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70.刚才与我交谈的灵人来自其星球的北部。后来,我被带到来自西部的灵人那里。他们也想调查我是谁,是哪种人,并直截了当地说,我里面除了邪恶外什么也没有。他们以为这样就会阻止我靠近。我意识到,这是他们与所有到他们这里来的人搭讪的一种方式;但我蒙恩回答说,我十分清楚这一事实,他们里面同样除了邪恶外什么也没有,因为每个人都生在恶中。因此,凡出于世人、灵人和天使,如出于他自己或他的自我之物无非是邪恶,每个人里面的一切良善皆来自主。他们由此意识到,我掌握真理;于是,我被允许与他们交谈。然后,他们向我演示了他们对人里面的邪恶和主里面的良善的概念,它们如何被彼此分开。他们将一个放在另一个旁边,以致它们几乎相接,但仍保持各自的特性。然而,它们仿佛以一种我无法描述的方式被捆在一起,好叫良善引导邪恶,约束它,不叫它随心所欲地行动;良善就这样将邪恶朝它所渴望的方向弯过去,而邪恶对此毫不知情。他们以这种方式来表现良善对邪恶的控制,同时表现自由的状态。
后来,他们问主如何在来自我们地球的天使面前显现。我说,祂在太阳里面作为一个人显现,被太阳的火围绕,这太阳的火就是天堂天使所享有的一切光明的源头。它所发出的热是神性良善,所发出的光是神性真理;这二者都来自神性之爱,也就是所看到围绕那太阳里面的主的火之表象。然而,这太阳只有天堂的天使才能看见,天堂之下的灵人看不见,因为比起天堂天使,这些灵人距离对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的接受太过遥远(参看40节)。对他们关于主和祂在来自我们地球的天使面前显现的问题的回答被恩赐给他们,是因为这时,主乐意在他们面前显现祂自己,并恢复被他们所抱怨的恶灵所扰乱的次序。这也是为何我被带到那里的原因,好叫我见证这些事。
9382.“摩西来到,向百姓陈述”表主通过源于祂的神性真理所赐予的启示和教导。这从“摩西”的代表,以及“来到”和“陈述”的含义清楚可知:“摩西”是指圣言,因而神性真理方面的主,因为这真理就是圣言,如前所述(9372节);“来到”当论及“摩西”所代表的圣言,或神性真理方面的主时,是指启示,因为当主到来,也就是出现在圣言中时,就会有启示;“陈述”是指教导。由此明显可知,“摩西来到,向百姓陈述”表示主通过神性真理所赐予的启示和教导。
也必须在此简要说明来自圣言的启示和教会是何性质。每个人都照着他对真理的情感和渴望程度,以及接受它的能力而从圣言获得启示和教导。那些获得启示之人的内在人就居于天堂之光,因为正是天堂之光在信之真理和良善上光照一个人(参看8707, 8861节)。那些被如此光照的人就根据圣言的内在真理来理解圣言;正因如此,他们从圣言为自己确立指导方针或教义,然后将这指导方针或教义应用于字义,或说将字义与其联系起来。但那些对植根于良善的真理没有情感,由此没有任何变得智慧的渴望之人,在阅读圣言的时候,不是被光照了,而是变瞎了,因为他们并未居于天堂之光。在被称为自然之光的尘世之光中,他们只看见与世俗事物一致的东西。因此,外在感官所在的幻觉引导他们抓住在他们看来就像真理的虚假。这些人当中大多数人没有从圣言为自己确立指导方针或教义,仍持守字义;他们利用字义来支持虚假,尤其与爱自己爱世界一致的那类虚假。而那些与他们不同的人只是赞同或确认其教会的教义,却不关心也不知道它们是真还是假(参看4741, 5033, 6865, 7012, 7680, 7950, 8521, 8780节)。由此明显可知谁被圣言光照,谁变瞎了。也就是说,那些处于天堂之爱的人被光照,因为天堂之爱接受天堂的真理,像海绵一样吸收它们;这些爱也会自动与它们结合,就像灵魂和身体结合那样。而另一方面,那些陷入世俗之爱的人则变瞎了,因为这些爱接受虚假,也像海绵一样吸收它们;而且这些爱也自动与它们结合。因为良善和真理彼此一致;而另一方面,邪恶和虚假也彼此一致。正因如此,邪恶与虚假的结合被称为地狱的婚姻,该婚姻就是地狱本身;而良善与真理的结合被称为天堂的婚姻,该婚姻就是天堂本身。
圣言之所以是启示和教导的源头,是因为圣言在最初起源上是从主发出的神之真理本身,在降至世界的过程是被调整以适应众天堂。因此,当一个拥有天堂之爱的人阅读圣言时,他便通过圣言与天堂联结,通过天堂与主联结,由此获得启示和教导。当一个拥有世俗之爱的人阅读圣言时,情况就不同了。他不会与天堂联结,因而也不会获得启示和教导。天堂与世界,因而主与人类通过圣言联结(参看9212e, 9216e, 9357节)。
2712.“他住在巴兰的旷野”表示属灵人在良善方面的生命。这从“住”的含义清楚可知,“住”论及真理之良善,或属灵良善,也就是属灵人的良善。该良善的性质被描述为“他住在巴兰的旷野”(稍后论述)。“住”论及真理之良善,也就是对真理的情感,这一点从圣言中论述城的许多经文明显看出来;这些城表示真理,它们不会有任何居民,居民表示良善(2268, 2450, 2451节);因为真理居住着良善,没有良善的真理就像无人居住的城。如西番雅书:
我使他们的街道荒废,以致无人经过;他们的城邑荒凉,以致无人居住。(西番雅书3:6)
耶利米书:
耶和华引导我们经过旷野,那里无人经过,也无人居住;他们使他的地变成荒场;他的城邑也都焚烧,无人居住。(耶利米书2:6, 15)
同一先知书:
各城都被撇下,无人住在其中。(耶利米书4:29)
又:
在这荒凉无人无居民无牲畜的耶路撒冷的街上。(耶利米书33:10)
“街”表示真理(2336节);“无人”表示无属天良善;“无居民”表示无属灵良善;“无牲畜”表示无属世良善。又:
摩押的城必荒凉,无人住在其中。(耶利米书48:9)
在先知书,每句话都有真理与良善的婚姻。因此,当经上说“城”荒凉时,也会补充说“无人住在其中”,因为城表示真理,居民表示良善。否则,经上已经说城荒凉了,又说没有居民,将是多余的。同样,有些词始终表示属天良善的事物,有些词始终表示属灵良善的事物,有些词则始终表示真理的事物。如以赛亚书:
你的种必得列族为业,他们要住在荒凉的城邑。(以赛亚书54:3)
此处“得为业”(或拥有)论及属天良善,“住”论及属灵良善。同一先知书:
我拣选的人必拥有它,我的仆人要在那里居住。(以赛亚书65:9)
此处意思是一样的。
诗篇:
神要拯救锡安,建造犹大的城邑。他们要在那里居住,得以为业。祂仆人的种要承受为业。爱祂名的人,也要住在其中。(诗篇69:35-36)
“住”,同时“得以为业”(或拥有)论及属天良善;而“住”论及属灵良善。以赛亚书:
对耶路撒冷说,你必有人居住;对犹大的城邑说,你必被建造。(以赛亚书44:26)
此处“住”或“有人居住”论及属灵教会,也就是耶路撒冷的良善。圣言所用的词语论及它们自己的良善和自己的真理到了这种程度:仅仅知道这些词的用法,人就能意识到大体上论述的是什么主题。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