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71.这时,只见一片乌云从高处朝东方降落;在降落的过程中,它逐渐变得明亮,并呈现出人的形式,最后变成一束火红的光,被同样颜色的小星星所环绕。主便以这种方式在正与我交谈的灵人面前显现。那里的所有灵人都从四面八方聚集在祂面前;当他们到来时,善者便与恶者分离,善者往右,恶者往左,并且这个过程立刻完成,好像是他们自动的。往右的灵人照其良善的品质被排列,往左的灵人照其邪恶的品质被排列。然后,善者被留下来形成天堂社群,而恶者则被投入地狱。
后来,我又看见这束火红的光深深降至这个星球的低部。这时,它一度显为趋于亮白的火红,一度显为趋于昏暗的亮白,又一度显为黑暗。我被天使告知,这种表象是由住在该星球低部的居民接受出于良善的真理和出于邪恶的虚假造成的。这束火红的光本身肯定不会经历这些变化。他们还说,这个星球的低部既有善者居住,也有恶者居住;但他们都被分开了,好叫恶者能被主通过善者掌控。他们补充说,善者时不时地被主提入天堂,他们的地方便被其他人占据,这一过程如此反复进行。
随着这束火光下降,善者以同样的方式与恶者分离,一切事物都恢复次序。因为恶者耍弄各种阴谋诡计进入善者的住处,并攻击他们。这就是那次来访的原由。随着下降逐渐变得明亮并呈现出人的形式,然后变成一束火红之光的那团云是一个天使社群,而主就在这天使社群中间。这使我得以知道主在福音书中所说关于最后审判的话是什么意思:
祂要与天使带着能力,满有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马太福音24:30;马可福音13:26;路加福音21: 27)
737.“挪亚是六百岁的儿子”表示他的试探的最初状态。这从以下事实清楚可知:从此处直到第11章,数字、年龄或名字只表示真实事物,如第5章提到的年龄和所有名字。此处的“六百岁”表示试探的最初状态,这一点从数字600的因子明显可知,它是6和10相乘再乘10的结果。只要涉及相同的因子,所得出的数字是大是小没什么区别。至于数字10,前面(创世记6:3)已经说明,它表示余剩(576节);而此处的6表示劳碌和争战,这一点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明显看出来。因为情况是这样:前面论述的主题是被称为“挪亚”的人为试探所作的准备,也就是说,主给他提供了理解力的真理和意愿的良善。这些真理和良善就是余剩,在这个人重生之前,它们不会被带出来以得到承认。对那些正通过试探重生的人来说,一个人里面的余剩是为了与他同在的天使。他们从这些余剩中提取出一些用来保护他的事物,使他免受激活他里面的虚假,并以这种方式攻击他的恶灵的伤害。正因“十”表示余剩,“六”表示争战,所以经上说“六百岁”;600的主要因子是10和6,故600表示一种试探的状态。
至于数字“六”尤表争战,这从创世记第一章清楚可知,那里描述了人在变得属天之前的六日重生。这六日之内有持续不断的争战,但到了第七日,就可以安息了。因此有六日劳碌,第七日是安息日,安息日表示休息。这就是为何希伯来的奴仆要服侍六年,第七年可以自由(出埃及记21:2; 申命记15:12; 耶利米书34:14);以及为何这六年里,他们要耕种土地,收集地的出产,但在第七年,他们不耕不种(出埃及记23:10-12)。这同样适用于葡萄园。这也是为何在第七年,地要守圣安息,就是向耶和华守的安息(利未记25:3-4)。“六”因表示劳碌和争战,故也表示虚假的驱散,如以西结书:
看哪,有六个人从朝北的上门方向而来,各人手拿驱散的兵器。(以西结书9:2)
在同一先知书,论到歌革:
我必使你转过来,把你分成六个,使你从北方的极处上来。(以西结书39:2)
此处“六”和“分成六个”表示驱散;“北方”表示虚假;“歌革”表那些基于外在事物抓取教义事务,由此摧毁内在敬拜的人。约伯记:
你六次遭难,祂都必救你;到第七次,灾祸必不触及你。(约伯记5:19)
这表示试探的争战。
但“六”也出现在圣言中并非表示劳碌、争战,或虚假的驱散的地方;在那里,它表示信的神圣。在这些地方,它与“十二”有关,“十二”表示信和整体上信的一切事物;它也与“三”有关,“三”表示神圣;数字“六”的真正含义即源于此,如在以西结书(40:5),那人用来量以色列圣城的苇竿长六肘;以及其它地方。有这种衍生的原因在于,信的神圣存在于试探的争战中,而且六日劳碌和争战着眼于神圣的第七日。
1050.“所有肉体里面一切活着的灵魂”表示整个人类。这从“所有肉体里面活着的灵魂”的含义清楚可知。每个人都凭他里面的活物而被称为活着的灵魂。人若没有某种活物,也就是某种纯真、仁爱和怜悯,或来自这些的相像或类似性质的某种事物,就不可能存活,更不用说作为一个人活着了。人在婴儿和童年时期从主那里接受某种纯真、仁爱和怜悯,这一点从婴儿和童年时期的状态明显看出来。那时人所接受的事物会保存在他里面,所保存的事物在圣言中被称为“余剩”,唯独属于人里面的主。当人成年时,如此保存的这些余剩就是使他能成为一个人的那个东西。关于这些余剩,可参看前文(468, 530, 560-563, 576节)。
人在婴儿和童年时期所拥有的纯真、仁爱和怜悯的状态使他能成为一个人,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很清楚地看出来:人不像动物那样生来就能进行生命活动,一切都要学习。然后,他所学到的东西通过练习变成习惯,对他而言,可以说变得自然而然。在未学习之前,人甚至不会走路、说话,其它一切事也一样。对他而言,这些活动通过运用可以说变得自然而然。他从小就被赋予的纯真、仁爱和怜悯的状态也是如此;没有这些状态,他远比任何动物都低级得多。然而,这些状态不是人通过学习所获得的状态,而是他从主那里所接受的白白的恩赐,主把它们保存在他里面。它们与信之真理一起被称为“余剩”,唯独属于主。人在成年生活中越是毁坏这些状态,就越成为一个死人。当一个人正在重生时,这些状态就是重生的开始,他被带入这些状态;因为主通过这些余剩作工,如前所述(635, 711, 737:1, 857, 977:2节)。
在此被称为“所有肉体里面活着的灵魂”的,就是每个人里面的这些余剩。“所有肉体”表示每个人,因而表示整个人类,这一点从圣言各处“肉体”的含义明显看出来(参看574节)。如马太福音:
那些日子若不缩短,凡肉体都不会得救。(马太福音24:22; 马可福音13:20)
约翰福音:
耶稣说,父啊,愿你荣耀你的儿子,正如你曾赐给祂权柄,管理所有肉体。(约翰福音17:1,2)
以赛亚书:
耶和华的荣耀必然显现,所有肉体必一同看见。(以赛亚书40:5)
又:
所有肉体必都知道我耶和华是你的救主。(以赛亚书49:26)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