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492.在来世,有时这两种记忆的性质会以只有在那里才能看见的形式从视觉上呈现出来。在来世,许多事物以对世人来说只落入思维或观念的可见形像呈现出来。外部记忆以这种方式呈现为老茧,而内部记忆则呈现为诸如在人类大脑中的那种髓质。从这种情况就能知道这两种记忆是何性质。对那些活在肉身时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记忆上,因此没有培育自己的理性之人来说,这个老茧看上去很硬,里面有很深的裂纹。对那些以虚假充满记忆的人来说,它似乎覆盖着毛发,因为它包含一堆杂乱无章的观念。对那些为了爱自己、爱世界而培养记忆的人来说,它看上去粘连而硬化。
对那些想利用事实知识或科学的东西,尤其利用哲学窥探神性奥秘,并且拒不相信任何东西,直到被这种知识说服的人来说,这老茧看上去非常黑暗。这种黑暗具有这种性质,它吸收光线,并把它们转变为黑暗。对那些欺骗和假冒为善的人来说,它看似由骨头和反射光线的乌木制成。但对那些处于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的人来说,这种老茧不会出现,因为他们的内部记忆会把光线传到外部记忆。光线在里面把外部记忆的对象或观念当作自己的根基或土壤而安歇于其中,并在那里找到容纳它们的最舒适的器皿。因为外部记忆是秩序的最后极限或末尾,当它的内容是良善和真理时,属灵和属天事物就轻柔地安歇于其中,并在那里定居。
4447.“哈抹和他们谈话,说”表古人当中的教会之良善。这从“哈抹”的代表清楚可知,“哈抹”是指从古人那里所得来的东西(参看4431节),也就是从他们那里所得来的教义良善。因为教会的良善是父亲,源于这良善的真理(在此由“示剑”来表示)是儿子;这也是为何在圣言中,“父亲”表示良善,“儿子”表示真理。在此之所以说“古人当中的教会之良善”,而不说“古教会的良善”,是因为“古人当中的教会”是指源于存在于大洪水之前的上古教会的教会,“古教会”是指存在于大洪水之后的教会。在此之前,我们曾数次阐述过这两个教会,并说明大洪水前的上古教会是属天的,而大洪水后的古教会是属灵的,还频繁论述过这二者之间的区别。
属天的上古教会的余留仍存在于迦南地,尤其存在于那些被称为赫人和希未人的人中间。这些余留之所以在其它地方不存在,是因为被称“人”或“亚当”(478,479节)的上古教会就在迦南地,因此“伊甸园”也在那地;“伊甸园”表示该教会之人的聪明(100,1588节),园中的树则表示他们的觉知(103, 2163, 2722, 2972节)。这个园子或乐园因表示聪明和智慧,故表示教会本身;并且因表示教会,故也表示天堂;因表示天堂,故在至高意义上还表示主。因此,“迦南地”本身在至高意义上也表示主;在相对意义上表示天堂,以及教会;在个体意义上表示教会成员(1413, 1437, 1607, 3038, 3481, 3705节)。因此,“陆地”或“地”这个词在圣言中单独被提及时,也具有同样的含义(566, 662, 1066, 1067, 1413, 1607, 3355节);而“新天和新地”就表示一个新教会,无论内在还是外在(1733, 1850, 2117, 2118e, 3355e节)。上古教会就在迦南地(参看567节),正因如此,那里的地方成了代表。这解释了为何亚伯兰被吩咐去往那里,以及为何那地被赐给他的后代,也就是雅各的儿子们,即为了这些地方的代表能够永久保存下来,这些地方在写圣言时都会用得到(参看3686节)。这就是为何那地的每个地方,包括山川河流,以及四围的所有边界都成了代表(1585, 1866, 4240节)。
这一切表明此处“古人当中的教会”是什么意思,即是指上古教会的余留。因为这些余留存在于赫人和希未人中间,故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连同他们的妻子,都在赫人中间、在他们的地上得了一块坟地(创世记23:1-20;49:29-32;50:13);约瑟也在希未人中间(约书亚记24:32)。示剑的父亲哈抹代表该教会的余留,因此他表示古人当中的教会之良善,因而表示来自神性支系的内层真理的起源(4399节)。至于大洪水前的上古教会和大洪水后的古教会之间有何区别,可参看前文(597, 607, 608, 640, 641, 765, 784, 895, 920, 1114-1128, 1238, 1327, 2896, 2897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