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59.在被告知这一切之前,他们以为我们这群人也属于那些想要通过把神想象为三位来迷惑他们的人。所以当听到这些事时,他们感到欢喜,说有些使者也被神差到他们这里来教导他们关于主的事,那时他们称这些使者为主。他们说,他们不愿接纳搅扰他们,尤其通过谈论神性中的三个位格来搅扰他们的访客,因为他们知道神是一,因而神性是一,而不是三位一体。不过,或许他们愿意认为神就像一位天使;在他里面,生命的至内层是允许他思想并变得智慧的不可见元素,生命的外层是允许他看见并行动的人形式中的可见元素,生命的发出是从他发出的爱与信的气场,因为每个灵人或天使都有一个生命的气场,凭这气场从远处就能认出他。
至于主,从祂发出的生命是神性本身,这神性充满并构成众天堂,因为它是从爱与信的生命的存在本身发出的。他们说,他们只能以这种方式同时感知三位一体和神的一体。听到这里,我被允许说,这种与一体性共存的三位一体的概念符合天使对主的概念。因为主教导说,父与祂为一,父在祂里面,祂在父里面;凡看见祂的,就看见了父,凡信祂的,就是相信并认识父。
祂还教导说,保惠师是从祂发出的,表示发出的神性,祂称其为真理的灵,以及圣灵;保惠师不是凭自己说话,而是凭主说话。我继续提议说,与一体共存的三位一体的概念符合主在世时的生命的存在和显现。祂生命的存在就是神性本身,因为祂从耶和华成孕,任何人的生命的存在都是他从中成孕的源头。来自这存在的显现是形式上的人。每个人都从他的父亲那里获得自己的生命存在,这生命的存在被称为灵魂;来自这个源头的生命的显现被称为身体。灵魂和身体构成一个人。这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就像包含在努力中的东西与由此而来的行为中的东西之间的相似性,所以两者为一。
人里面的努力被称为意愿,行为中的努力被称为行动。身体是工具,作为主体的意愿通过身体行动;工具和主体在行动中为一;灵魂与身体也是这样为一。天上的天使对灵魂和身体就具有这种概念,并由此知道主通过祂自己里面的神性,也就是祂从父所获得的魂而将祂的人身变成神性。
此外,整个基督教界都接纳的信经也不反对这一点,因为它教导说:基督虽为神,亦为人,然非为二,乃为一基督。事实上,祂完全是唯一的一个人,因为如灵与身成为一人,神与人成为一基督。由于主里面有这样一个合一,或这样一个一体,所以祂不同于任何人,不但在灵魂上复活,还在祂在世上所荣耀的身体上复活;关于这人身,祂还教导祂的门徒说:摸我看看!灵无肉无骨,你们看,我是有的。(路加福音24:39)这些灵人完全明白这些话,因为它们在天使灵的理解范畴之内。
于是他们补充说,唯独主在天堂拥有权柄,天堂是祂的。在回应这句话时,我能告诉他们说,我们地球上的教会从主在升天之前所说的话中也知道这一点。因为那时祂说:天上地上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马太福音28:18)注:一个属灵气场,就是他们生命的气场,从每个世人、灵人和天使那里涌流并倾泻而出,包围着他们(AC 4464, 5179, 7454节)。它的源头就是他们的情感和由此而来的思维的生命(AC 2489, 4464, 6206节)。
在来世,这些气场决定了群体如何形成,以及如何解散(AC 6206, 9606-9607, 10312节)。来自亚他那修信经。死后人在灵里立即复活,这灵拥有人的形式,在每一个细节上都是一个人(AC 4527, 5006, 5078, 8939, 8991, 10594, 10597, 10758节)。人只在灵里复活,在身体上不能复活(AC 10593-10594节)。唯独主也在身体上复活(AC 1729, 2083, 5078, 10825节)。
4601.“流便去与他父亲的妾辟拉同寝”表通过与仁分离之信而对良善的亵渎;“以色列也听见这事”表这信被弃绝。这从“流便”的代表,以及“与他父亲的妾辟拉同寝”和“以色列听见”的含义清楚可知:“流便”是指存在于教义和理解中的信,也就是教会头生之物或属性(参看3861, 3866节),在此是指与仁分离之信,如下文所述;“与他父亲的妾辟拉同寝”是指对良善的亵渎,因为“犯奸淫”表示败坏或玷污良善(2466,2729,3399节),但“与父亲的妾同寝”是指亵渎它们;“以色列听见”是指这信被弃绝。“以色列听见”在本来意义上表示属灵教会知道这信,并同意它;因为“听见”表示倾听,而 “以色列”表示属灵教会。但真正的教会并不同意它,这一点从将要论及流便的话明显可知。但就内义而言,意思是说,这信被弃绝,因为经上虽然没有说雅各对这种难以启齿的恶行的感受和想法,但他对流便的极度反感和憎恶从他关于流便的预言明显看出来:
流便哪,你是我的长子,是我的力量、我能力的开始,本当大有尊荣,权力超众;但你如水变化无常,必不得超越,因为你上了你父亲的床;上了我的榻,污秽了它。(创世记49:3-4)
这种反感和憎恶从流便因此失去长子的名分(历代志上5:1)也明显看出来。由此明显可知,“以色列听见”表示这信被弃绝。“长子名分”表示教会的信仰(参看352,2435,3325节)。
当人们承认并相信教会的真理及其良善,却过着违背它们的生活时,因与仁分离之信而对良善的亵渎就会发生。因为对那些在理解和由此而来的生活中将信之物与仁之物分离的人来说,邪恶与真理联结,虚假与良善联结;这种联结本身就是那被称为亵渎的。而那些尽管知道何为信之真理与良善,却仍不发自内心相信的人则不然。可参看前面有关亵渎的阐述和说明(301-303, 571, 582, 593, 1001, 1003, 1008, 1010, 1059, 1327, 1328, 2051, 2426, 3398, 3399, 3402, 3489, 3898, 4050, 4289节);以及因与仁分离之信而对良善的亵渎由该隐杀死亚伯、含被父亲诅咒、埃及人被红海吞没(3325节)和此处的流便(3325, 3870节)来代表。
为了属灵教会的成员能得救,主奇迹般地将其心智的理解力部分从意愿部分分离出来,并将接受一个新意愿的能力赋予理解力(863, 875, 895, 927, 928, 1023, 1043, 1044, 2256, 4328, 4493节)。因此,当理解力掌握并领悟信之真理与良善,并将这些变成自己的,而此人的意愿,也就是他对行恶的意愿,仍掌权统治时,真理就来与邪恶联结,良善则来与虚假联结。真理与邪恶并良善与虚假的这种联结就是亵渎,由圣餐中不配吃喝来表示。圣体所表示的良善与宝血所表示的真理无法从这样的人那里被分离出去;因为当这些事物以这种方式与虚假并邪恶联结时,它们永远不可能被分离出去;故最深的地狱在等着这些人。但那些知道何为信之真理与良善,却并未发自内心相信的人,如今当今大多数人的情形,不可能亵渎它们,因为理解力没有接受它们,并将其吸收到自己里面。
此处论述的主题就是这种分离之信,因为接下来论述的是处于其纯正次序的真理与良善,之后紧接着是它们与理性或理解力部分的联结。再紧接着以名字所提及的“雅各的儿子”是指处于其纯正次序的真理与良善,“以色列”是指理性或理解力部分。雅各及其儿子来到以撒那里在内义上是指与理解力部分的这种联结。
4464.“惟有一个条件才可以应允,若(你们)和我们一样”表接受他们的宗教表象。这从“应允”和“和他们一样”的含义清楚可知:“应允”是指接受;“和他们一样”是指仅对外在事物感兴趣,对内在事物不感兴趣,因为这样就和他们一样了(参看4459节)。那里(即4459节)说明了何为只对外在事物感兴趣,何为对内在事物的兴趣。在此有必要说明为何人要对内在事物感兴趣。凡能反思的人都能明白,人通过内在事物与天堂联系,因为整个天堂都居于内在事物。就其思维和情感而言,即就其理解的思维和意愿的情感而言,人若不在天堂,死后就无法上天堂,因为他与天堂没有任何联系。活在肉身时,人通过属于其理解的真理和属于其意愿的良善获得这种割礼;这时他若没有获得这种割礼,那么以后就不可能获得了,因为死后,其心智无法向内层事物打开,除非在肉身生活期间心智向它们打开。
人没有意识到以下事实:有一个属灵气场包围着他,该气场的性质取决于他情感的生命。对天使来说,这个气场比世上最敏锐的嗅觉所闻到的任何香味更易察觉。如果人一生只对外在事物感兴趣,也就是说,在出自对邻舍的仇恨、由此而来的报复和残忍、奸淫、自大和由此而来的对他人的蔑视、偷盗、贪婪和欺骗、奢侈,以及其它类似恶习的乐趣中度过一生,那么包围他的属灵气场就和世上的死尸、粪便、垃圾等所发出的气味一样恶臭。人若过着这样的生活,死后就会携带这种恶臭的气场;因完全被这种气场包围,所以他只能呆在这类气场所属的地狱里。关于来世的气场及其起源,可参看前文(1048, 1053, 1316, 1504-1519, 1695, 2401, 2489节)。
然而,那些对内在事物感兴趣的人,也就是说,那些以对邻舍厚道、仁爱为快乐,尤其那些在对主之爱中感受祝福的人,就会有一种愉悦、宜人的气场包围着他们,这就是天上的气场本身;因此,他们在天堂。在来世,所感知到的一切气场皆起源于主导人们的爱和源自这些爱的情感,因而起源于他们的生命,因为爱和源自这些爱的情感构成他们的生命本身。这些气场因起源于爱和源自这些爱的情感,故起源于人如此意愿和行事所为的意图和目的。因为每个人都以他所爱的为目的,因此,人的目的决定了他的生命并构成它的品质;这就是包围他的气场的主要源头。该气场在天上被感知得最充分,因为从目的所发出的气场遍及整个天堂。这些考虑表明对内在事物感兴趣的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对外在事物感兴趣的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质,以及为何人不可只对外在事物感兴趣,也要对内在事物感兴趣。
不过,只对外在事物感兴趣的人不会注意内在事物,无论他在世间生活中如何聪明,也无论他因学识赢得了何等大的名声,因为他是那种不信没有亲眼看到、亲手摸到的任何事物,因而不信天堂或地狱的人。即便有人告诉他,他死后会立刻进入来世,在那里他会看见、听见、说话,享有比在肉身时还要完美的触觉,他就会拒绝这种说法,视其为荒唐或纯粹的幻想;尽管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若有人告诉他,死后活着的灵魂或灵就是这个人本身,而不是他在世时所携带的身体,他的反应也一样。
由此可知,那些只对外在事物感兴趣的人根本不关心所说关于内在事物的话,尽管正是这些事物使人们在他们将要去往,并在其中活到永远的国度蒙福和快乐。这种不信就存在于大多数基督徒当中,如我蒙允许从那些我曾与之交谈、由基督教界进入来世之人那里所得知的。事实上,在来世,他们无法隐瞒自己的想法,因为想法在那里完全暴露;他们也无法隐瞒自己所关注的目的,也就是他们所爱的,因为这一切会通过包围他们的气场显现出来。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