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59.在被告知这一切之前,他们以为我们这群人也属于那些想要通过把神想象为三位来迷惑他们的人。所以当听到这些事时,他们感到欢喜,说有些使者也被神差到他们这里来教导他们关于主的事,那时他们称这些使者为主。他们说,他们不愿接纳搅扰他们,尤其通过谈论神性中的三个位格来搅扰他们的访客,因为他们知道神是一,因而神性是一,而不是三位一体。不过,或许他们愿意认为神就像一位天使;在他里面,生命的至内层是允许他思想并变得智慧的不可见元素,生命的外层是允许他看见并行动的人形式中的可见元素,生命的发出是从他发出的爱与信的气场,因为每个灵人或天使都有一个生命的气场,凭这气场从远处就能认出他。
至于主,从祂发出的生命是神性本身,这神性充满并构成众天堂,因为它是从爱与信的生命的存在本身发出的。他们说,他们只能以这种方式同时感知三位一体和神的一体。听到这里,我被允许说,这种与一体性共存的三位一体的概念符合天使对主的概念。因为主教导说,父与祂为一,父在祂里面,祂在父里面;凡看见祂的,就看见了父,凡信祂的,就是相信并认识父。
祂还教导说,保惠师是从祂发出的,表示发出的神性,祂称其为真理的灵,以及圣灵;保惠师不是凭自己说话,而是凭主说话。我继续提议说,与一体共存的三位一体的概念符合主在世时的生命的存在和显现。祂生命的存在就是神性本身,因为祂从耶和华成孕,任何人的生命的存在都是他从中成孕的源头。来自这存在的显现是形式上的人。每个人都从他的父亲那里获得自己的生命存在,这生命的存在被称为灵魂;来自这个源头的生命的显现被称为身体。灵魂和身体构成一个人。这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就像包含在努力中的东西与由此而来的行为中的东西之间的相似性,所以两者为一。
人里面的努力被称为意愿,行为中的努力被称为行动。身体是工具,作为主体的意愿通过身体行动;工具和主体在行动中为一;灵魂与身体也是这样为一。天上的天使对灵魂和身体就具有这种概念,并由此知道主通过祂自己里面的神性,也就是祂从父所获得的魂而将祂的人身变成神性。
此外,整个基督教界都接纳的信经也不反对这一点,因为它教导说:基督虽为神,亦为人,然非为二,乃为一基督。事实上,祂完全是唯一的一个人,因为如灵与身成为一人,神与人成为一基督。由于主里面有这样一个合一,或这样一个一体,所以祂不同于任何人,不但在灵魂上复活,还在祂在世上所荣耀的身体上复活;关于这人身,祂还教导祂的门徒说:摸我看看!灵无肉无骨,你们看,我是有的。(路加福音24:39)这些灵人完全明白这些话,因为它们在天使灵的理解范畴之内。
于是他们补充说,唯独主在天堂拥有权柄,天堂是祂的。在回应这句话时,我能告诉他们说,我们地球上的教会从主在升天之前所说的话中也知道这一点。因为那时祂说:天上地上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马太福音28:18)注:一个属灵气场,就是他们生命的气场,从每个世人、灵人和天使那里涌流并倾泻而出,包围着他们(AC 4464, 5179, 7454节)。它的源头就是他们的情感和由此而来的思维的生命(AC 2489, 4464, 6206节)。
在来世,这些气场决定了群体如何形成,以及如何解散(AC 6206, 9606-9607, 10312节)。来自亚他那修信经。死后人在灵里立即复活,这灵拥有人的形式,在每一个细节上都是一个人(AC 4527, 5006, 5078, 8939, 8991, 10594, 10597, 10758节)。人只在灵里复活,在身体上不能复活(AC 10593-10594节)。唯独主也在身体上复活(AC 1729, 2083, 5078, 10825节)。
5044.“监狱长”表在试探状态中进行掌管的真理。这从“长”和“监狱”的含义清楚可知:“长”(prince,经上或译首领、君、君王、族长、王子等)是指首要真理,因而是指进行掌管的真理,如下文所述;“监狱”是指虚假的消磨或荒废,因而是指试探,如前所述(5038, 5039, 5043节)。必须先讨论一下何谓在试探状态下进行掌管的真理。对经历试探的所有人来说,真理从主那里正在流入;这真理掌管并主导他们的思维,每当他们陷入怀疑,甚至感到绝望时,便鼓舞他们。这真理就是那进行掌管的真理,是他们从圣言或教义所学来,并且自己已经确认的那种真理。诚然,在这种时候,其它真理也能被回想起来;但这些真理并不主导内层。有时,进行掌管的真理并未清晰地呈现在理解力面前,而是藏在模糊中;然而,它仍进行掌管。因为主的神性流入这进行掌管的真理,并在如此行的过程中将心智的内层保持在它掌控的范围内;因此,当它出来进入光明时,经历试探的这个人便从它得到安慰,并被它鼓舞。
主掌管那些经历试探之人所用的,不是这真理本身,而是对它的情感;因为神性只流入那些属于情感的事物。被植入并扎根于人之内层的真理是通过情感被植入并扎根下来的;没有情感,绝没有任何东西在那里生长。通过情感被植入并扎根下来的真理紧紧依附于心智,并通过对它的情感被回想起来。此外,当这真理被如此回想起来时,它便表现为与它结合的情感;这情感就是此人相应的情感。由于这就是经历试探之人的情形,所以没有人被允许进入任何属灵的试探,除非他已成年,并如此获得能主导他的某种真理。若没有这种真理,他会在试探中倒下;在这种情况下,他末后的景况比先前更不好。从这些事可以看出,“监狱长”所表示的在试探状态下进行掌管的真理是什么意思。
“长”(prince,经上或译首领、君、君王、族长、王子等)之所以表示首要真理,是因为“王”在内义上表示真理本身(参看1672, 1728, 2015, 2069, 3009, 3670, 4575, 4581, 4789, 4966节);因此,“长”(prince,经上或译首领、君、君王、族长、王子等)因是王的主要臣宰,或王的儿子,故表示那真理的首要特征。“长”(prince,经上或译首领、君、君王、族长、王子等)具有这种含义(参看1482, 2089节);然而,由于这两段没有从圣言中的许多其它经文说明这层含义,所以此处引用一些经文。以赛亚书:
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政权必担在祂的肩头上-和平的君。祂的政权与平安必加增无穷。(以赛亚书9:6-7)
这论及主。“担在祂肩头上的政权”是指源于祂的天堂里的一切神性真理;因为天堂照着源于良善的真理而被分为各个独立君国,这也解释了为何天使被称为“君”。“平安”表示天堂里蒙福的状态,这种状态从至内层感染良善与真理(3780节)。这就是为何主被称为“和平的君”,又为何经上说“祂的政权与平安必加增无穷”。
同一先知书:
琐安的首领,法老大有智慧的谋士极其愚昧。你们怎敢对法老说,我是智慧人的儿子,我是古王的子孙?琐安的首领都变为愚昧,挪弗的首领都受了迷惑;当支派房角石的,使埃及人走错了路。(以赛亚书19:11, 13)
这论及埃及,埃及表示教会的记忆知识(4749节),因而表示属世真理,也就是次序的最末和最低层。由于同样的原因,埃及在此被称为“支派房角石”,因为“支派”是指整体上真理的各个方面或一切事物(3858, 3862, 3926, 3939, 4060节)。但在这段经文中,“埃及”是指败坏教会真理的记忆知识,因而是指被歪曲的处于次序最低层的真理,这真理由“琐安的首领”和“挪弗的首领”来表示。他之所以自称“是古王的子孙”,是因为埃及的记忆知识来自古教会的真理。“王”表示真理本身,如前所示;“古王”表示古教会的真理。
又:
亚述却不这样思想;他心里并不这样打算;他心里倒想毁灭、剪除不少的民族。因为他说,我的首领不都是君王吗?(以赛亚书10:7-8)
“亚述”表示推理神性真理,虚假由此产生,因而表示败坏的推理(1186节)。“他说,我的首领不都是君王吗”表示被如此歪曲的真理,也就是通过推理产生,并看上去完全就像的真理的虚假。只要人的心智专注于历史的字义,他就无法看出,因而相信“亚述”表示推理,他那 “为君王的首领”表示被视为至高真理的首要虚假。他若不肯接受这种观念:神性的圣言里面有比字义上所看到的更神圣、更普遍的某种东西,则更不相信这一点。然而,就内义而言,在圣言中,“亚述”无非表示理性和推理,“王”表示真理本身,“首领”表示真理的首要特征。天堂里的人对亚述一无所知,天使也将对王和首领的观念从自己那里抹去;当在人里面察觉到它时,他们便将它转向主,并理解为从主发出并属于天堂里的主之物,即从祂的神性良善发出的神性真理。
又:
亚述人必倒在剑下,并非人的;有剑,并非人的,要将他吞灭;他的磐石必因惊吓挪去,他的首领必因大旗惊惶。(以赛亚书31:8-9)
这也论及埃及,埃及表示被败坏的教会的记忆知识。“亚述”表示基于记忆知识对于神性真理的推理,这推理导致败坏和歪曲;“首领”表示这些被败坏和歪曲的真理;让亚述倒下的“剑”是指与真理进行争战并毁灭真理的虚假(2799, 4499节)。又:
法老的力量必作你们的羞辱;投在埃及的荫下,要为你们的惭愧,他们的首领已在琐安。(以赛亚书30:3-4)
“琐安的首领”表示被歪曲的真理,因而表示歪曲,如前所述。
又:
鹈鹕、箭猪却要占据它;猫头鹰、乌鸦要住在其间;祂必将空虚的准绳、混沌的线铊拉在其上。让他们召它那里没有一国的贵胄,它的所有首领也都归于无有。(以赛亚书34:11-12)
“鹈鹕”、“箭猪”、“猫头鹰”和“乌鸦”表示当圣言中的神性真理被视为一文不值时所产生的虚假的不同种类;“空虚的准绳和混沌的线铊”表示真理的荒凉和荒废;“首领”表示虚假,对于此处所描述的人来说,它们就是首要真理。又
我要辱没圣所的首领,使雅各成为咒诅,使以色列成为辱骂。(以赛亚书43:28)
“辱没圣所的首领”表示亵渎神圣真理;“使雅各成为咒诅,使以色列成为辱骂”表示外在和内在教会的真理的毁灭;“雅各”是指外在教会,“以色列”是指内在教会(参看4286节)。
耶利米书:
那时就有坐大卫宝座的君王和首领,他们与他们的首领,或坐车,或骑马进入这城的各门。(耶利米书17:25)
凡根据历史意义理解此处圣言的人不可能知道有比以下观念更深层、更神圣的东西隐藏在这些话里面,即:君王和首领或坐车,或骑马通过城门进入,他由此总结出所指的是这国的持续时间。但人若知道“城”、“君王”、“首领”、“大卫的宝座”、“坐车”、“骑马”在内义上分别表示什么,就会看出这段描述含有更深层、更神圣的东西;因为“城”或耶路撒冷表示主的属灵国度(2117, 3654节);“君王”表示神性真理,如前所示;“首领”表示真理的首要特征;“大卫的宝座”表示主的天堂(1888节);“坐车和骑马”表示教会的属灵理解(2760, 2761, 3217节)。
又:
有剑临到迦勒底人和巴比伦的居民并她的首领与智慧人。有剑临到说谎的人。有剑临到她的马匹、车辆。(耶利米书50:35-37)
“剑”表示与虚假争战的真理,并与真理争战并荒废它的虚假(2799, 4499节);“迦勒底人”表示那些亵渎真理的人;“巴比伦的居民”表示那些亵渎良善的人(1182, 1283, 1295, 1304, 1307, 1308, 1321, 1322, 1326, 1327e节);“首领”表示虚假,对这种人来说,这些虚假是首要的真理;“马匹”表示教会所拥有的理解,“车辆”表示教会的教义,“有剑临到马匹、车辆”表示对这些的荒废。
又:
主何竟发怒,使云遮蔽锡安城!主吞灭雅各一切的住处,并不顾惜;祂发怒拆毁犹大女子的保障,使这保障坍倒在地;祂辱没这国和其中的首领;锡安的门,都陷入地内,祂将门闩毁坏折断。君王和首领落在列族中。(耶利米哀歌2:1-2,9)
“锡安和犹大的女子”表示属天教会,在此是指这被毁的教会;“国”表示其中的教义真理(2547, 4691节);“君王”表示真理本身,“首领”表示这真理的首要特征。
又:
因饥饿爆发,我们的皮肤就黑如炉。他们在锡安玷污妇人,在犹大的城邑玷污处女,他们吊起首领的手。(耶利米哀歌5:10-12)
“首领的手被吊起”表示真理遭到亵渎,因为“吊起”代表亵渎的诅咒;由于这种代表,当这百姓随从巴力毗珥犯奸淫,并拜他们的神时,耶和华吩咐将族长对着日头悬挂(民数记25:1-4);因为随从随从巴力毗珥犯奸淫,并拜他们的神就是亵渎神圣。以西结书:
君王要悲哀,官长要披凄凉为衣,那地人民的手都发颤;我必照他们的行径待他们。(以西结书7:27)
此处“王”同样表示总体上的真理,“官长”表示它的首要特征。
又:
他们中间的君必在天黑的时候将物件搭在肩头上带出去。他们要挖通了墙,从其中带出去。他必蒙住脸,眼看不见地。(以西结书12:12)
显而易见,“君”在此并非表示一个君,而表示教会的真理;当论及这真理,经上说它“必在天黑的时候将物件搭在肩头上”时,意思是说,尽全力在虚假当中传下真理,因为“黑暗”表示虚假;“蒙住脸”表示根本看不见真理;他“眼看不见地”表示丝毫看不见教会的东西;“地”表示教会(参看662, 1066, 1068, 1262, 1413, 1607, 1733, 1850, 2117, 2118e, 2928, 3355, 4447, 4535节)。何西阿书:
以色列人也必坐多日,无君王、无首领、无祭祀、无柱像、无以弗得、无家中的神像。(何西阿书3:4)
诗篇:
王女在里面极其荣华,她的衣服是用金线绣的。她要穿锦绣的衣服,被引到王前;你的子孙要接续你的列祖,你要立他们在全地作王子。(诗篇45:13-16)
“王女”表示主的属灵国度,它凭主的神性真理而被称为祂的属灵国度,在此被描述为“她的衣服是用金线绣的”和“锦绣的衣服”;“子孙”是指源于主的神性的那国的真理,这些真理必作“王子”,也就是首要真理或真理的首要特征。以西结书(44:3; 45:7, 8, 17; 46:8, 10, 12, 16, 18; 48:21)所描述的“君王”(prince)(即他和他在新耶路撒冷和新地的地业)表示总体上源于主之神性的真理;因为那里的“新耶路撒冷”、“新殿”和“新地”表示主在天上和地上的国度;在以西结书,这国通过诸如在圣言其它部分所见到的那类代表来描述。
2488.在活生生的经历教导我之前,和其他人一样,我也以为没有灵人能知道我记忆和思维里的东西;它们只在我里面,并隐藏起来。但我可以肯定地说,与人同在的灵人知道并察觉他记忆和思维的最小元素,比他本人还要清楚得多。天使甚至知道并察觉目的本身,它们如何从良善转向邪恶,从邪恶转向良善,并且他们知道的东西远比这个人知道的多。例如,当他将自己的意图沉浸在他的快乐中,因而可以说沉浸在他的本性和性情中时,他们就会察觉。当他如此行时,就会丧失看到他的目的所在的能力,因为他不再反思它。因此,从今以后,不要让人以为他的思维是什么秘密,他不会对自己的思维做个交代,也对他的行为、照着行为里面的思维的程度和性质做个交代。因为行为的真正性质取决于思维,思维则取决于目的。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