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73.除了其它事外,这个星球的灵人还提到,他们的来访者,就是前面所说的修道士,还竭力劝服他们住在一个社群里,而不是分开单独居住。因为灵人和天使如在世时那样居住并形成社群。在来世,那些在世时住在社群里的人仍住在社群里;而那些分成家庭和家族的人则仍分开居住。这些灵人在自己的星球作为世人生活时,就分成家庭与家庭、家族与家族,因而分成民族与民族单独居住。所以,他们不知道什么叫住在一个社群里。当他们被告知,这些来访者企图劝他们住在社群里,是为了统治并控制他们,因为这是来访者能使他们臣服并将其沦为奴隶的唯一方式时,他们回答说,他们完全不知道统治和控制是什么意思。他们一想到统治和控制,就会逃跑,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向我显明:他们当中的一个在陪我们返回时,我向他展示我所居住的城市,谁知他一看见就逃跑了,再也没有出现过。
10290.“耶和华对摩西说”表通过圣言从主而来的又一次的光照或启示和觉察。这从“说”的含义和“摩西”的代表清楚可知:“说”当论及耶和华时,表示光照或启示和觉察,它表示光照或启示(可参看7019, 10215, 10234节),它表示觉察(可参看1791, 1815, 1819, 1822, 1898, 1919, 2080, 2862, 3509, 5877节);“摩西”是指圣言(6752, 7014, 7089节)。在圣言中,“耶和华”是指主(可参看9373节提到的地方)。由此明显可知,“耶和华对摩西说”表示通过圣言从主而来的光照或启示和觉察。
之所以表示这些事物,是因为主只通过圣言,而非其它方式与教会成员说话;因为祂在如此行时,就会发光使得此人能看见真理,还赋予他觉察力去觉察事情就是如此。然而,祂实现这一点的程度取决于此人对真理的渴望的性质;而对真理的这种渴望则取决于他对真理的爱。那些为了真理的缘故而热爱真理的人拥有光照或启示,那些为了良善的缘故而热爱真理的人则拥有觉察。至于何为觉察,可参看前文(483, 495, 521, 536, 597, 607, 784, 1121, 1387, 1919, 2144, 2145, 2171, 2515, 2831, 5228, 5920, 7680, 7977, 8780节)。
但主通过一种活生生的声音,就是口中的话对摩西和众先知说话,好叫圣言能得以传播,其性质是这样:每一个细节都含有一个内义。这也是经上说这句话,即“耶和华对摩西说”的原因。洞察内义的天使不知道“摩西”是什么,因为人名并不进入天堂(10282节)。相反,他们觉察到的是圣言,而不是摩西;而动词“说”在他们那里转化为某种与内义一致的东西,因而在此转化为“被光照”和“觉察”。此外,在天使的观念或思维方式中,“说”和“晓谕”(saying and speaking)当论及通过圣言说话的主时,并没有别的理解。
5658.“我们分量足数的银子”表与各人的状态相称的真理。这从“银子”和“分量”的含义清楚可知:“银子”是指真理(参看1551, 2954节);“分量”是指事物在良善方面的状态(3104节);因此,“与各人的状态相称的真理”就是与他们所能接受的良善相称。圣言的许多地方都提到分量和尺寸;然而,就内义而言,它们不是指分量和尺寸。相反,分量表示事物在良善方面的状态,尺寸表示事物在真理方面的状态。这同样适用于重量和空间;自然界的重量对应于灵界的良善,空间对应于真理。原因在于,天堂,即对应关系的源头既没有重量,也没有空间,因为空间在那里并不存在。诚然,拥有这些属性的事物似乎存在于灵人中间;但这些事物是由这些灵人之上的天堂中的良善与真理的状态所产生的表象。
“银子”表示真理,这在古时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古人将这个世界的几个时代从初至末划分为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和黑铁时代;在此之上,他们又加了一个泥土时代。当纯真和完美存在时,并且当人人都出于良善行良善,出于公义行公义时,他们就称这些时代为“黄金时代”。当纯真不复存在,但仍有某种完美,这种完美不在于出于良善行良善,而在于出于真理行真理时,他们就称这些时代为“白银时代”。他们给比白银时代更为低劣的时代起名为“青铜时代”和“黑铁时代”。
他们如此命名这些时代不是出于比较,而是出于对应。因为古人知道“银子”对应于真理,“黄金”对应于良善;他们通过与灵人并天使交流而得知这一点。因为当高层天堂讨论良善时,该讨论在他们之下那些处于第一层或最低层天堂的天使当中就显为黄金;当讨论真理时,该讨论在那里就显为白银。有时,不仅他们所住房间的墙壁,就连里面的空气都因金银而闪闪发光。在出于良善而处于良善的第一层或最低层天堂天使的家中,可以看见金桌子,金灯台和许多其它物件;而在出于真理而处于真理的天使家中,则可以看见银制的类似物件。然而,如今,有谁知道古人正是出于它们的对应关系而称这些时代为黄金和白银时代?事实上,如今有谁知道关于对应的任何事?不知道这一切的人,尤其认为快乐和智慧在于争论这种观念是真是假的人,无法开始知道属于对应关系的无数方面。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