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69.当来自该星球的天使灵映入眼帘时,他们和我们搭讪,问我们是谁,想要什么。我们说,我们是被带到他们这里的旅行者,我们没什么好怕的。因为他们担心我们和那些干扰他们对神、信和类似事物观念的人是一伙的。为了尽可能地躲避这些人,他们已经朝他们星球的那个方向撤退,寻找能逃避他们的某个地方。我们问这些来访者利用什么观念来干扰他们,他们回答说,是对三个(位格)和神里面没有人性的神性的观念;然而,他们一直就知道并发觉,神是一,是一个人。于是,我们意识到,那些干扰他们、令他们唯恐避之不及的人来自我们地球,这一点也可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在来世,因喜欢并热衷于旅行而四处游逛的,正是来自我们地球的人,他们在世时就有这种爱好。因为在其它星球,人们都没有这样旅行的习惯。后来,我们得知,他们是修道士,曾出于让外邦人皈依的热情而在我们地球旅行。于是,我们告诉他们说,他们避开这些来访者是对的,因为他们的动机不是教导人,而是获得利益和统治权。我们说,一开始,他们研究各种艺术,以迷惑人们的心智,但后来却使他们沦为奴隶,听从他们的命令。此外,我们说,他们不让这种人搅乱他们对神的概念也是对的。
他们继续说,他们的来访者还混淆他们,声称他们要有信仰,要相信他们所说的话。对此,他们却回答说,他们不知道什么是信仰,也不知道相信是什么意思,因为他们能在自己里面觉察到事情是不是真的。他们来自主的属天国度,那里的所有人出于内在觉知都知道我们称之为信之真理的真理。他们被主启示;在这一点上不同于那些在属灵国度的人。该星球的天使灵来自属天国度,我蒙恩从火焰般的光芒看出这一点,他们的观念就从这光流出。因为,在属天国度,光就像火焰;但在属灵国度,光则是亮白。来自属天国度的人在谈论真理时,只说“是,就是”,或“不,不是”;他们从不推理一件事是否如此。他们正是主所说的那些人:
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从恶出来的。(马太福音5:37)
正因如此,那些灵人说,他们不知道有信仰或相信是什么意思。他们认为这就像是有人对亲眼看见房子或树木的同伴说,他要信仰或相信它们是房子或树木;而事实上,他能清楚看到它们就是房子或树木。这就是那些来自主的属天国度之人,和这些天使灵的性质。
我们告诉他们说,我们地球上很少有人具有内在觉知,因为他们年轻的时候虽学习真理,却没有付诸实践。人有两种官能,一种被称为理解力,一种被称为意愿。那些只允许真理进入他们的记忆,由此在某种很小程度上进入理解力,却没有进入生活,也就是进入意愿,以致不能拥有来自主的任何启示或内在视觉之人会说,必须相信这些真理,或人必须拥有信仰。他们还推理真理,求问它们是不是真的。事实上,他们不愿让这些真理被任何内在视觉,或理解力中的任何启示所觉察。他们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对他们来说,真理缺乏天堂之光;那些脱离天堂之光观看的人就会视虚假为真理,视真理为虚假。因此,地球上的许多人具有很大盲目性,一个人即便没有将真理付诸实践,或照它们生活,仍声称,他能凭唯信得救;仿佛一个人的人性不是出自并取决于他的生活方式,而是取决于知道并相信这类事,而无需照它们生活。
后来,我们与他们谈论主,对祂和邻人的爱,以及重生。我们说,爱主意味着爱祂所赋予的诫命,就是出于爱照这些诫命生活。对邻人的爱就是向同胞、自己的祖国、教会和主的国度意愿、因而行善,但不是为了让自己显眼,或赚取功德,而是出于对良善的情感。关于重生,我们说,那些被主重生,并将真理立即应用于生活的人便进入关于它们的内在觉知。而那些首先在记忆领受真理,然后意愿并行出它们的人是拥有信仰的人;因为他们出于信仰行事,此时,这信仰便被称为良知。这些灵人说,他们发觉这些事的确如此,因此能明白什么是信仰。我通过属灵观念与他们交谈,属灵观念使这类事能在光中被呈现出来并得到理解。天堂分为两个国度,其中一个被称为属天国度,另一个被称为属灵国度(AC 3887, 4138)。属天国度的天使比属灵国度的天使拥有无数更多知识和无尽的更多智慧(AC 2718)。因此,属天天使不像属灵天使那样出于信,而是出于事情就是如此的一种内在觉知进行思考和谈论(AC 202, 597, 607, 784, 1121, 1387, 1398, 1442, 1919, 7680, 7877, 8780)。对于信之真理,属天天使只说:“是,就是”,或“不,不是”;而属灵天使则争论事情是否如此(AC 202, 337, 2715, 3246, 4448, 9166 [原文9196])。爱主就是照祂的诫命生活(AC 10143, 10153, 10310, 10578, 10645 [原文10648])。爱邻就是在一切工作和职业中出于对良善、公义和公平的情感行出良善、公义和公平(AC 8120-8122, 10310, 10336)。对邻之爱的生活就是遵行主诫命的生活(AC 3249)。
3857.“拉结却不生育”表内层真理不被接纳。这从“拉结”的代表和“不生育”的含义清楚可知:“拉结”是指对内层真理的情感,如前所述;“不生育”是指不产生教义,因而不产生教会。这句话与论及利来的话相反,即“耶和华就开她的子宫”,意思是:她所代表的情感产生教会的教义。内层真理不被接纳的原因在于,内层真理超出人的信仰范围,也就是说,它们并不落入他的观念,也不符合外在表象,也就是感官幻觉,而每个人都让自己被这些表象或幻觉所引领。他并不相信内层真理,除非它们以某种方式与这些表象或幻觉一致。
例如,这是一个内层真理:来世并没有时间和空间,取而代之的是状态。而人活在世上时就在时间和空间内,并通过它们形成自己的一切观念,以至于如果没有时间和空间,他根本就无法思考(参看3404节)。所以,除非来世的状态通过人所熟悉的时空,或由时空所塑成的那类事物来描述,否则,他什么也感知不到,因而什么也不信,结果不会接受教导。在这种情况下,教义就不会生育,教会也不会由此产生。
再举一例。如果属天和属灵的情感不通过属于世俗和肉体情感的那类事物来描述,人什么也觉察不到。因为这些就是他所体验过的情感,正是通过它们,他才能对属天和属灵的情感拥有某种观点。然而,这两种类型的情感彼此截然不同,或犹如天与地那样相隔甚远。以天上或天上天使的荣耀为例(3839节)。人若不根据世上荣耀的观念来塑造自己对于天上荣耀的观念,根本就不会理解这个问题,从而不会承认它。这同样适用于其它所有内层或天上的事物。
因此,在圣言中,主照着人的认知,以及他们的理解所具有的表象说话。圣言的字义就具有这种性质,不过同时还具有这样的性质:它含有包含内层真理的内义在里面。于是,这便解释了为何论及利亚时,经上说“耶和华就开她的子宫”,而“拉结却不生育”。因为如前所述,“利亚”代表对外层真理的情感,“拉结”代表对内层真理的情感。但由于外层真理是人所学到的最初真理,故主规定,人可以藉着它们被引入内层真理。这个规定就是以下经文所表示的,“神顾念拉结,垂听了她,开了她的子宫”(创世记30:22)。
所有这一切的真相从古代的教会及其教义可以看出来,因为其教义就是通过外在真理形成的。大洪水后的古教会的教义事物绝大部分是外在的代表和有意义的符号,内在真理就储存在这些代表和符号中。该教会的绝大多数成员所具有的神圣敬拜就在于这些外在代表和符号。若有人告诉他们说,神性敬拜的本质要素不是这些代表和有意义的符号,而是它们所代表并表示的属灵和属天之物,他们就会完全拒绝这种教义,教会也因此不再存在。犹太教会尤其如此:若有人告诉教会的人说,他们的宗教仪式所具有的神圣性源自这些仪式里面主的神性事物,他们根本就不会承认。
主来到世间时,人类也是如此,甚至变得更加肉体化,尤其那些属教会的人。这一点从门徒们自己非常明显地看出来,尽管他们经常与主在一起,听了那么多有关祂国度的事,却还是不能领悟内层真理。对于主,除了如今犹太人对他们依然在期待的弥赛亚所持有的那种概念外,他们仍不能拥有任何其它概念。他们以为祂会高举这个民族,让它去统治全世界所有民族,并且其荣光也胜过它们。甚至从主那里听了那么多有关天国的事后,他们仍无法思考别的,还以为天国就像世上的国度,父神在那里是至高无上的,祂后面是圣子,然后就是他们这十二个人,因此他们会依次掌权。所以,雅各和约翰也要求赐他们一个坐在祂右边,一个坐在祂左边(马可福音10:35-37);其他门徒则因这二人想比他们更大而恼怒(马可福音10:41;马太福音20:24)。由于同样的原因,在教导他们谁在天堂为大(马太福音20:25-28;马可福音10:42-45)之后,主仍照着他们的思维方式说话。也就是说,祂声称他们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路加福音22:24, 30;马太福音19:28)。
如果他们被告知,“门徒”这个词不是指他们自己,而是指处于爱与信之善的所有人(3354, 3488节);而且主的国度不像世上的国度,既有宝座,还有政府职位和统治权,他们甚至不能审判任何一个人的最小的那一面(2129, 2553节),他们就会拒绝这种说法,各自离开主,回去重操旧业了。主之所以用这种方式说话,是为了他们能接受外在真理,并通过它们被引入内在真理。因为内在真理就隐藏在主所说的这些外在真理里面。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内在真理就会显露出来。一旦它们显露出来,外在真理就被驱散,仅充当用来思想内在真理的物体或工具。由此可知,此处所讲述的这些事是什么意思,即耶和华先开了利亚的子宫,她便给雅各生了儿子,而拉结后来才生了儿子。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