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66.此外,我还看到他们在这个星球上的居所。这些居所是长长的矮房子,照着所划分房间的数量而在两侧各有窗户。屋顶呈拱形,尽头两边各有一扇门。他们说,这些房屋是用泥土建的,屋顶铺有草皮。窗户是用草线制成的,这些草钱被编织起来,以便光能照进来。我还看到一些孩子。他们说,他们的邻居来拜访他们,尤其为了自己的孩子,以便这些孩子能与其他孩子在其父母的视线和看顾之下做伴。田地也出现了,它们因庄稼快要成熟了而正在发白。我还被指示这种庄稼的种子或谷粒,它们类似中国的小麦。我们又看到由这种谷粒做成的面包,尺寸很小,呈四方形。那里也有长满青草的平原,里面有鲜花,以及果实像石榴的树木;灌木也有,但不是葡萄树,所结的浆果可以酿酒。
1422.“祝福你的,我必赐福与他们”表示一切幸福属于那些从心里承认主的人。这从“祝福或赐福”的含义清楚可知,“祝福或赐福”包含从主接受的每一个事物,既包括良善,也包括真理,因而包括一切属天、属灵、属世、世俗或肉体的良善和真理。由于就普遍意义而言,“祝福或赐福”包含这一切,所以“祝福或赐福”在各个地方的含义从它所在的语境可以看出来,因为它适合那时它所论及的事物。由此清楚可知,“祝福你的,我必赐福与他们”表示一切幸福属于那些从心里承认主的人,因为如前所述(1401-1402节),此处在内义上论述的主题是主。
“称颂(Bless)耶和华(或主)”是古人当中一种常见的说话形式,这一点从圣言清楚看出来。如诗篇:
从以色列源头而来的,当在各会中称颂主神。(诗篇68:26)
又:
要向耶和华歌唱,称颂祂的名,天天传扬祂的救恩。(诗篇96:2)
但以理书:
这奥秘就在夜间异象中显明,但以理便称颂天上的神。他说,神的名永永远远当受称颂,因为智慧能力都属于祂。(但以理书2:19-20)
论到撒迦利亚和西面,我们也读到,他们都称颂神(路加福音1:64; 2:28)。在这些经文中,很明显,“称颂主”(bless the Lord)就是向祂歌唱,传扬祂的救恩,传讲祂的智慧和能力,因而从心里称谢和承认主。凡这样做的人必被主赐福,也就是被赐予那些属于赐福或祝福的事物,即属天、属灵、属世、世俗和肉体的良善。当这些事物按这个顺序相继到来时,它们就是良善并产生幸福。
由于“称颂耶和华(或主)”和“被耶和华(或主)赐福”是一种常见的说话形式,所以人们也常说“耶和华是应当称颂的”(Blessed be Jehovah)。如诗篇:
耶和华是应当称颂的,因为祂听了我恳求的声音。(诗篇28:6)
又:
耶和华是应当称颂的!因为祂向我施展奇妙的怜悯。(诗篇31:21)
又:
神是应当称颂的!祂并没有推却我的祷告,也没有叫祂的怜悯离开我。(诗篇66:20)
又:
独行奇事的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是应当称颂的。祂荣耀的名也当称颂,直到永远。愿祂的荣耀充满全地。(诗篇72:18-19)
又:
耶和华啊,你是应当称颂的!求你将你的律例教训我。(诗篇119:12)
又:
耶和华我的磐石是应当称颂的,祂教导我的手。(诗篇144:1)
路加福音:
撒迦利亚被圣灵充满了,就预言说,以色列的神是应当称颂的,因祂眷顾祂的百姓,为他们施行救赎。(路加福音1:67-68)
2715.这里有两个奥秘:第一,与属天人的良善相比,属灵人的良善是模糊的;第二,这种模糊被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光照。关于第一个奥秘,即:与属天人的良善相比,属灵人的良善是模糊的,这个奥秘从前面(2708节)关于对比属天人和属灵人的状态的论述明显看出来。这两种状态的对比使得这种模糊变得显而易见。对属天人来说,良善本身被植入其心智的意愿部分,光从那里进入理解力部分。但对属灵人来说,整个意愿部分都被毁灭了,以致他们根本没有来自意愿的良善;因此,主才将良善植入他们心智的理解力部分(参看863, 875, 895, 927, 928, 1023, 1043, 1044, 2124, 2256节)。拥有生命的,主要是人心智的意愿部分,理解力部分则从意愿获得生命。因此,既然对属灵人来说,意愿部分已经被如此毁灭,以至于无非是邪恶,而邪恶持续不断地从意愿部分流入理解力部分,也就是流入思维,那么很明显,与属天人的良善相比,那里的良善是模糊的。
这就是为何属灵人不像属天人那样爱主,因而没有作为一切敬拜中的基本要素和良善从主流入的渠道的那种谦卑,因为一颗傲慢的心永远不能从主获得良善,唯有一颗谦卑的心才能。属灵人也不像属天人那样爱他们的邻舍,因为对自己和世界的爱不断从他们心智的意愿部分流入,模糊了那爱的良善。凡对此进行反思的人都能从以下事实清楚看到这一点:他在帮助别人时,为的是世俗的目的;因此,他可能不是有意识地这么做,却仍在思想回报,要么从他所帮助的人那里得到回报,要么在来世从主那里得到回报;他的良善就这样被邀功的思想,或欠他东西的感觉玷污了。还有一个事实能证明这一点,即:每当行了什么善事时,他若能叫人知道,从而把自己置于他人之上,就处于其生命的快乐了。但属天人爱邻胜己,从不思想回报,也不以任何方式将自己置于他人之上。
此外,与属灵人同住的良善因说服性的信仰而变得模糊;这些说服性的信仰是各种假设或原则的产物,而各种假设或原则同样来源于对自己和世界的爱。至于他们在信的问题上的说服性信仰是何性质,可参看前文(2682, 2689e节)。这也是来自其心智意愿部分的邪恶的流注的产物。
与属天人的良善相比,属灵人的良善是模糊的,这一点也可从以下事实清楚看出来:他不像属天人那样从任何感知来认识真理,而是从父母和老师的教导,以及他生来所进入的教义来认识真理。当他添加了他自己和自己想法的某种东西时,感官及其错觉并理性及其表象,或说感官印象和逻辑能力通常占上风,使他几乎不能像属天人那样承认任何纯粹的真理。尽管如此,主仍将良善植入那些看似真理的事物,即便这些真理是纯粹的错觉或真理的表象。不过,这良善会因这类真理而变得模糊,因为良善从与它结合的真理中获得自己的具体性质。这就像阳光照到物体上。接受光的物体的性质使这光在那里看上去有某种颜色。如果接受形式的性质和接受的方式是适宜和相对应的,那么颜色就是美丽的;但如果接受形式的性质和接受的方式是不适宜,因而是不相对应的,那么颜色就是丑陋的。良善本身以同样的方式从与它结合的真理中获得一种具体性质。
这个奥秘还可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属灵人不知道邪恶是什么。他几乎不相信除了违反十诫的行为外还有其它邪恶存在,也没有意识到情感和思维的无数邪恶,又不反思它们,或称其为邪恶。凡恶欲和放纵带给他的快乐,他都视之为良善,而不是别的。他实际上追求并赞成爱自己的快乐,还为之辩解;殊不知,这些快乐影响、塑造他的灵,他在来世会完全变成这个样子。
这一切反过来表明,属灵人不知道良善是信的本质,甚至不知道什么叫本质上的爱和仁,即便整部圣言几乎只论述对主之爱和对邻之爱的良善。至于被他视为本质的信,除非他通过大量生活经历确认了它,否则他所知道的,就是讨论它是不是真的。属天人从来不讨论这一点,因为他知道并感觉它是真的。这就是为何主在马太福音中说:
你们的话,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邪恶。(马太福音5:37)
因为属天人拥有真理本身,而属灵人却争论它的正确性,或说属天人就处于属灵人所争论的真理本身。属天人因拥有真理本身,所以能从这真理看见属于它的无数事物,因而从光可以说看见整个天堂。但属灵人却争论真理的正确性,所以只要这样争论,他们就无法抵达属天人之光的最远边界,更不用说凭他们的光看见任何东西了。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