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167

167.他们的太阳在

167.他们的太阳在我们看来是一颗星星,但在那里显为火焰色,有我们太阳的四分之一大。按我们地球上的天数来算的话,他们一年约有200天,一天15小时。这个星球本身是星空中最小的星球之一,方圆不到500德国里。这些观察是天使们通过对比在我或我的记忆里所看到的有关我们地球的事实作出的。他们以天使的观念得出这些结论,天使的观念使他们能立刻根据别处的空间和时间精确测量出空间和时间。天使的观念因是属灵的,故远远超越世人的属世观念。

注:1德国里相当于6.64英里。

属天的奥秘 #4288

4288.目前所解释

4288.目前所解释的这几节也涉及犹太和以色列民族,这个民族以“雅各”来命名,如前所述所示(4279节)。就被称为内在历史意义的意义而言,“天黎明了,容我去吧”这句话表示在雅各的后代进入迦南地的代表之前,纯正的代表角色将离开他们。前面已经说明这个民族的性质,即他们当中没有内在敬拜,只有外在敬拜;也就是说,他们已经脱离了天上的婚姻,因而除了教会的代表外,教会无法在他们当中建立(4281节)。
不过,要知道何为代表教会,何为教会代表。当外在敬拜中有内在敬拜时,代表教会就存在;当没有内在敬拜,但仍有外在敬拜时,教会的代表就存在。这二者有几乎一样的外在仪式,也就是说,一样的典章、一样的律法、一样的诫命。但在代表教会,外在与内在相对应,以至于它们合而为一;而在教会的代表,这种对应是不存在的,因为外在要么缺乏内在,要么与内在相悖。在代表教会中,属天和属灵之爱是至高无上的;但在教会的代表中,身体和世俗之爱是至高无上的。属天和属灵之爱是内在本身;但当属天或属灵之爱不存在,只有身体和世俗之爱时,外在缺乏内在。大洪水后的古教会就是一个代表教会;不过,建立在雅各后代当中的,只是一个教会的代表。
为了使二者之间的区别变得清楚明了,现举例予以说明。在代表教会,神性敬拜在山上进行,因为山表示属天之爱,在至高意义上表示主(795, 1430, 2722, 4210节);他们在山上举行敬拜时,便处于自己的神圣状态,因为那时他们居于属天之爱。在代表教会,神性敬拜也在树林中进行,因为树林表示属灵之爱,在至高意义上表示在这爱方面的主(2722节);他们在树林中举行敬拜时,便处于自己的神圣状态,因为那时他们处于属灵之爱。在代表教会,他们在举行神性敬拜时,便面向升起的太阳,因为“升起的太阳”也表示属天之爱(101, 1529, 1530, 2441, 2495, 3636, 3643节)。他们仰望月亮时,同样充满神圣的敬意,因为“月亮”表示属灵之爱(1529-1531, 2495, 4060节)。当他们仰望星空时,情形也一样,因为星空表示天使天堂或主的国度。在代表教会,他们有帐棚或会幕,并在里面举行神性敬拜,这是神圣的敬拜;因为“帐棚”或“会幕”表示爱与敬拜的神圣(414, 1102, 2145, 2152, 3312节)。此外还可举出其它无数例子。
在教会代表,神性敬拜一开始的确在山上举行,也在树林中举行;他们也会面向升起的太阳,仰望月亮和星辰,同样在帐棚或会幕里面举行敬拜。但由于他们处于没有内在的外在敬拜,也就是处于身体和世俗之爱,而非处于属天和属灵之爱,因而敬拜大山和树林本身,日月星辰,以及他们的帐棚或会幕,就这样使得在古教会很神圣的仪式沦为偶像崇拜,所以他们被限制在对他们所有人来说都一样的地方和习俗,也就是说,被限制在耶路撒冷所在的山上,最后在锡安所在之地,从那圣殿观望升起的太阳,还被限制在所有人共有的一个帐棚,被称为会幕,最终被限制在圣殿的约柜。这是为了当他们处于神圣的外在时,教会的代表能够存在。否则,他们必亵渎神圣事物。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代表教会和教会代表之间有何区别。一般来说,代表教会的成员就其内层而言,与三层天堂相通,而这些外在事物充当其内层止于其上的基础。但那些属于教会代表的人就其内层而言,没有与天堂相通;然而,他们仍被保守在外在事物,因为外在事物能充当内层的基础。主的天意以奇迹般的方式成就这一切,旨在天堂与人类之间能通过教会的某种表象而建立某种联系。因为如果天堂与人类不通过教会的某种事物建立联系,人类必要灭亡。至于通过缺乏与内在事物相对应的外在事物建立起来的联系是何性质,这是不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蒙主的神性怜悯,我们将在后面予以说明。

属天的奥秘 #200

200.此处之所以说

200.此处之所以说在园子中间的是“知识树”,而前面(创世记2:9)却说在园子中间的是生命树,而不是知识树,是因为园子的“中间”表示至内在之物。属天人,或上古教会的至内在之物是“生命树”,也就是爱和源于爱的信。但园子的中间,或这下一代,也就是可称为属天-属灵之人的至内在之物是信。充分描述那些生活在上古时代之人的品质是不可能的,因为现在的人对此一无所知。他们的性情完全不同于今天在任何人身上所发现的。关于这种性情,为了传达某种可以理解的观念,可以考虑这一点:他们从良善认识真理,或从爱认识信的事物。但当那一代故去时,另一代便取而代之,他们的性情就完全不同了。也就是说,这新一代不是从良善认识真理,或从爱认识信的事物,而是通过真理获取良善的知识,或从构成信的知识或认知的事物中获取爱之事物的知识;他们当中大多数人除了知识以外,几乎什么也没有。这就是大洪水之后所发生的变化,以防止世界毁灭。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