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3614.“直等你哥哥的怒火消了”表示直到状态改变了,或转过来了;“等你哥哥向你消了怒气”表示对属世良善来说,下一个状态,或状态的随后阶段。这从“怒火”和“怒气”的含义清楚可知,“怒火”和“怒气”是指彼此排斥或对抗的状态,如下文所述。当这些状态不再排斥或对抗,而是开始联结时,就说“怒火消了”、“怒气消了”。因此,“直等你哥哥的怒火消了”表示直到状态改变了,或转过来了;“等你哥哥向你消了怒气”表示对属世良善来说,下一个状态,状态的随后阶段。“怒火”意味着一回事,“怒气”意味着另一回事,这从以下事实可以看出来:这些话在其它方面都是一样的,否则(译注:即如果没有这种区别),说“直等你哥哥的怒火消了”,然后又说“等你哥哥向你消了怒气”,就是毫无意义的重复。它们各自的含义从总体的解释,以及怒火和怒气各自所论及的事物明显可知。“怒火”论及真理,在此论及以扫所代表的良善之真理;而“怒气”论及这良善本身。
圣言多次提到“怒火”(译注:Wrath,中文圣经或译为烈怒、震怒等)和“怒气”(anger);它们在内义上不是表示怒火和怒气,而是表示排斥或对抗。原因在于,凡排斥或对抗任何情感的东西,都会产生怒火或怒气;因此,这两个词在内义上仅仅是指对抗的形式。凡排斥或对抗真理的东西都被称为“怒火”,凡排斥或对抗良善的东西都被称为“怒气”;但在反面意义上,“怒火”是指排斥或对抗虚假或对虚假的情感,也就是虚假原则或假设的东西;而“怒气”是指排斥或对抗邪恶或对邪恶的欲望,也就是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的东西。就这层反面意义而言,“怒火”是指真的怒火,“怒气”是指真的怒气;但当它们论及良善和真理时,“怒火”和“怒气”是热情的表现。这种热情从外在形式上看,就像怒火和怒气,所以在字义上也被称为怒火和怒气。
“怒火”(译注:Wrath,中文圣经或译为烈怒、震怒等)和“怒气”(anger)在内义上只是表示对抗的形式,这一点从以下圣言经文可以看出来,以赛亚书:
耶和华向所有民族发怒,向他们的全军发烈怒。(以赛亚书34:2)
“耶和华向所有民族发怒”表示对抗邪恶,“民族”表示邪恶(1259, 1260, 1849, 1868, 2588e节);“向他们的全军发烈怒”表示对抗源于这邪恶的虚假,因为在此被称为“天军”(或天象)的“众星”是指知识或认知,因而是指真理,在反面意义上是指虚假(参看1128, 1808, 2120, 2495, 2849节)。又:
谁将雅各交出当作掳物,将以色列交给抢夺者呢?岂不是耶和华、我们所得罪的那位吗?所以,祂将猛烈的怒气倾倒在以色列的身上。(以赛亚书42:24-25)
“猛烈的怒气”表示对抗源于邪恶的虚假;“雅各”表示那些陷入邪恶的人,“以色列”表示那些陷入虚假的人。
又:
我独自踹酒榨,众民中无一人与我同在;我在怒气中践踏了他们,在怒火中毁灭了他们;我在怒气中踹下众民,在怒火中使他们沉醉。(以赛亚书63:3, 6)
这论及主和祂在试探中的胜利;“在怒气中践踏和踹下”表示战胜邪恶;“在怒火中毁灭,使他们沉醉”表示战胜虚假。在圣言中,“践踏或踹下”论及邪恶,“使人沉醉”论及虚假。耶利米书:
主耶和华如此说,看哪,我的怒气、我的烈怒必倾倒在这地方,倒在人和牲畜身上,并田野的树木和地里的出产上;它必燃烧,不会熄灭。(耶利米书7:20)
经上之所以提到“怒气”和“烈怒”,是因为论述的主题是邪恶和虚假。
在先知书,经上在提到邪恶时,也会提到虚假,正如在提到良善时,也会提到真理一样;原因就在于天上的婚姻,也就是在圣言的每个细节中的良善与真理的婚姻(参看683, 793, 801, 2173, 2516, 2712节)。这也是为何“怒气”和“烈怒或怒火”都提到了;否则,它们当中只提一个就足够了。同一先知书:
我要在怒气、烈怒和大义愤中,用伸出来的手,并强壮的膀臂,亲自与你们作战;我要击打这城的居民,连人带牲畜。(耶利米书21:5-6)
此处“怒气”同样论及邪恶的惩罚,“烈怒”论及虚假的惩罚,“义愤”论及这两者的惩罚。“怒气”和“烈怒或怒火”因表示对抗,故也表示惩罚,因为彼此对抗的事物也彼此冲突、碰撞;在这种情况下,邪恶和虚假就会受到惩罚。因为邪恶包含对良善的抗拒在里面,虚假包含对真理的抗拒在里面。既有对抗,也就有冲突或碰撞;惩罚便由此产生(参看696, 967节)。
以西结书:
这样我的怒气就得以发尽,我要使我的怒火在他们身上止息,安慰我自己;当我向他们发尽我的烈怒时,就是当我在怒气、烈怒和烈怒的责备中向你施行审判时,他们就知道我耶和华所说的是出于热心。(以西结书5:13, 15)
此处“怒气”也表示邪恶的惩罚,“烈怒”表示虚假的惩罚,这是由它的对抗和随之的攻击造成的。摩西五经:
耶和华必不情愿饶恕他,因为那时耶和华的怒气和妒忌要向那人冒烟。耶和华必将他从以色列众支派中分别出来,使他受祸。遍地是硫磺,盐卤,火迹,没有播种,没有发芽,连草都不长,好像耶和华在怒气和怒火中所倾覆的所多玛、蛾摩拉、押玛、洗扁一样。所有民族必都说,耶和华为何向此地这样行呢?这大怒气的热是什么意思呢?(申命记29:20-21, 23-24)
由于“所多玛”表示邪恶,“蛾摩拉”表示源于这邪恶的虚假(2220, 2246, 2322节),摩西在此提到的民族被比作在邪恶和虚假方面的这些民族,所以“怒气”论及邪恶,“怒火”论及虚假,“怒气的热”论及这两者。这些东西照着表象被归于耶和华或主,因为当人陷入邪恶,并且邪恶惩罚他时,主在他看来就是这样(参看245, 592, 696, 1093, 1683, 1874, 2335, 2395, 2447, 3605节)。
10130.“凡触着坛的都成为圣”表凡接受主之神性的人。这从“触着”、“坛”和“成为圣”的含义清楚可知:“触着”是指一种传递、转移并被接受,如下文所述;“坛”是爱之良善方面的主的一个代表,在此是指天堂和教会里的主的一个代表(参看10129节);“成为圣”是指接受主的神性,如前所述(10128节)。“触着”之所以表示一种传递、转移并被接受,是因为一个人的内在感觉通过外在方法来表达,尤其通过触觉,由此被交流并传给另一个人;对方的意愿越与他和谐一致,这些感觉就越被接受。无论你说意愿,还是说爱,都是一回事;因为凡一个人所爱的,他同样去意愿。由此也可推知,一个人由于他所爱、因而所思考的东西而拥有的内在感觉通过触觉来表达,也通过它被交流并传给别人。对方越是喜爱表达这些感觉的这个人,或喜爱这个人所说所行的,这些感觉就越被接受。
这一点在来世尤其明显,因为在那里,所有人都出于内心,也就是出于意愿或爱行动。他们不允许以脱离意愿或爱的动作来行动,也不允许用欺诈的嘴唇来说话,也就是说,不可以脱离内心的思维来说话。在来世,内在感觉如何通过触觉被交流并传给另一个人,以及对方如何接受它们取决于他自己的爱,这是显而易见的。在那里,每个人的意愿或爱构成整个人,来自它的生命气场像呼吸或蒸气那样从他流出,包围他,可以说在他周围构成他自己,或说构成他自己的一个延伸;几乎与世上植物周围的散发物没什么两样,这种散发物从远处通过气味就能察觉出来;还有动物周围的散发物,实际上,一只狗凭敏锐的嗅觉就能测出来。一种类似的散发物从每个人身上流出,这一点从大量经历可以得知。但当一个人抛弃肉身,成为一个灵人或天使时,这种散发物或呼出物就不像在世上那样是物质的,而是一种从他的爱流出的某种属灵流出物。那时,这爱在他周围产生一种气场,这种气场使其他灵人从远处就能发觉他的性质或品质(关于这种气场,可参看9606节所提到的地方)。
由于在他们的世界,这种气场被交流并传给别人,并被对方照着他的爱而接受,所以那里会发生很多不为世人所知的奇妙之事,如:⑴人们彼此的同在总是由于他们爱的相似,他们彼此的缺席则总是由于不相似。⑵所有人都照着爱而彼此联系交往。那些处于从主获得的对主之爱的人在至内层天堂彼此联系交往;那些处于从主获得的对邻之爱的人则在中间天堂彼此联系交往;那些处于信之顺从,也就是为了真理的缘故而行真理的人则在最低层天堂彼此联系交往。但那些受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支配的人,也就是那些行事以自己和世界为目的的人则在地狱彼此联系交往。
⑶所有人都将自己的眼睛转向他们所爱的人。那些爱主的人将眼睛转向如同太阳的主;那些出于从主获得的爱而爱邻的人则将眼睛转向如同月亮的主;那些为了真理的缘故而行真理的人则以同样的方式行事。关于主如同一轮太阳和一轮月亮,可参看前面的说明(1521, 1529-1531, 3636, 3643, 4060, 4321e, 5097, 5377, 7078, 7083, 7171, 8644, 8812节)。说来奇妙,无论面对哪个方向,也就是说,无论转向哪个方位,他们总能看见主在他们面前。地狱里的人恰恰相反;因为在那里,他们越受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支配,就越背离主,使得祂在他们背后。无论他们面对哪个方向,或转向哪个方位,也都是如此。
⑷当一位天堂天使将注意力集中到其他人身上时,他的内在感觉就会照着其爱的量和质而被交流并传给他们;而这些感觉也照着他们爱的质和量而被他们接受。因此,一位天堂天使的注意力若集中在善人身上,就会带来欢喜和快乐;但若集中在恶人身上,就会造成痛苦和折磨。
不过,用手触也表示一种传递、转移并被接受,因为整个身体的行动能力都集中在手臂和手上;在圣言中,内层事物通过外层事物来表达。正因如此,“手臂或臂膀”、“手”,尤其“右手”表示能力(参看10019节提到的地方, 以及10023, 10076节的阐述);也正因如此,“手”表示凡与人同住之物,因而表示就其行动能力来说的整个人(参看10019节提到的地方)。此外,一切外在感官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都与触觉有关,是触觉的不同种类,这在学术界是众所周知的。
“触或摸”表示传递、转移并被接受,这一点从圣言中的大量经文明显看出来,从中引用以下经文:
你要用这膏油抹会幕和法柜,桌子与桌子的一切器具,灯台和灯台的器具,并香坛、燔祭坛和坛的一切器具,洗濯盆和盆座。你要使它们成圣,使它们成为至圣;凡是触着它们的,都要成圣。(出埃及记30:26-29)
利未记:
凡触着剩下的素祭,祭牲中剩下的肉,就是献给亚伦和他子孙的之物,都要成为圣。(利未记6:18, 27)
但以理书:
天使触摸但以理,使他用膝支持微起;触摸了他的唇,开了他的口;又触摸他,使他有力量。(但以理书10:10, 16, 18)
以赛亚书:
有一撒拉弗将烧着的炭触着我的口;他说,看哪,这炭触着你的嘴,你的罪孽便除掉,你的罪就赦免了。(以赛亚书6:7)
耶利米书:
耶和华伸手触着我的口,说,我将我的话放在你口中。(耶利米书1:9)
马太福音:
耶稣把手伸向麻疯病人,摸他说,我肯,你洁净了吧!他的大麻疯立刻就洁净了。(马太福音8:3)
同一福音书:
耶稣见彼得的岳母害热病。耶稣把她的手一摸,热就从她身上退了。(马太福音8:14, 15)
又:
耶稣就摸瞎子的眼睛,他们的眼睛就开了。(马太福音9:29, 30)
又:
耶稣摸了两个瞎子的眼睛,他们就立刻看见了。(马太福音20:34)
路加福音:
耶稣触摸聋子的耳朵,把他治好了。(路加福音22:51)
马可福音:
他们都将病人带到耶稣跟前,只求他们能摸禾的衣裳穗子,凡摸着的人就都好了。(马可福音6:56; 马太福音14:36)
路加福音:
一个患血漏的女人摸了耶稣的衣裳穗子,血漏立刻就止住了。耶稣说,摸我的是谁?有人摸了我,因我觉得有能力从我身上出去。(路加福音8:44-48)
马可福音:
有人把小孩子带到耶稣跟前,要耶稣摸他们。祂用手臂抱起他们,给他们按手,为他们祝福。(马可福音10:13, 16)
从这些经文明显可知,“触或摸”表示一种传递、转移并被接受。
这一点从论述不洁之物的地方同样明显看出来,不洁之物在内义上表示来自地狱的邪恶和虚假;如在摩西五经:
触着人死尸的,就必七天不洁净。凡触着死尸,就是死了的人的尸体,又不洁净自己的,就玷污了耶和华的居所;因此,这灵魂必从以色列中剪除。无论何人在田野地面摸了被剑杀的,或是一具尸首,或是人的骨头,或是坟墓,就要七天不洁净。凡摸除污秽水的,必不洁净到晚上。不洁净人所摸的一切物就不洁净;摸了这物的灵魂必不洁净到晚上。(民数记19:11, 13, 16, 21, 22)
利未记:
凡摸了不洁净的走兽,不洁净的爬物的,必不洁净到晚上。其中若有掉在什么东西上头的,这东西就不洁净。无论是木器、衣服、盛水的器皿、陶器,食物,饮料,炉子,泉源,聚水的池子或水槽,必不洁净。(利未记11:31-36; 5:2, 3; 7:21)
又:
患漏症的人不洁净;触着他的床的人……,那坐患漏症人所坐之器的……,那摸患漏症人身体或衣服的……,若患漏症人吐在洁净的人身上……,他所骑的鞍子……,陶器……,木器……,就洁净了。(利未记15章)
凡长大麻疯的也是如此(利未记22:4)。又:
若尸体有一点掉在要播种的种子上,种子仍是洁净的。若水已经浇在种子上,尸体掉在上面,这种子就不洁净。(利未记11:37, 38)
这些不洁净的东西表示来自地狱的各种邪恶和衍生的虚假,它们已经被传递、转移并接受。每种具体的不洁之物都表示某种特定的邪恶;事实上,使人不洁净的,正是邪恶,因为它们侵染他的灵魂。此外,他们心里的邪恶就是从恶灵和魔鬼当中涌出的,并照着伴随邪恶的虚假观念的说服力而侵染在场的人。这种传染性就是“触或摸”不洁之物所表示的。
摩西五经:
惟有园子中间那棵树上的果子,你们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们死。(创世记3:3)
创世记:
与雅各摔跤的天使见自己胜不过他,就将他的大腿窝摸了一把,大腿窝就扭了。(创世记32:25)
民数记:
摩西说,凡属可拉、大坍、亚比兰的物件,他们都不可摸,恐怕他们因自己的罪而消灭。(民数记16:26)
以赛亚书:
你们离开吧!离开吧!不要触摸不洁净的物,要从她中间出来。你们扛抬耶和华器皿的人哪,务要自洁。(以赛亚书52:11)
耶利米哀歌:
他们在街上如瞎子乱走,又被血玷污;他们不能玷污的东西,竟用衣服触着了。你们离开吧,他是不洁净的;人向他们喊着说,离开,不要触摸。(耶利米哀歌4:14, 15)
哈该书:
看哪,若有人用衣襟兜圣肉,这衣襟触着饼、或酒,或油,或别的食物,不算为圣。若有灵魂不洁净的人触着这些东西的任何一件,必算污秽。(哈该书2:12-14)
何西阿书:
他们起假誓、撒谎、杀害、偷盗、奸淫、抢劫,血触着血;因此,这地悲哀。(何西阿书4:2, 3)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