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170

170.刚才与我交谈

170.刚才与我交谈的灵人来自其星球的北部。后来,我被带到来自西部的灵人那里。他们也想调查我是谁,是哪种人,并直截了当地说,我里面除了邪恶外什么也没有。他们以为这样就会阻止我靠近。我意识到,这是他们与所有到他们这里来的人搭讪的一种方式;但我蒙恩回答说,我十分清楚这一事实,他们里面同样除了邪恶外什么也没有,因为每个人都生在恶中。因此,凡出于世人、灵人和天使,如出于他自己或他的自我之物无非是邪恶,每个人里面的一切良善皆来自主。他们由此意识到,我掌握真理;于是,我被允许与他们交谈。然后,他们向我演示了他们对人里面的邪恶和主里面的良善的概念,它们如何被彼此分开。他们将一个放在另一个旁边,以致它们几乎相接,但仍保持各自的特性。然而,它们仿佛以一种我无法描述的方式被捆在一起,好叫良善引导邪恶,约束它,不叫它随心所欲地行动;良善就这样将邪恶朝它所渴望的方向弯过去,而邪恶对此毫不知情。他们以这种方式来表现良善对邪恶的控制,同时表现自由的状态。

后来,他们问主如何在来自我们地球的天使面前显现。我说,祂在太阳里面作为一个人显现,被太阳的火围绕,这太阳的火就是天堂天使所享有的一切光明的源头。它所发出的热是神性良善,所发出的光是神性真理;这二者都来自神性之爱,也就是所看到围绕那太阳里面的主的火之表象。然而,这太阳只有天堂的天使才能看见,天堂之下的灵人看不见,因为比起天堂天使,这些灵人距离对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的接受太过遥远(参看40节)。对他们关于主和祂在来自我们地球的天使面前显现的问题的回答被恩赐给他们,是因为这时,主乐意在他们面前显现祂自己,并恢复被他们所抱怨的恶灵所扰乱的次序。这也是为何我被带到那里的原因,好叫我见证这些事。

属天的奥秘 #2568

2568.本章前面已

2568.本章前面已经说明,如果请教理性,那么教义将被毁掉,变得无效(2516, 2538节);没有请教过理性(2519, 2531节)。然而,此处又说,信之教义富有理性和属世的良善和真理。乍一看,这些话似乎不一致,自相矛盾,但其实并不矛盾。前面说了主是何情形,现在需要说一说人是何情形。
对人来说,从理性概念的角度来看待信之教义是一回事,从信之教义的角度来看待理性概念完全是另一回事。从理性概念的角度来看待信之教义就是不相信圣言或取自圣言的教义,除非理性概念说服他相信,事情就是如此;而从信之教义的角度来看待理性概念就是先相信圣言或取自圣言的教义,然后用理性概念来确认它所说的。第一种方法是次序的颠倒,导致什么都不信;而第二种方法是真正的次序,通向更大的信仰。第一种由亚比米勒因那女人的缘故要死来表示;意思是,如果请教理性,那么信之教义将被毁掉,变得无效(2516, 2538节)。而第二种由亚比米勒赐下羊群和牛群、男仆和女仆来表示;意思是,信之教义富有理性和属世的良善和真理。
圣言的内义大量论述了这些事,尤其论及亚述和埃及的地方;原因在于,当从理性概念的角度来看待信之教义时,也就是说,当一个人不相信,除非理性概念说服他相信,事情就是如此时,在这种情况下,信之教义不仅被毁掉,变得无效,连它所教导的一切也都被否定;而当从信之教义的角度来看待理性概念时,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先相信圣言,然后用理性概念来确认它时,在这种情况下,教义就活过来了,并且它所教导的一切都被肯定。
因此,有两种态度:第一种通向彻底的愚蠢和疯狂,第二种通向完美的聪明和智慧。第一种态度就是否定一切,或从心里说,我不能相信它们,除非我能理解或用感官感觉到的东西说服我。这是通向彻底愚蠢和疯狂的态度,可称作否定态度。而第二种态度就是肯定构成取自圣言的教义的事物,或在自己里面思考并相信它们是真的,因为它们是主说的。这是通向完美的聪明和智慧的态度,可称作肯定态度。
那些基于否定态度思考的人越请教理性概念,越请教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越请教哲学概念,就越一头扎进黑暗,直到最终否定一切。其中一个原因是,没有人能基于更低的事物来理解更高的事物,或说基于在下之物来理解在上之物。换句话说,没有人能从理性概念、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和哲学概念来理解属灵和属天的事物或概念,更不用说神性事物或概念了,因为它们超越一切理解。另一个原因是,在这种情况下,否定态度会把一切都包裹在怀疑中,或说一切都是从一种否定态度被看待的。相反,那些基于肯定态度思考的人则利用他们所能利用的任何理性概念、任何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甚至任何哲学概念来确认他们的立场,因为对他们来说,这一切都具有确认性,能使他们对这个问题有更全面的观念。
此外,有些人在否定之前怀疑,有些人则在肯定之前怀疑。在否定之前怀疑的,是那些倾向于邪恶生活的人;当这种生活把他们卷走时,他们越思想这类主题,就越否定它们。而肯定之前怀疑的,是那些倾向于良善生活的人。当他们允许主把他们弯向这种生活时,他们越思想这类主题,就越肯定它们。由于下面的章节会进一步论述这个主题,所以蒙主的神性怜悯,让我在那里更全面地说明它(参看2588节)。

属天的奥秘 #10646

10646.“因为耶

10646.“因为耶和华名为忌妒者,祂是忌妒的神”表若拜别人,神性良善和神性真理就会离开。这从“忌妒者”和“耶和华的名”的含义清楚可知:“忌妒者”是指一个只允许自己,不允许其他任何人被爱和敬拜的人;“耶和华的名”是指藉以敬拜主的一切事物(参看2724, 3006, 6674, 9310节)。由于这是从主的神性人身发出的神性真理,所以主的神性人身就是“耶和华的名”在至高意义上所表示的(2628, 6887, 8274节)。神性真理是在天上的主自己,因为从祂发出之物就是祂自己。从神性只能发出神性之物,不可能发出其它任何东西;神性之物为一。由此明显可知,“耶和华名为忌妒者”表示主只允许祂自己,不允许其他任何人受到敬拜,因为唯独主是通向救恩的一切真理和一切良善的源头。主被称为“忌妒者”,是因为一旦别人受到敬拜,一切真理和良善都会离开。事实上,一个人通过来自主的良善和真理与祂联结;因此,一旦别人受到敬拜,这种联结就会中断,虚假就会取代真理,邪恶则取代良善。
  祂之所以两次被称为“忌妒者”,即耶和华是忌妒者,是忌妒的神,是因为“耶和华”表示神性良善,“神”表示神性真理。在圣言中,凡论述神性良善的地方,主都被称为“耶和华”;而凡论述神性真理的地方,祂都被称为“神”(参看2586, 2769, 2921, 6303, 6905, 10158, 10617节)。由于当另一个人而不是主受到敬拜时,神性良善和神性真理都会离开一个人,所以祂两次被称为“忌妒者”。
  经上说唯独主要受到敬拜。人若不知道对主的真正敬拜的性质,可能会以为主喜欢受到敬拜,渴望从人那里得到荣耀,就像一个为了得到别人的尊重而满足别人要求的人。如此思想的人对爱是什么样根本没有任何概念,更不知道神的爱是什么样。神的爱在于为了人和他的拯救,而不是为了祂自己而想要敬拜和荣耀。因为敬拜主并将荣耀归给主的人处于谦卑的状态;人自己的东西会离开处于谦卑状态的人;并且这种东西越离开,神性就越被接受;人自己的东西或自我因是邪恶和虚假,故是唯一阻碍神性的东西。这就是主的荣耀;对祂的敬拜是为了这个目的而存在的。为了自我的荣耀则是由于自我之爱而存在的;但天堂之爱不同于自我之爱,正如天堂不同于地狱,神的爱更是无限不同于自我之爱。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