排列成序时,一个人是什么样,没有人知道“捣”和“磨”具体表示什么;因为“磨”和“捣”表示排列它们,好叫它们能服务于一个功用。当“磨”论及“小麦”或“大麦”所表示的不同种类的良善时,它表示良善如何以真理的形式被排列和带出来,并以这种形式应用于这种或那种功用。此外,良善若不通过真理,永远不会出现在功用或有用的服务中;因为良善以真理的形式被排列成序,并以这种方式获得具体的品质。良善若不以真理的形式被排列,就没有具体的品质;当以真理的形式被排列时,根据正在讨论的事物,并照着该事物所服务的功用,它被排列成系列。良善作为爱之情感进入这些事物,这就产生了宜人、愉悦和快乐之物。此处“捣得极细”所表相同,因为“纯乳香”表示属灵良善(10296节);香料拿他弗、施喜列和喜利比拿表示被该良善排列成序的真理(10292-10294节)。
还必须简单说明什么叫被排列成系列。当真理照着由天使社群组成的天堂形式而被排列时,就说它们被排列成系列。这种形式的特征从人的所有身体部位、内脏、器官与大人,就是天堂的对应关系可以清楚看出来。关于这种对应关系,可参看10030e节提到的地方。在这些部位、内脏和器官里面,所有个体部分都被排列系列和系列的系列。纤维和血管形成它们,这对那些从解剖学熟悉身体内部成分的交织和构造之人来说是众所周知的。存在于一个人里面的源于良善的真理被排列成类似系列。
正因如此,一个重生之人就是一个最小形式的天堂,与大人,就是最大形式的天堂相对应;一个人完全就是他自己的真理和良善。一个重生之人就是一个最小形式的天堂(参看9279节提到的地方);一个人就是他自己的真理和良善(10298节);与重生之人同在的真理照着天使社群的排列而被排列成系列(5339, 5343, 5530节)。在圣言中,“禾捆”(sheaves)和“捆”(bundles)表示与善人同在的真理被排列进的系列,以及与恶人同在的虚假被排列进的系列(如利未记23:9-15; 诗篇126:6; 129:7;阿摩司书2:13; 弥迦书4:12; 耶利米书9:22; 撒迦利亚书12:6; 马太福音13:30)。
因此,当“捣”和“磨”表示什么变得显而易见时,就能知道这句话在内义上表示什么:
以色列用磨磨吗哪,或用用臼捣,又作成糕饼。(民数记11:8)
“吗哪”表示属天和属灵良善(8464节);“磨”和“捣”表示排列它,好服务于功用或有用的目的;因为凡在圣言中提到的,都表示诸如存在于天堂和教会中的那类事物的代表,因为每个细节都有一个内义。还能知道这句话表示什么:
不可拿磨或磨石作当头,因为凡这样做的人都是拿人的灵魂作当头。(申命记24:6)
“磨或磨石”表示预备良善,好叫它能应用于某种功用的东西。“大麦”和“小麦”也表示良善,“面”和“细面”表示真理;良善通过自己的真理而应用于功用,如前所述。
由此可见在下列经文中,“磨”、“磨石”和“坐磨旁”表示什么:
那时,两个女人推磨,取去一个,撇下一个。(马太福音24:41)
马太福音:
凡使这信我的一个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驴拉的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沉在深海里。(马太福音18:6; 马可福音9:42)
启示录:
有一位大力的天使举起一块石头,好像大磨石,扔在海里,说,巴比伦也必这样猛力地被扔下去,推磨的声音在她中间决不能再听见。(启示录18:21, 22)
耶利米书:
我又要使欢喜的响声和快乐的声音,推磨的声音和灯的亮光,从他们中间止息。(耶利米书25:10)
以赛亚书:
巴比伦的女儿啊,坐在尘土上吧;迦勒底的闺女啊,没有宝座。要用磨磨面。(以赛亚书47:1, 2)
“磨”和“推磨”在正面意义上表示应用于良善的功用或目的,故在反面意义上表示应用于邪恶的功用或目的。因此,当论述的主题是巴比伦和迦勒时,它们表示应用(良善和真理)支持他们自己的爱,也就是对自我和世界的爱;因为对他们来说,“大麦”和“小麦”表示被玷污的良善,“面”表示由此被歪曲的真理。下面这句话也表示通过把良善和真理应用于这些爱而对它们的亵渎:
摩西把金牛犊磨得粉碎,撒在从西乃山上流下来的水面上,叫以色列人喝。(出埃及记32:20; 申命记9:21)
第35章
最后的审判(续)
4535.自26章以后的各章开头几节解释了主关于祂的降临或世代末了的预言;并反复说明祂的降临或世代末了表示教会的末期,这在圣言中被称为最后的审判。那些目光无法超越字义的人必以为最后的审判就是这个世界的毁灭,这种想法尤其出自《启示录》,在那里,经上说:
我看见一个新天新地。因为先前的天和先前的地已经过去了,海也不再有了。我又看见圣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里从天而降。(启示录21:1-2节)
还出自以赛亚书中的预言,那里有类似的话:
看哪,我造新天新地;从前的事不再被记念,也不再涌上心头了。你们当因我所造的永远欢喜快乐!因为看哪,我造耶路撒冷为人所喜,造其中的居民为人所乐。(以赛亚书65:17,18;66:22节)
那些目光无法超越字义的人必断定,整个天堂连同这个大地要毁灭;到那时,死人(第一次)要复活,住在新天新地上。但圣言不是这么理解的,这一点从提到天与地的许多其它经文可以看出来。对内义但凡有点相信的人能清楚看出,“一个新天新地”是指一个新教会;当前教会过去时,这个新教会就会取而代之(参看1733, 1850, 3355节);“天”是该教会的内在,“地”是该教会的外在。
前教会的末期和新教会的初期就称作“世代的末了”(consummation of the age),主在马太福音(24章)中曾论及这“世代的末了”。它们还称作“主的降临”,因为那时,主会离开前教会,进入新教会。这就是“世代的末了”(consummation,经上或译为灭绝的事,毁灭之事,毁灭,灭绝等),这一点也可从圣言中的其它经文看出来,如以赛亚书:
到那日,所剩下的,就是雅各所剩下的,必归回全能的神。以色列啊,你的百姓虽多如海沙,惟有剩下的归回。原来灭绝的事已定,必有公义涨溢。因为主万军之耶和华在全地之中,必行毁灭之事,铁定之事。(以赛亚书10:21-23节)
同一先知书:
现在你们不可亵慢,恐怕你们的刑罚加剧。因为我从主万军之耶和华那里听见,要施行毁灭之事,铁定之事。(以赛亚书28:22节)
耶利米书:
耶和华如此说,全地必然荒凉,我却不毁灭净尽。(耶利米书4:27节)
西番雅书:
我要使人受困苦,以致他们像瞎子行走,因为他们得罪耶和华。他们的血必倒出如灰尘;他们的肉必抛弃如粪土。因为耶和华要彻底毁灭这地的一切居民,必猝然灭绝。(西番雅书1:17-18节)
从此处提到的每个细节明显可知,“毁灭”(或灭绝)是指教会的末期。
“地(或陆地)”(earth or land)表示教会,原因是:迦南陆地是自上古时代起教会一直所在的陆地,后来则是建在雅各后代当中的教会代表所在的陆地。当说这陆地或地“毁灭或灭绝”时,意思不是说住在那里的民族,而是说存在于教会所在的那个民族当中敬拜的神圣。因为圣言是属灵的,这陆地或地本身并不是属灵的,住在那里的民族也不是属灵的,唯有构成那里教会的东西才是属灵的。迦南陆地是自上古时代起教会一直所在的陆地(567, 3686, 4447, 4454, 4516, 4517节);因此,在圣言中,“陆地”表示教会(566, 662, 1066, 1067, 1262, 3355, 4447节)。由此明显可知以赛亚书中“在全地之中,必行毁灭之事”,以及西番雅书中“猝然灭绝这地的一切居民”是什么意思。众所周知,住在那地的犹太民族并未被“灭绝”,被“灭绝”的是他们当中敬拜的神圣。
“末了”(consummation,经上或译为终止,结局)的这种含义在但以理书看得更清楚:
为你百姓和你圣城,已经定了七十个七,要终止罪过,封住罪恶,赎尽罪孽,引进永义,封住异象和预言,并膏至圣所。一七中间,他必使祭祀与供献止息。最终荒凉临到那毁坏可憎的鸟身上,并且有忿怒倾在那行毁坏的身上,直到所定的结局。(但以理书9:24,27节)
由此可见,门徒对主说“你降临和世代的末了,有什么预兆呢”(马太福音24:3节)这句话时所问的“世代的末了”无非表示教会的末期。主的这些话,就是该福音书最后一节所表相同:
耶稣对门徒说,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天天与你们同在,直到世代的末了。(马太福音28:20节)
主之所以说,祂与门徒同在,直到世代的末了,是因为主的十二门徒与以色列十二支派所表相同,也就是说表示爱与信的一切事物,因而表示教会的一切事物(参看3354, 3488, 3858节);十二支派所表相同(3858, 3926, 3939, 4060节)。前面已反复说明,当仁,因而信不复存在时,教会的终结或末了就到来了。蒙主的神性怜悯,我们将在下文说明,当今教会,就是所谓的基督教会几乎毫无仁和由此而来的信幸存下来;因此,其世代的末了就在眼前。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