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173

173.除了其它事外

173.除了其它事外,这个星球的灵人还提到,他们的来访者,就是前面所说的修道士,还竭力劝服他们住在一个社群里,而不是分开单独居住。因为灵人和天使如在世时那样居住并形成社群。在来世,那些在世时住在社群里的人仍住在社群里;而那些分成家庭和家族的人则仍分开居住。这些灵人在自己的星球作为世人生活时,就分成家庭与家庭、家族与家族,因而分成民族与民族单独居住。所以,他们不知道什么叫住在一个社群里。当他们被告知,这些来访者企图劝他们住在社群里,是为了统治并控制他们,因为这是来访者能使他们臣服并将其沦为奴隶的唯一方式时,他们回答说,他们完全不知道统治和控制是什么意思。他们一想到统治和控制,就会逃跑,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向我显明:他们当中的一个在陪我们返回时,我向他展示我所居住的城市,谁知他一看见就逃跑了,再也没有出现过。

属天的奥秘 #3671

3671.“赐给你和

3671.“赐给你和与你同在的种”表示与良善和这良善所生的真理(结合)。这从雅各的代表和“种”的含义清楚可知:此处的“你”所指的雅各,是指真理之良善,或来自真理的良善,如前所述(3659节);“种”是指信之良善和真理(1025, 1447, 1610, 2848, 3373节)。“与你同在”表示它与真理之良善,也就是“雅各”联合。良善和真理就像种子和土壤;内层良善就像能生产的种子,但只在好土里生产;外层良善和真理则像种子在其中生产的土壤。否则这种子,也就是内层良善和真理无法扎根。这就是为何人的理性层首先重生,因为种子在理性层;之后属世层重生,好充当土壤(3286, 3288, 3321, 3368, 3493, 3576, 3620, 3623节)。由于属世层就像土壤,所以良善和真理能在理性层繁殖、增多;除非它们在某个地方有土壤,使得它们可以像种子那样扎根于其中,否则这是不可能的。从这种对比如在一面镜子中那样可以看出重生是怎么回事,以及它的许多奥秘。
理解并意愿良善和真理是理性层的功能,由此产生的对良善和真理的感知就像种子;而知道并实行它们是属世层的功能。记忆知识或事实和行为就像土壤。当一个人对证实良善和真理的记忆知识或事实拥有一种情感时,尤其当他在实行它们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快乐时,这些知识或事实就是如在自己的合适土壤中那样存在于属世层并在其中生长的种子;它们在那里生长。通过这种方式,良善繁殖,真理增多,它们不断破土而出,进入理性层并完善它。当一个人理解良善和真理,还从内在感知到某种意愿的倾向,却不喜欢知道它们,更不用说实行它们时,情况就不同了。在这种情况下,良善无法在理性层繁殖,真理也无法在理性层增多。

属天的奥秘 #986

986.“惊恐你们、

986.“惊恐你们、惧怕你们”表示内在人的掌控,“惊恐”与邪恶有关,“惧怕”与虚假有关,这从重生之人的状态清楚可知。人在重生之前的状态是这样:属于外在人的恶欲和虚假一直掌权,由此产生争战。不过,一旦他重生了,内在人就会掌控外在人,也就是掌控他的欲望和虚假。当内在人掌权时,这个人就会对邪恶感到惊恐,对虚假感到惧怕,因为邪恶和虚假违背良心,而违背良心行事是他所憎恶的。
然而,惊恐邪恶、惧怕虚假的,不是内在人,而是外在人;所以此处说:“使地上一切的走兽和空中一切的飞鸟都惊恐你们、惧怕你们”,也就是此处“走兽”所表示的一切恶欲和“空中的飞鸟”所表示的一切虚假在惊恐和惧怕。这种惊恐和这种惧怕似乎是这个人自己的,但真相是这样:如前所述(697节),每个人都至少有两位天使和两个恶灵与其同在,他通过天使与天堂相联,通过恶灵与地狱相联。当天使掌权时,如重生之人的情形,在场的恶灵不敢做违背良善和真理的事,因为这时他们受到束缚。当他们试图做任何恶事或说假话,也就是激活它时,某种地狱般的惊恐和惧怕就立刻临到他们。这种惊恐和惧怕就是人内心对违背良心之事的感觉。这也是为何一旦做了或说了违背良心的任何事,他就会陷入试探和良心的折磨,也就是陷入一种地狱般的折磨。
至于“惊恐”与邪恶有关,“惧怕”与虚假有关,情况是这样:与人同在的灵人与其说害怕做恶事,倒不如说害怕说假话,因为人通过信之真理重生并获得良心,因此灵人不允许激活虚假。事实上,这些灵人当中的每一个都是纯粹的邪恶,所以他们活在邪恶中;他们的整个本性和由此而来的整个努力都是邪恶;由于他们活在邪恶中,他们自己的生命就在于邪恶,所以当他们发挥某种功用时,他们所行的邪恶就被忽略了。但他们不允许说任何假话,这是为了让他们学习真理,由此尽可能得到纠正,以便他们能发挥某种低级的功用,或说提供某种低劣的服务。关于这些问题,蒙主的神性怜悯,详情容后再述(5846-5865, 5976-5993节)。重生之人的情形也一样,因为他的良心是由信之真理形成的。因此,他的良心关注的是正确性。对他来说,人所犯的邪恶实际上是虚假,或说生活的邪恶在于虚假,因为虚假违反了信之真理,或说是信之真理的反面。但上古教会成员不是这种情况,因为他拥有感知。他感觉生活的邪恶就是邪恶,信仰的虚假就是虚假。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