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72.此后,一些修道士灵人出现了,就是前面所提到的那些在世时曾为旅行的修道士或传教士的灵人。我们还看见来自这个星球的一群灵人,其中绝大多数是邪恶的;这些修道士灵人便引诱这群灵人接受他们的观点,以此迷惑他们。这些灵人出现在该星球的东部地区,将那里的善者赶走;于是,善者便到了该星球的北边,如我前面所说的。这群灵人,连同他们的迷惑者联为一体,直到人数达到数千人,然后被分离出去,他们当中的恶者被投入地狱。我可以与其中一个修道士灵人交谈,于是便问他在那里做什么。他说,他在教导他们关于主的事。我问还有别的吗?他说,关于天堂与地狱的事。我问还有什么,他说,关于赦罪的权柄,以及打开和关闭天堂的事。于是,他接受测验,以查看他所知关于主、信之真理、赦罪、人的救赎,以及天堂与地狱的事。结果发现,他几乎什么也不知道,对每一个主题都持有模糊和虚假的观念;只有获得利益和实施控制的欲望。他在世时就获得这种欲望,并将其从世上带来。所以,他被告知,他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到这个星球旅行,在教导人时如此欠缺,以致他必然剥夺该星球灵人的天堂之光,将地狱的黑暗带进来,从而将他们置于地狱,而非主的统治之下。此外,他在迷惑人方面诡计多端,但在天堂的事上却是个傻瓜。他因是这样一个人,故被投入地狱。这个星球的灵人由此从这些攻击者那里得以释放。
4911.“犹大承认”表因为这些是他们的,所以他们作出肯定。这从“承认”的含义清楚可知,“承认”是指肯定,这是因为他凭信物承认她所怀的孩子是他的。这段经文描述了这个民族的秉性,其秉性是这样:尽管这个民族将教会的内在弃如虚假,然而在接受这内在属于它的暗示时,他们仍接受并肯定它。那些如这个民族那样陷入爱的污秽,也就是陷入贪婪,同时陷入自我之爱的人不能提升自己的心智,从其它角度而非自我看待真理。因此,当一个真理被归给他们自己时,他们肯定它。例如,他们若被告知,圣言本身是神性,包含天堂的奥秘,以及诸如只能被天使理解的那种奥秘,就肯定这个真理,因为他们把圣言看成是他们自己的,圣言是为了他们,在他们中间,在字面上与他们有关。但是,若奥秘或属灵真理本身被透露给他们,他们就会拒绝它们。
他们若被告知,其教会的仪式本身都是神圣的,就肯定这个真理,因为他们将这些仪式看成是他们自己的。但他们若被告知,那些神圣事物居于内,然而却脱离这些仪式,就会否认。再如,若他们被告知,犹太教会是属天的,以色列教会是属灵的,并且若有人真的向他们解释何为属天的和属灵的,他们也会肯定这一点。但他们若被告知,这些教会之所以被称为属天和属灵的,是因为它们里面的一切细节都代表属灵和属灵之物,这种代表关注实际事物,而非这个人,他们就会否认它。又如,他们若被告知,摩西的杖拥有来自耶和华的权能,因而拥有神性大能,就会肯定这一点,称其为真理。但他们若被告知,这种权能不在这杖上,只在神性诫命中,就会否认这一点,并称其为虚假。
他们若被告知,摩西所举的铜蛇医治了那些被蛇所咬的人,因而这个东西是奇迹,就会肯定它。但他们若被告知,它里面并没有医治或异能,这些都出于它所代表的主,则会否认它,称其为虚假(对比各处经文关于蛇的记载和阐述,民数记21:7-9;列王纪下18:4;约翰福音3:14,15)。他们在被告知的其它一切事上的反应也是如此。这些就是“犹大承认”所表示的事,并且就这个民族而言,犹大所表之物与“他玛”所代表的教会内在相结合。由于这就是这些事物的性质,所以犹大亲近他,不是像一个近亲属亲近已故丈夫的妻子,而是像一个嫖客亲近一个妓女。
1306.“一座塔”表示自我崇拜,这从“塔”的含义清楚可知。当人将自己置于他人之上,甚至到了被崇拜的地步时,自我崇拜就产生了。因此,自我之爱,也就是骄傲和傲慢,被称为“高大”、“崇高”、“抬高”,凡高大之物,都用来描述它,如以赛亚书:
到那日,人高傲的眼目必降卑,人的崇高必降低,惟独耶和华被尊崇。因为万军之耶和华的日子必临到一切骄傲高大的人和一切被抬高的人;他们都必降为卑;又临到黎巴嫩一切高大和抬高的香柏树,并巴珊一切的橡树;又临到一切高山和一切抬高的山冈;又临到一切高塔和一切坚固的城墙。(以赛亚书2:11-18)
这论及自我之爱,它被描述为高大和抬高的“香柏树”、“橡树”、“高山”、“山冈”和“高塔”。
同一先知书:
在大行杀戮的日子,高塔倒塌的时候,必有河沟流水。(以赛亚书30:25)
此处“塔”同样表示自我之爱和敬拜中的自我抬高。又:
看哪,迦勒底人的地!这民已不在;亚述在tziim(译注:或tsiyim,其含义不确定,史威登堡认为它们是某种鸟)中间发现这地;他们要筑起他们的瞭望塔,抬高他们的宫殿;他(亚述)必使它成为一片废墟。(以赛亚书23:13)
这论及推罗及其荒废;“瞭望塔”是一个不同于“塔”的词,表示由此产生的幻想。以西结书:
我必使许多民族上来攻击推罗,他们必破坏推罗的墙垣,拆毁它的塔楼;我也要刮净它的尘土,使它成为光滑的磐石。(以西结书26:3-4)
此处“塔”具有同样的含义。
敬拜中的自我之爱或自我崇拜之所以被称为“一座塔”,是因为“一座城”表示一种教义,如前所示(402节),以前的城建塔来防御,塔中有守望者。边境也有塔,塔因此被称为“守望者的塔”(列王纪下9:17; 17:9; 18:8)和“瞭望塔”(以赛亚书23:13)。此外,当主的教会被比作“葡萄园”时,那些属于敬拜和对它的保护的事物就被比作“榨酒池”和“葡萄园中的塔楼”,这明显可见于以赛亚书(5:1, 2),马太福音(21:33)和马可福音(12:1)。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