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69.当来自该星球的天使灵映入眼帘时,他们和我们搭讪,问我们是谁,想要什么。我们说,我们是被带到他们这里的旅行者,我们没什么好怕的。因为他们担心我们和那些干扰他们对神、信和类似事物观念的人是一伙的。为了尽可能地躲避这些人,他们已经朝他们星球的那个方向撤退,寻找能逃避他们的某个地方。我们问这些来访者利用什么观念来干扰他们,他们回答说,是对三个(位格)和神里面没有人性的神性的观念;然而,他们一直就知道并发觉,神是一,是一个人。于是,我们意识到,那些干扰他们、令他们唯恐避之不及的人来自我们地球,这一点也可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在来世,因喜欢并热衷于旅行而四处游逛的,正是来自我们地球的人,他们在世时就有这种爱好。因为在其它星球,人们都没有这样旅行的习惯。后来,我们得知,他们是修道士,曾出于让外邦人皈依的热情而在我们地球旅行。于是,我们告诉他们说,他们避开这些来访者是对的,因为他们的动机不是教导人,而是获得利益和统治权。我们说,一开始,他们研究各种艺术,以迷惑人们的心智,但后来却使他们沦为奴隶,听从他们的命令。此外,我们说,他们不让这种人搅乱他们对神的概念也是对的。
他们继续说,他们的来访者还混淆他们,声称他们要有信仰,要相信他们所说的话。对此,他们却回答说,他们不知道什么是信仰,也不知道相信是什么意思,因为他们能在自己里面觉察到事情是不是真的。他们来自主的属天国度,那里的所有人出于内在觉知都知道我们称之为信之真理的真理。他们被主启示;在这一点上不同于那些在属灵国度的人。该星球的天使灵来自属天国度,我蒙恩从火焰般的光芒看出这一点,他们的观念就从这光流出。因为,在属天国度,光就像火焰;但在属灵国度,光则是亮白。来自属天国度的人在谈论真理时,只说“是,就是”,或“不,不是”;他们从不推理一件事是否如此。他们正是主所说的那些人:
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从恶出来的。(马太福音5:37)
正因如此,那些灵人说,他们不知道有信仰或相信是什么意思。他们认为这就像是有人对亲眼看见房子或树木的同伴说,他要信仰或相信它们是房子或树木;而事实上,他能清楚看到它们就是房子或树木。这就是那些来自主的属天国度之人,和这些天使灵的性质。
我们告诉他们说,我们地球上很少有人具有内在觉知,因为他们年轻的时候虽学习真理,却没有付诸实践。人有两种官能,一种被称为理解力,一种被称为意愿。那些只允许真理进入他们的记忆,由此在某种很小程度上进入理解力,却没有进入生活,也就是进入意愿,以致不能拥有来自主的任何启示或内在视觉之人会说,必须相信这些真理,或人必须拥有信仰。他们还推理真理,求问它们是不是真的。事实上,他们不愿让这些真理被任何内在视觉,或理解力中的任何启示所觉察。他们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对他们来说,真理缺乏天堂之光;那些脱离天堂之光观看的人就会视虚假为真理,视真理为虚假。因此,地球上的许多人具有很大盲目性,一个人即便没有将真理付诸实践,或照它们生活,仍声称,他能凭唯信得救;仿佛一个人的人性不是出自并取决于他的生活方式,而是取决于知道并相信这类事,而无需照它们生活。
后来,我们与他们谈论主,对祂和邻人的爱,以及重生。我们说,爱主意味着爱祂所赋予的诫命,就是出于爱照这些诫命生活。对邻人的爱就是向同胞、自己的祖国、教会和主的国度意愿、因而行善,但不是为了让自己显眼,或赚取功德,而是出于对良善的情感。关于重生,我们说,那些被主重生,并将真理立即应用于生活的人便进入关于它们的内在觉知。而那些首先在记忆领受真理,然后意愿并行出它们的人是拥有信仰的人;因为他们出于信仰行事,此时,这信仰便被称为良知。这些灵人说,他们发觉这些事的确如此,因此能明白什么是信仰。我通过属灵观念与他们交谈,属灵观念使这类事能在光中被呈现出来并得到理解。天堂分为两个国度,其中一个被称为属天国度,另一个被称为属灵国度(AC 3887, 4138)。属天国度的天使比属灵国度的天使拥有无数更多知识和无尽的更多智慧(AC 2718)。因此,属天天使不像属灵天使那样出于信,而是出于事情就是如此的一种内在觉知进行思考和谈论(AC 202, 597, 607, 784, 1121, 1387, 1398, 1442, 1919, 7680, 7877, 8780)。对于信之真理,属天天使只说:“是,就是”,或“不,不是”;而属灵天使则争论事情是否如此(AC 202, 337, 2715, 3246, 4448, 9166 [原文9196])。爱主就是照祂的诫命生活(AC 10143, 10153, 10310, 10578, 10645 [原文10648])。爱邻就是在一切工作和职业中出于对良善、公义和公平的情感行出良善、公义和公平(AC 8120-8122, 10310, 10336)。对邻之爱的生活就是遵行主诫命的生活(AC 3249)。
718.“男人和妻子”表示真理与良善结合。这从“男人”和“妻子”的含义清楚可知:“男人”是指属于理解力的真理,“妻子”是指属于意愿的良善,如前所述。因此,这意味着人没有一丁点思维,也没有一丁点情感或行为,除非这思维、情感或行为包含理解力与意愿的某种婚姻。没有这样一种婚姻,无物存在或产生。人体器官,无论复合的,还是简单的,甚至最简单的,都包含一个主动性和一个被动性。主动和被动若不如在一个像男人和妻子那样的婚姻中结合在一起,甚至无法存在于这些物质中,更不用说产生什么东西了;整个自然界都是如此。这些持续不断的婚姻的源头和起源就在于天上的婚姻;对主国度的概念通过天上的婚姻被铭刻在整个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上,无论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
10574.“摩西说,求你使我看见你的荣耀”表在外在层面上对里面的神性真理的洞察。这从“摩西”的代表,以及“使看见”和“耶和华的荣耀”的含义清楚可知:“摩西”在此是指教会、敬拜和圣言的外在,这外在不像与这个民族本身同在时那样与内在如此分离(参看10563, 10571节);“使看见”是指洞察(2150, 3764, 4567, 4723, 5400节);“耶和华的荣耀”是指圣言的内在(参看创世记18章序言,以及5922, 9429节)。由此明显可知,“摩西说,求你使我看见你的荣耀”表示对圣言、教会和敬拜的外在里面的内在的洞察。
这些话的意思也可从本章前几节经文看出来,因为那里在内义上所论述的主题是以色列民族,以及这一事实:教会不可能建立在他们中间,因为他们不能接受任何内在之物。接受教会的内在就是接受来自天堂的神性真理,由此接受天堂之爱。由于这就是内义上的主题,然而摩西又坚持耶和华把他们领进迦南地,而领进迦南地表示教会的建立,所以现在摩西说“使我看见你的荣耀”,因此,这句话表示在外在层面上对里面的神性真理的洞察。
“耶和华的荣耀”表示诸如摩西不能洞察到的那种神性,这一点从本章接下来的经文很清楚地看出来,在那里,经上说他“不得见耶和华的面”(祂的荣耀在那里就是被如此称呼的),祂经过之后,摩西可以得见祂的背,而是从岩石缝中得见的;以此表示他只会洞察教会、敬拜和圣言的外在事物,不会洞察内在事物。“耶和华的荣耀”就具有这种含义,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经上有几次他们“看见耶和华的荣耀”,而事实上,当时被如此称呼的只是在西乃山上、在会幕之上或之内的云彩(参看出埃及记16:10; 24:16, 17; 40:34, 35; 民数记16:42; 以及别处)。在这些经文中,被称为“耶和华的荣耀”的“云”表示教会、敬拜和圣言的外在,或圣言的字义(参看创世记18章序言, 以及4060, 4391, 5922, 6343e, 6752, 8106, 8781, 9430, 10551节)。
“耶和华的荣耀”之所以表示圣言、教会和敬拜的内在,是因为诸如存在于天堂中的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就是耶和华的荣耀;事实上,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在那里显为光。主在这光中的显现就是“耶和华的荣耀”在真正意义上所表示的;主的显现是指那里来自主的一切事物,这些事物是不计其数的,被通称为“属天的”和“属灵的”。“耶和华的荣耀”之所以表示圣言、教会和敬拜的内在,是因为它住在这光中。然而,外在住在世界的光中,这就是为何在圣言中,“云”表示外在。由此明显可知圣言的内义就是“荣耀”。
由此可见在下列经文中,“耶和华的荣耀”和“祂的光”表示什么,如以赛亚书:
兴起!发光!因为你的光已经来到!耶和华的荣耀已升起来照耀你。看哪!黑暗遮盖大地,幽暗遮盖万民。但耶和华要升起来照耀你,祂的荣耀要彰显在你身上。列族要走近你的光,列王要走近你升起的光辉。你的日头不再下落,你的月亮也不退缩,因为耶和华必作你永远的光。(以赛亚书60:1-3, 20)
这论及主的降临;“光”表示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祂的荣耀”和“祂升起的光辉”表示出现在这光中的关于主,以及对主的信和爱的一切;“遮盖大地和万民的黑暗和幽暗”表示信和爱的模糊;因为这些话论及建立在外邦人当中的教会。由此可推知要升起和彰显,并且列族和列王要走近的光和荣耀表示关于主,以及源于祂的对祂的信和爱的神性真理。
同一先知书:
我耶和华凭公义召你,使你作众民的约,作列族的光。我是耶和华,这是我的名;我必不将我的荣耀归给别人。(以赛亚书42:6, 8)
这也论及主,祂被称为“列族的光”,是因为祂是一切神性真理的源头,被称为“耶和华的荣耀”,是因为祂是一切信和爱的对象。又:
你的光就必暴发如破晓;你的公义必在你前面行,耶和华的荣耀必召集你们。(以赛亚书58:8)
此处的意思是一样的。
又:
你们要与耶路撒冷一同欢喜,因她荣耀的光辉而快乐。(以赛亚书66:10, 11)
“耶路撒冷”在此和在别处一样,都表示教会;“她荣耀的光辉”表示源于主的对真理的爱。撒迦利亚书:
我要作耶路撒冷四围的火墙,并要作她中间的荣耀。(撒迦利亚书2:5)
这也论及表示教会的耶路撒冷;“她中间的荣耀”表示构成信和爱的真理和良善的一切事物方面的主自己。显而易见,在上述经文中,“荣耀”表示本质上属于神性之光的事物。
在启示录同样是这样:
圣耶路撒冷有神的荣耀,它的光辉如同极贵的宝石。神的荣耀必光照它,又有羔羊为城的灯。得救的列族要在祂的光里行走,地上的君王必将自己的荣耀、尊贵归与那城。城门白昼总不关闭,在那里原没有黑夜。他们必将列族的荣耀、尊贵归与那城。(启示录21:10, 11, 23-25)
“圣耶路撒冷”在此表示将取代当今教会的教会。构成教会的事物,也就是构成源于主的对主之信和爱的事物,被描述为那里的光和荣耀。由于“荣耀”表示光的事物,故经上说“神的荣耀必光照它”。人若把这些经文仔细斟酌一下,认真思考它们在真正说什么,不要只局限于文字,就能看出包含在这段描述中的一切事物都表示诸如属于教会的那类事物。但内义教导每个具体细节表示什么,因为在圣言中,没有一句话,甚至没有一个音节是没有意义的。
路加福音:
我的眼睛已经看见你的救恩,就是你在万民面前所预备的,是照亮列族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荣耀。(路加福音2:30-32)
这些话出现在西面对出生之后的主的预言中。“照亮列族的光”表示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民以色列的荣耀”表示主在那些接受的人当中所揭示的一切,就是关于祂自己,以及对祂的信和爱的一切。祂所揭示的这一切被称为“荣耀”,是因为它显现在天堂和那里的光中,这光就是神性真理。“以色列人”表示那些信主爱主的人。
“光”表示神性真理方面的主,属于光的“荣耀”也是,这一点从主自己在约翰福音中的话明显看出来:
他们爱人的荣耀,过于爱神的荣耀。我作为光,到世界上来,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中。(约翰福音12:43, 46)
同一福音书:
太初有圣言,圣言与神同在,圣言就是神。祂是真光,照亮一切来到世上的人。圣言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我们也见过祂的荣耀,正是父独生子的荣耀。(约翰福音1:1, 9, 14)
“圣言”表示神性真理,“光”也是;“荣耀”表示呈现在这光里面的关于主的一切。
之所以从圣言中引用这些经文,是因为在这些经文中,经上一起提到“荣耀”和“光”,引用它们是为了让人们知道,“光”表示来自主的神性真理,因而表示神性真理方面的主,“荣耀”表示属于光的一切事物,因而表示源于构成天使,以及以信和爱接受主的世人所拥有的聪明和智慧的神性真理的一切事物。别处的“荣耀”所表相同,如下列经文,约翰福音:
愿我在哪里,他们也同我在哪里,叫他们看见我的荣耀。(约翰福音17:24)
路加福音:
基督这样受害,又进入祂的荣耀,岂不是应当的吗?(路加福音24:26)
马太福音:
那时,人子的兆头要显现,地上的众支派都要哀哭;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马太福音24:30)
“云”在此表示诸如在世界的光中,因而在世人中间那样的神性真理,“荣耀”表示诸如在天堂的光中,因而在天使中间那样的神性真理。“云”和“荣耀”因表示神性真理,故也表示圣言的两种意义,即外在意义和内在意义;“云”表示外在意义,“荣耀”表示内在意义。此外,在世界的光中看到的东西,相比在天堂的光中看到的东西,就是一片云。“云”就具有这些含义(可参看创世记18章序言,以及4060, 4391, 5922, 6343e, 6752, 8106, 8443, 8781, 9430, 10551节)。
这解释了为何在圣言中,“云”也被称为“荣耀”,如下列经文,出埃及记:
耶和华的荣耀在云中显现。(出埃及记16:10)
另一处:
耶和华的荣耀住在西乃山上,云彩遮盖山六天。耶和华荣耀的景象在山顶上,在以色列人眼前,就像吞噬的烈火。(出埃及记24:16, 17)
又:
云彩遮盖会幕,耶和华的荣耀就充满了居所。摩西不能进去,因为云彩住在它上面,并且耶和华的荣耀充满了居所。(出埃及记40:34, 35)
民数记:
会众聚集攻击摩西、亚伦的时候,向会幕观看,看哪,有云彩遮盖了它,耶和华的荣耀显现。(民数记16:42)
列王纪上:
有云充满耶和华的房屋,因着那云的缘故,祭司们都不能站着供职,因为耶和华的荣光充满了耶和华的房屋。(列王纪上8:10, 11)
启示录:
殿中充满了烟和神的荣耀。(启示录15:8)
由于神性以云的形式显现,所以“云”表示神性存在;哪里有神性存在,哪里就有神性真理。没有神性真理,神性不会显现,因为神性住在它里面并构成它。这就是为何在这些经文中,云被称为“荣耀”;这荣耀也无法以任何其它方式被以色列民族看见,因为他们的兴趣只在于没有任何内在之物的外在事物(6832, 8814, 8819, 10551节)。然而,“云”和“荣耀”就像世界的光和天堂的光,或圣言的字义和内在,或人类的灵魂和天使的智慧那样彼此有别。由此可见“摩西说,求你使我看见你的荣耀”表示一个请求,即请求将里面的神性指给他看。由于摩西代表教会、敬拜和圣言的外在,所以也表示在外在层面上对里面的神性真理的洞察。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