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十三、星空中的第五个星球及其灵人和居民
168.我又被带到一个星球,这个星球同样在我们太阳系之外的宇宙。这次旅行经历了持续将近12小时不间断的状态变化。陪同我的是许多来自我们地球的灵人和天使,我一路上便与他们交谈。我时而斜向上走,时而斜向下走,但始终朝右;在来世,右朝向南方。我只在两个地方看见灵人,在一个地方与他们交谈过。我在路上或旅程中能领略到主的天堂何等浩瀚,这天堂是为了天使和灵人。无人居住的地区也使我断定,它如此浩瀚,以致即便有成千上万个星球,每个星球上都有和我们地球上一样多的人,仍然有足够的空间让他们住到永远,并且这空间永远填不满。我通过将它与围绕我们地球并专为它设计的天堂的面积进行对比得出这个结论;相比之下,这个天堂的面积如此之小,以致它还不到无人居住的空间的一亿分之一。
8497.“所剩下的要给自己留着,存放到早晨”表那时仿佛来自他们自己之物的一切良善和真理的享受。这从“所剩下的要存放到早晨”和“给自己留着”的含义清楚可知。“所剩下的要存放到早晨”是指作为安息日的享受;它之所以表示良善和真理的享受,是因为他们要把剩下的所烤所煮之物存放起来,到安息日吃;因为“烤”表示良善的准备,“煮”表示真理的准备,如刚才所示(8496节);“吃”表示享受并变成人自己的(3168, 3513e, 3596, 3832, 4745, 7849节)。“给自己留着”是指它(即享受)仿佛来自他们自己的东西。这些话之所以表示这些事,是因为从主流入的良善和真理被结合在一起,可以说变成此人自己的。天堂,也就是天堂里的人与主的结合就是这样。之所以说“仿佛来自他们自己的东西”,是因为信与仁之良善不可能被赋予世人或天使,以至于成为他们自己的,因为世人和天使只是接受者,或适合从主接受生命,因而接受来自祂的良善和真理的形式。生命本身并非来自其它源头;生命因来自主,故无法被归给到似乎是人自己的地步。然而,那些住在主里面的人明显发觉生命是流入的,因此发觉良善和真理也是流入的,因为这些包含在这生命中。生命之所以似乎是人自己的,是因为主出于神性之爱愿意将祂自己的一切都赐予并联结于人,只要这一切能实现,祂就把它进行联结。被主所赐予的这人自己的东西就被称为天堂的自我(参看731, 1937, 1947, 2882, 2883, 2891, 3812e, 5660节)。
10646.“因为耶和华名为忌妒者,祂是忌妒的神”表若拜别人,神性良善和神性真理就会离开。这从“忌妒者”和“耶和华的名”的含义清楚可知:“忌妒者”是指一个只允许自己,不允许其他任何人被爱和敬拜的人;“耶和华的名”是指藉以敬拜主的一切事物(参看2724, 3006, 6674, 9310节)。由于这是从主的神性人身发出的神性真理,所以主的神性人身就是“耶和华的名”在至高意义上所表示的(2628, 6887, 8274节)。神性真理是在天上的主自己,因为从祂发出之物就是祂自己。从神性只能发出神性之物,不可能发出其它任何东西;神性之物为一。由此明显可知,“耶和华名为忌妒者”表示主只允许祂自己,不允许其他任何人受到敬拜,因为唯独主是通向救恩的一切真理和一切良善的源头。主被称为“忌妒者”,是因为一旦别人受到敬拜,一切真理和良善都会离开。事实上,一个人通过来自主的良善和真理与祂联结;因此,一旦别人受到敬拜,这种联结就会中断,虚假就会取代真理,邪恶则取代良善。
祂之所以两次被称为“忌妒者”,即耶和华是忌妒者,是忌妒的神,是因为“耶和华”表示神性良善,“神”表示神性真理。在圣言中,凡论述神性良善的地方,主都被称为“耶和华”;而凡论述神性真理的地方,祂都被称为“神”(参看2586, 2769, 2921, 6303, 6905, 10158, 10617节)。由于当另一个人而不是主受到敬拜时,神性良善和神性真理都会离开一个人,所以祂两次被称为“忌妒者”。
经上说唯独主要受到敬拜。人若不知道对主的真正敬拜的性质,可能会以为主喜欢受到敬拜,渴望从人那里得到荣耀,就像一个为了得到别人的尊重而满足别人要求的人。如此思想的人对爱是什么样根本没有任何概念,更不知道神的爱是什么样。神的爱在于为了人和他的拯救,而不是为了祂自己而想要敬拜和荣耀。因为敬拜主并将荣耀归给主的人处于谦卑的状态;人自己的东西会离开处于谦卑状态的人;并且这种东西越离开,神性就越被接受;人自己的东西或自我因是邪恶和虚假,故是唯一阻碍神性的东西。这就是主的荣耀;对祂的敬拜是为了这个目的而存在的。为了自我的荣耀则是由于自我之爱而存在的;但天堂之爱不同于自我之爱,正如天堂不同于地狱,神的爱更是无限不同于自我之爱。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