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58.当我发现我在灵里在太阳系之外的星空中旅行(这从状态的变化和看似持续约十个小时的移动明显可知)时,最终听见灵人在某个星球附近说话,后来也被我看到。当我接近他们时,在一番交谈后,他们说,别处的来访者有时到他们这里来,与他们谈论神,却混淆了他们的思维观念。他们还指出这些来访者所来的途径,这使我意识到,他们是来自地球的灵人。当我问他们以哪种方式混淆他们时,他们说,这些灵人声称,人必须相信分为三个位格的神性,尽管他们将这三个位格仍称作一位神。当他们检查这些来访者的思维观念时,他们的观念却显示为一个分离的、而非连续的三位一体。有的视这三位一体为彼此交谈的三个位格;有的视两个位格坐在一起,第三位听从他们,并从他们那里出发。然而,他们将每一个位格都称为一位神。他们怨声载道地说,这些来访者通过想三位、说一位把他们弄糊涂了;而事实上,人当照自己所说的那样去想,照自己所想的那样去说。
与我同在、在世时曾是牧师和传教士的那个灵人此时接受检查,以查看他对一位神和三个位格持有哪种观念;他显示出三位神,但这三位神联结起来形成一位。不过,这三合一却表现为不可见;因为它是神性。当他呈现出这种观念时,给人的感觉是,他在思想父,却未思想主;他对不可见之神的观念无非是对在其初始中的自然界的观念。因此,自然界的至内层就是他的神性,以致他能轻易被引诱承认自然为神。要知道,在来世,任何人对任何事物的观念都活生生地呈现出来;每个人以此方式被检查他在信仰事务上的思维和觉知。对神的观念是每个人思维中的首要观念;该观念若是纯正的,就是将他与神性,进而与天堂联结的手段。
然后,当这些灵人被问及他们对神持什么观念时,他们回答说,他们认为神并非不可见,而是以人的形式显为可见。他们不仅凭内在觉知,还凭祂作为一个人向他们显现而知道这一点。他们补充说,他们若按照某些来访者的观念,真的认为神是不可见的,因而没有形式和品质,根本就无法思想神,因为凡像这样的不可见之物无法落入任何思维观念。听到这里,我蒙允许告诉他们说,他们以人的形式思想神是对的,我们地球来的许多人也持类似观念,尤其在思想主的时候。我又告诉他们说,古人也这样思想,并讲述了我们圣言中有关亚伯拉罕、罗得、基甸、玛挪亚和他妻子的故事,即:他们看见了人形式的神,承认他们所看见的神是宇宙的创造者,并称祂为耶和华;这一点也出自内在觉知。但这种内在觉知现已在基督教界丧失了,只存留在拥有信仰的简单人当中。
3900.“那时,若有人对你们说,看哪,基督在这里,或在那里,你们不要信”表警告,要谨防他们的教导。“基督”是指主的神性真理,因而是指主的圣言和取自圣言的教义。显然,此处所表相反,即表示歪曲的神性真理或虚假的教义。“耶稣”表神性良善,“基督”表神性真理(参看3004, 3005, 3008, 3009节)。
“因为假基督、假先知将要起来”表那教义所教导的虚假。“假基督”出自被歪曲的圣言的教义事物,或并非神性的真理,这一点从刚才所述明显看出来(也可参看3010, 3732节末尾)。“假先知”表那些教导这类虚假的人(2534节)。在基督教界,教导虚假的,尤其是那些以自我杰出,以及世俗财富为目的的人。事实上,他们为一己之利而扭曲了圣言的真理。因为当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为目的时,所想到的不是别的。这些就是“假基督、假先知”。
“显大神迹、大奇事”表基于外在表象和谬见的证明和说服,简单人因此让自己被迷惑。这就是“显大神迹、大奇事”,蒙主的神圣怜悯,这一点将在别处予以说明。
“如果可能,他们连选民也要迷惑”表那些过着良善与真理生活,因而住在主里面的人。这些就是圣言中被称为“选民”的人。与那些以神圣的面纱掩盖其亵渎的敬拜之人在一起时,这种人很少被发现;或即便被发现了,他们也不会被认出,因为主将其藏起来,从而保护他们。直到他们通过主确认自己会很容易被外在圣洁所迷惑;不过,他们一旦得以确认,就会坚定不移,不会受骗。因为他们被主保守在天使的陪伴下,尽管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时,他们就不可能被邪恶团伙所迷惑了。
“看哪,我预先告诉你们了”表告诫要谨慎,就是要当心;因为他们就在假先知当中,这些假先知外面披着羊皮,里面却是残暴的狼(马太福音7:15)。“假先知”就是今世之子(sons of the age),他们在自己的世代比光明之子更精明(即更狡猾),如路加福音(16:8)所描述的。因此缘故,主以这些话告诫他们:
看哪,我差你们出去,如同绵羊在豺狼中间;所以你们要机警如蛇,天真如鸽。(马太福音10:16)
“所以若他们对你们说,看哪,祂在旷野里,你们不要出去;或说,看哪,祂在内屋中,你们不要信”表他们所说关于真理、良善,以及许多其它事的话都不要信。除了通晓内义的人外,没有人明白这些话的含义。它们含有一个奥秘在里面,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可得知:这是主说的话,若没有某种更深层次的含义隐藏其中,那么这些话就等同于无。也就是说“若他们说,基督在旷野里,你们不要出去;或说祂在内屋中,你们不要信”这样的警告等同于无。“旷野”表示荒废的真理,“内屋”或隐密处表示荒废的良善。“旷野”之所以表示荒废的真理,是因为当教会荒废时,也就是它不再有神性真理,因为良善或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不复存在时,它就被称为“旷野”,可以说就在“旷野”里。因为“旷野”或“沙漠”这个词用来表示一切荒芜或荒凉之物(2708节),以及少有生命之物,如那时教会的情形。由此明显可知,此处“旷野”表示没有真理的教会。
“内屋”或隐密处在内在意义上表示教会的良善,以及简单的良善。具有良善的教会被称为“神的家或殿”(house of God),在这种情况下,“内屋”及屋内的事物就良善的形式,这也是家或屋所含之物。因为“神的家或殿”表神性良善,“家或屋”一般表爱与仁之善(参看2233, 2234, 2559, 3142, 3652, 3720节)。之所以不可相信他们所说关于真理和良善的话,是因为他们称虚假为真理,称邪恶为良善。事实上,以自己和尘世为目的的人只将真理与良善理解为他们自己要被崇拜,他们自己要得到利益,而不是理解为别的什么。他们若给人以虔诚的印象,也是为了披上羊皮。
而且,主所说的圣言包含数不清的事物在里面,比任何人所能数算的还要多,“旷野”或“沙漠”是一个具有广泛属灵含义的词。由于一切荒芜或荒凉之物都被称为“旷野”,一切内层之物都被称为“内屋”,故“旷野”或“沙漠”也表旧约圣言,因为旧约被认为已经废止了;而“内屋”表示新约圣言,因为新约教导内层事物,即它涉及内在人。同样,整部圣言都被称为“旷野”或“沙漠”,因为它不再用来提供教义事物;人类因背离圣言的诫命和条例而将圣言变为“旷野”或“沙漠”的行为被称为“内屋”。这在基督教界是众所周知的,因为其敬拜外在神圣,内在亵渎的人为了以自己比所有人都杰出、比所有人都富有为目的的创新,会弃圣言于不顾,甚至不让别人阅读圣言。即便那些其敬拜不像刚才所描述的那样亵渎,而是视圣言为神圣,也允许圣言在普通人当中的人,仍根据他们自己的教导而弯曲和解释一切事物。这便使得圣言中与他们自己的教导不一致的其它部分沦为“旷野”或“沙漠”,这一点从那些将救恩置于唯信,并蔑视仁爱行为的人很清楚地看出来。可以说,他们将主自己针对爱与仁在新约,以及多次在旧约所说的一切话都变成“旷野”或“沙漠”,并将属于无行为之信的一切都变成“内屋”。由此明显可知“所以若他们对你们说,看哪,祂在旷野里,你们不要出去;或说,看哪,祂在内屋中,你们不要信”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闪电从东边发出,直照到西边,人子来临,也要这样”表对主的内在敬拜如瞬间消散的闪电。因为“闪电”表为天堂之光显现之物,因而表关于爱与信所宣讲的事,因为这些是天堂之光的成分。就至高意义而言,“东”表主,就内在意义而言,表从来自主的爱、仁与信所流出的良善(参看101, 1250, 3249节)。而就内在意义而言,“西”表已经衰落或不再存在的事物,因而表示不承认主,或不承认从爱、仁与信所流出的良善。因此,“闪电从东边发出,直照到西边”表消散。主的到来不像字面上所说的那样在于再次出现在人世间,而在于祂在每个人里面的临在。每当宣讲福音、默想圣事时,祂就在那里临在。
“尸首在哪里,鹰也必聚在那里”表通过推理对虚假的确认在荒废教会将要增多。当教会缺乏良善,并因此缺乏信之真理,也就是荒废时,它就被视为“死亡”,因为良善与真理是教会生命的源头。所以,教会一旦死去,就好比一具“尸首”。“鹰”表示关于良善与真理的推理,大意是它们除了能从思想上被理解外什么也不是,以及通过这些推理对邪恶与虚假的确认,这一点从下文可以看出来。“尸首”在此表示缺乏仁与信生命的教会,这一点从主在路加福音中的话明显看出来,在那时祂论及时代末了时说:
门徒说,主啊,在哪里呢(即时代的末了或最后的审判)?耶稣对他们说,躯体在哪里,鹰也必聚在那里。(路加福音17:37)
“躯体”(Body)在此取代了“尸首”,因为它是一具在此情况下所指的死尸,并表示教会。事实上,审判是从神的家或殿,即从教会开始,这一点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明显看出来。这就是上述所引用和解释的主的话在内在意义上所表示的细节。它们处在最优美的次序中,尽管这次序从字义上根本看不出来。若根据上面的解读以连贯的次序思想它们,谁都能明显看出来这一点。
3742.生命只有一个,这生命唯独来自主,并且天使、灵人和世人只是生命的接受者。我通过如此丰富的经历得知这个真理,以至于毫无怀疑的余地。天堂本身感知到情况就是这样;事实上,天使明显感知到这种生命在流入,也感知到它是如何流入的;同样感知到他们接受流注的程度和性质。当他们的接受状态更完全时,他们就享有自己的平安和幸福;否则,他们就会处于不安和某种焦虑的状态。然而,主的生命如此变成他们自己的,以至于使他们感觉他们凭自己活着,尽管他们知道他们不是凭自己活着。将主的生命变成他们自己的这种能力来自主对全人类的爱和怜悯;也就是说,主愿意将祂自己和祂所有的给予每个人,并且在他们接受祂的程度内,也就是在他们通过过着良善和真理的生活而成为祂的样式和形像的程度内实际这样做了。由于这种神性努力持续不断地从主发出,所以如前所述,主的生命就变成他们自己的了。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