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163

163.他们进一步说

163.他们进一步说,他们能分辨出那些赤身露体的人有没有婚姻关系。他们展示了他们如何从这些人对婚姻的属灵概念分辨出这一点。这种概念被传给我,大意是:内层的相似性通过良善与真理,因而通过爱与信的联结形成。这种联结的流注向下流入产生婚姻之爱的身体。因为心智的一切事物都以某种属世形像呈现在身体中;当两个人内心彼此相爱,并出于这爱渴望所愿所想和对方一样,以致他们的心智内层能同在并联结起来时,这便是婚姻之爱的形像。其心智的属灵情感就这样变成身体里的属世情感,并给自己披上婚姻之爱的感觉。其心智的属灵情感是对良善与真理及其结合的情感,因为心智或思维和意愿的一切事物都与真理并良善有关。他们还说,一个男人和数个妻子之间不可能有婚姻关系,因为发生在人们心智中的良善与真理的婚姻只在两个配偶之间才有可能。

属天的奥秘 #6945

6945.“因为他们

6945.“因为他们必说,耶和华并没有被你看见”表在主的人身里面的神性。这从“说”和“耶和华显现”的含义清楚可知:“说”是指觉知,如前面频繁所述,在此是指那些属于属灵教会之人的觉知;“耶和华显现”是指在其人身里面的主之神性的显现。“被看见”表示显现,这是显而易见的;“耶和华”是指神性本身和神性人身方面的主(参看1736, 2004, 2005, 2018, 2025, 2156, 2329, 2921, 3023, 3035, 5041, 5663, 6281, 6303, 6905节)。“耶和华被看见”表示在其人身里面的主之神性的显现,这一点也可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祂的神性若不通过神性人身,无法向任何人显现,甚至无法向任何天使显现;神性人身若不通过从祂发出的神性真理,也无法显现。此处内义上所论述的主题是对那些属于属灵教会之人的解救。主降世就是解救这些人(参看2661, 2716, 3969, 6854, 6914节);这些人尤其通过主的神性人身得救(2716, 2833, 2834节)。
  至于这句话,即:属于该教会的人不会有信,也不会接受“摩西”所代表的神之律法所说的话,也就是圣言所说的话,除非他们看见神迹,情况是这样:这些人因属于属灵教会,故不像属天人那样出于良善而拥有对真理的觉知;相反,他们承认他们为自己所证实的其教会的一切宗教教义为真理;这意味着相对于那些属天之人,他们处于模糊之中(2718, 2831, 2849, 2935, 2937, 3833, 6427, 6500, 6865节)。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变得显而易见:他们根本不明白主的人身如何能变成神性,或在这人身里面的神之爱能成就此事。因为他们的思维专注于人性,如同他们在一般人身上认识人性一样;当思想主时,他们也不会从这种思维中退出;所以他们的心智陷入一种缠结当中。这一点从这一事实也变得显而易见:他们也不明白人死后如何能活着,同时还有感觉,如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并且在那里能以一个人形存在。当一个人抛弃他的肉体及其感官、肢体时,他就是这样;这一观念在他们看来与真理相去甚远,甚至完全不搭边。他们就这样沉浸在感官所接受的印象,以及这些感官印象所产生的记忆知识和幻觉中。因此,他们若不信肉体会再次与灵魂结合,就根本不信任何复活。
  由此足以清楚可知,他们在天堂事物上陷入何等的模糊。这解释了为何他们根本无法拥有植入他们的任何信仰,除非主用大力把他们从虚假当中拦回。由于这样一种力量在主降临之前并不存在,只存在于主降临后将祂自己里面的人身变成神性之时,所以他们在主复活(6914节)之前,无法从他们正被虚假侵扰所在的低地被解救出来,并被提入天堂。正因如此,才说他们不会相信,因而也不接受神的律法,即神的真理所说的话,除非他们看见证据证明这是事实,也就是说,除非他们看见下文所描述的神迹。
  

属天的奥秘 #1273

第十一章 大人中的

第十一章
大人中的位置;以及来世的地方和距离
1273.刚从世界到来的灵魂在即将离开属灵天使的陪伴去到灵人当中,最终进入他们活在肉身时所在的社群时,会被天使带到许多宅邸或住所,也就是社群,这些社群既独立又与其它社群相联。新来者在有些地方会被接纳,但在其它情况下则被带到其它社群。这一过程会持续一段时间,直到他们抵达他们活在肉身时所在的社群,并留在那里,这标志着他们生活的新开始。有人若是冒名顶替者、伪君子或骗子,就是能进行欺骗,看似具有天使性情的人,有时会被善灵接纳。但过不了多久,这种联系就会打破;然后他四处游荡,没有天使陪伴,虽乞求接纳,却遭到拒绝,有时还受到惩罚,直到最终沦落到地狱里的人当中。那些经历荒废后被带到天使当中的人也会从一个社群转到另一个社群。当从一个社群转到另一个社群时,他们会被礼貌而友善地打发离开。这一过程不断反复,直到他们最终来到与其仁爱、虔诚、诚实或真诚礼貌的性情相一致的天使社群。我也以同样的方式被带领经过这类“宅邸”,住在那里的人与我交谈,以便我能了解在这个问题上是怎么回事。当时,我得以反思地方的变化,发现它们无非是状态的变化,而我的身体仍留在原地。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