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66.此外,我还看到他们在这个星球上的居所。这些居所是长长的矮房子,照着所划分房间的数量而在两侧各有窗户。屋顶呈拱形,尽头两边各有一扇门。他们说,这些房屋是用泥土建的,屋顶铺有草皮。窗户是用草线制成的,这些草钱被编织起来,以便光能照进来。我还看到一些孩子。他们说,他们的邻居来拜访他们,尤其为了自己的孩子,以便这些孩子能与其他孩子在其父母的视线和看顾之下做伴。田地也出现了,它们因庄稼快要成熟了而正在发白。我还被指示这种庄稼的种子或谷粒,它们类似中国的小麦。我们又看到由这种谷粒做成的面包,尺寸很小,呈四方形。那里也有长满青草的平原,里面有鲜花,以及果实像石榴的树木;灌木也有,但不是葡萄树,所结的浆果可以酿酒。
10640.“你要谨慎,恐怕你与你所去那地的居民立约”表不可依附于含有邪恶在里面的任何宗教。这从“立约”、“那地的居民”和“你所去的”的含义清楚可知:“立约”是指结合(参看10632节提到的地方),因而 也指依附;“那地的居民”是指一种含有邪恶在里面的宗教,因为“居民”表示良善(2268, 2451, 2712节),在反面意义上表示邪恶,而“地”表示教会和凡构成教会之物(参看9325节提到的地方),因而也表示某种宗教;“你所去的”是指凡有某种含有邪恶在里面的宗教所在的地方,因为占据以色列民族即将所去的迦南地的各个民族表示邪恶和由它们所产生的虚假(参看刚才10638节)。由此明显可知,“恐怕你与你所去那地的居民立约”表示不可依附于含有邪恶在里面的任何宗教。
由于这是当一个教会成员在阅读圣言时,用来光照他的主要事务之一,并且这也是接下来要论述的主题,所以有必要说一说此处是何情形。想要被主光照的人必须特别小心,不可将任何一种支持邪恶的教义当作自己的来接受。当一个人在自己的心智中确认或证实它时,他就将其变成了自己的,因为他由此将它变成自己信仰的一部分,如果他照之生活,更是如此。当这种情况发生时,邪恶仍旧铭刻于他的灵魂和内心;这种情况发生之后,他就不可能通过圣言从主那里获得任何光照。因为他的整个心智都充满了对他已经变成自己的基本观念的信和爱,凡违背这种观念的,他要么看不见,要么弃绝,要么歪曲。
例如:如果一个人以为自己唯独靠信得救,无论他过的是哪种生活,并在自己的心智中确认或证实这种观念,将其与他的其它一切教义结合在一起,以致他根本不思想生活,只思想信,那么以后无论他读多少遍圣言,都不会在其中看到与过一种良善的生活有关的任何东西。最终,他不知道何为良善,何为仁爱,何为爱;如果经上提到它们,他也会说,它们完全在于唯信。然而唯信,或没有它们的信,就像一个空虚的器皿,或像没有灵魂的东西。这样一个人的属灵生命可比作没有来自心脏的血液流入的肺呼吸;这根本不是生命,只不过像一幅画像或一个机器人的生命。说这些事,是为了叫人们知道对一个阅读圣言的人来说,情况是什么样,即:他若依附于任何一种支持邪恶的宗教,根本不可能从圣言获得任何光照。
7680.“整整一昼一夜”表侵扰者的一切觉知,无论模糊的还是不模糊的,也就是说,有了毁灭。这从“昼”和“夜”的含义清楚可知:“昼”是指不模糊的觉知的状态;“夜”是指模糊觉知的状态。因为白天的时间段,即早晨、中午、晚上和夜间,对应于属聪明和智慧的启示状态(参看5672, 6110节),因而对应于觉知的状态,总体上的昼夜也是如此。“昼夜”在此之所以被称为觉知的状态,而非启示的状态,是因为侵扰的恶人没有启示,尽管他们仍有觉知。只要他们仍留有从自己所生活的教会那里获得的真理和良善的任何知识,他们就拥有觉知。因为他们通过真理和良善与那些住在天堂里的人交流。不过,一旦他们被剥夺这些知识,如他们经历荒凉时的情形,他们就不再拥有任何觉知。诚然,地狱里的人能证明他们的邪恶是正当的,也能证明他们的虚假是正确的;但这不是觉知。觉知就是看到真理就是真理,良善就是良善;以及邪恶就是邪恶,虚假就是虚假。而视真理为虚假,视良善为邪恶并非觉知;反之,视邪恶为良善,视虚假为真理也并非觉知。凡如此行的人都没有觉知,只有幻想;这幻想产生一种觉知的表象,这些人由此知道如何通过诸如显明给感官并支持恶欲的那类观念来使得虚假和邪恶合理化。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