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72.此后,一些修道士灵人出现了,就是前面所提到的那些在世时曾为旅行的修道士或传教士的灵人。我们还看见来自这个星球的一群灵人,其中绝大多数是邪恶的;这些修道士灵人便引诱这群灵人接受他们的观点,以此迷惑他们。这些灵人出现在该星球的东部地区,将那里的善者赶走;于是,善者便到了该星球的北边,如我前面所说的。这群灵人,连同他们的迷惑者联为一体,直到人数达到数千人,然后被分离出去,他们当中的恶者被投入地狱。我可以与其中一个修道士灵人交谈,于是便问他在那里做什么。他说,他在教导他们关于主的事。我问还有别的吗?他说,关于天堂与地狱的事。我问还有什么,他说,关于赦罪的权柄,以及打开和关闭天堂的事。于是,他接受测验,以查看他所知关于主、信之真理、赦罪、人的救赎,以及天堂与地狱的事。结果发现,他几乎什么也不知道,对每一个主题都持有模糊和虚假的观念;只有获得利益和实施控制的欲望。他在世时就获得这种欲望,并将其从世上带来。所以,他被告知,他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到这个星球旅行,在教导人时如此欠缺,以致他必然剥夺该星球灵人的天堂之光,将地狱的黑暗带进来,从而将他们置于地狱,而非主的统治之下。此外,他在迷惑人方面诡计多端,但在天堂的事上却是个傻瓜。他因是这样一个人,故被投入地狱。这个星球的灵人由此从这些攻击者那里得以释放。
10299.“照着香膏配制师的手工,就是一种香膏”表由于在每一个部分里面的主之神性的流注和运作。这从“膏”或“香膏”和“香膏配制师或制膏者的手工”的含义清楚可知:“膏”或“香膏”是指在敬拜的每一个部分里面的真理(参看10264节);“香膏配制师或制膏者的手工”是指神性本身的流注和运作(10265节)。
还必须简要说明当如何理解这一点,即:流注和运作必须存在于敬拜的每一个部分里面。那些对天堂的奥秘一无所知的人以为,敬拜始于此人自己,因为它是从他里面的思维和感觉或情感发出的。但始于此人的敬拜不是真正的敬拜,因此始于此人的感恩、崇拜和祷告不是蒙主垂听并接受的感恩、崇拜和祷告。它们必须始于与此人同在的主自己。教会知道这是真的,因为它教导,没有任何良善是从人发出的,相反,一切良善皆来自天堂,也就是始于那里的神;还教导,祂是敬拜里面的一切良善的源头,没有良善的敬拜不是敬拜。因此,教会无论从事什么圣事,都会祷告神同在,并引导思维和言语。此处的情形是这样:当一个人进行真正的敬拜时,主会流入与此人同在的良善和真理,把它们提升到自己这里,并提升与它们同在的这个人,是照着它们掌管他的方式和程度而如此行的。这种提升不会显明给这个人,除非他拥有对真理和良善的真正情感,知道、承认并相信一切良善都从上头来,是从主开始的。
甚至连那些通晓世事的人也能明白这一事实,因为他们根据自己所获得的学识知道,没有他们所说的属世流注,或物质流注这回事,只有属灵的流注;也就是说,任何东西都无法从自然界流入天堂,只能从天堂流入自然界。由此可见当如何理解主之神性的流注和运作必须存在于敬拜的每一个部分里面。我也被允许通过大量经历获知,事实的确如此;因为我被允许感受到实际的流注,对存在于我里面的真理的召唤,把它们联结到祷告的对象上,以及所伴随的对良善的情感和实际的提升。
尽管如此,一个人绝不可以垂手等候流注到来,因为这就像一个无生命的雕像。一个人必须貌似凭自己思考、意愿和行动,然而又必须将其一切真理的思维和朝向良善的努力都归于主。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主就将接受祂和来自祂的流注的能力植入这个人里面。
因为人被造没有别的目的,只是为了成为神性的一个容器;接受神性 的能力不是以其它方式在他里面形成的。一旦这种能力在他里面形成,他就没有其它愿望,只希望情况就是这样,因为他喜爱来自主的流注,厌恶独自的任何运作。这是因为来自主的流注是良善的流注,而独自的运作是邪恶的运作。天上的所有天使都处于这种状态,这就是为何在圣言中,“天使(经上或译为使者)”表示源于主的真理和良善;因为天使是它们的接受者(1925, 3039, 4085, 4295, 8192节)。
1306.“一座塔”表示自我崇拜,这从“塔”的含义清楚可知。当人将自己置于他人之上,甚至到了被崇拜的地步时,自我崇拜就产生了。因此,自我之爱,也就是骄傲和傲慢,被称为“高大”、“崇高”、“抬高”,凡高大之物,都用来描述它,如以赛亚书:
到那日,人高傲的眼目必降卑,人的崇高必降低,惟独耶和华被尊崇。因为万军之耶和华的日子必临到一切骄傲高大的人和一切被抬高的人;他们都必降为卑;又临到黎巴嫩一切高大和抬高的香柏树,并巴珊一切的橡树;又临到一切高山和一切抬高的山冈;又临到一切高塔和一切坚固的城墙。(以赛亚书2:11-18)
这论及自我之爱,它被描述为高大和抬高的“香柏树”、“橡树”、“高山”、“山冈”和“高塔”。
同一先知书:
在大行杀戮的日子,高塔倒塌的时候,必有河沟流水。(以赛亚书30:25)
此处“塔”同样表示自我之爱和敬拜中的自我抬高。又:
看哪,迦勒底人的地!这民已不在;亚述在tziim(译注:或tsiyim,其含义不确定,史威登堡认为它们是某种鸟)中间发现这地;他们要筑起他们的瞭望塔,抬高他们的宫殿;他(亚述)必使它成为一片废墟。(以赛亚书23:13)
这论及推罗及其荒废;“瞭望塔”是一个不同于“塔”的词,表示由此产生的幻想。以西结书:
我必使许多民族上来攻击推罗,他们必破坏推罗的墙垣,拆毁它的塔楼;我也要刮净它的尘土,使它成为光滑的磐石。(以西结书26:3-4)
此处“塔”具有同样的含义。
敬拜中的自我之爱或自我崇拜之所以被称为“一座塔”,是因为“一座城”表示一种教义,如前所示(402节),以前的城建塔来防御,塔中有守望者。边境也有塔,塔因此被称为“守望者的塔”(列王纪下9:17; 17:9; 18:8)和“瞭望塔”(以赛亚书23:13)。此外,当主的教会被比作“葡萄园”时,那些属于敬拜和对它的保护的事物就被比作“榨酒池”和“葡萄园中的塔楼”,这明显可见于以赛亚书(5:1, 2),马太福音(21:33)和马可福音(12:1)。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