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73.除了其它事外,这个星球的灵人还提到,他们的来访者,就是前面所说的修道士,还竭力劝服他们住在一个社群里,而不是分开单独居住。因为灵人和天使如在世时那样居住并形成社群。在来世,那些在世时住在社群里的人仍住在社群里;而那些分成家庭和家族的人则仍分开居住。这些灵人在自己的星球作为世人生活时,就分成家庭与家庭、家族与家族,因而分成民族与民族单独居住。所以,他们不知道什么叫住在一个社群里。当他们被告知,这些来访者企图劝他们住在社群里,是为了统治并控制他们,因为这是来访者能使他们臣服并将其沦为奴隶的唯一方式时,他们回答说,他们完全不知道统治和控制是什么意思。他们一想到统治和控制,就会逃跑,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向我显明:他们当中的一个在陪我们返回时,我向他展示我所居住的城市,谁知他一看见就逃跑了,再也没有出现过。
8643.“米甸祭司叶忒罗”表神性良善。这从“叶忒罗”的代表清楚可知。“叶忒罗”,米甸的祭司,是指处于简单良善之真理的教会的良善(参看7015节),但在此是指神性良善,因为他是摩西的岳父,而“摩西”代表神性真理;事实上,当女婿代表真理时,岳父就代表良善,也就是良善的更高层级,因为他是妻子的父亲。“叶忒罗”在此之所以代表神性良善,是因为本章论述的主题是将与属灵教会成员同在的真理进行有序排列,这一切是由神性良善通过神性真理来完成的;因为一切有序排列都是由良善通过真理来完成的。
当一个属灵教会成员开始不再通过真理,而是通过良善行事时,与他同在的真理就以这种方式被有序排列。这种状态是他的第二个状态,是在他经历试探之后产生的。因为当他通过真理行事时,就会受到试探,好叫与他同在的真理能得到确认,被坚定地接受。一旦得到确认,被坚定地接受,它们就被主有序排列;一旦被有序排列,此人便进入第二个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真理在他的意愿和行为中;它们由此变成他生活的一部分,被称为良善。对真理的这种有序排列就是下文论述的主题。
1598.“并挪移帐棚,直到所多玛”表示延伸到恶欲。这从“所多玛”的含义清楚可知,“所多玛”是指恶欲,如前所述(13:10;1587节)。这些话与前面(13:10)的话相对应,即“约旦河的平原,都得到很好的灌溉,如同耶和华的园子,也像你到琐珥时的埃及地”,这句话论述的是当与内在人结合时的外在人;“你到琐珥时的埃及地”表示从对良善的情感中获得的记忆知识或事实。但此处“罗得住在平原的城邑,并挪移帐棚,直到所多玛”表示当没有与内在人结合时的外在人;这些话是指从对邪恶的情感或欲望中获得的记忆知识或事实。因为那一节描述的是当与内在人结合时,外在人的美丽;而本节描述的是当没有与内在人结合时,它的丑陋;接下来的这一节,即“所多玛人极恶,大大得罪耶和华”,则进一步描述了这种丑陋。至于与内在人分离的外在人何等丑陋,谁都能从关于导致分离的主要原因,即对自己的爱及其欲望的阐述(1594节)清楚看出来。外在人当与内在人结合时怎样美丽,分离或没有结合时就怎样丑陋。因为就本身而言,外在人无非是内在人的仆人;它只是一种工具罢了,借助它,目的可以转化为功用,功用则可以显现在结果中,一切事物因此都得到完美实现。当外在人与内在人分离,并且只想服侍自己时,相反的情况就会发生;当外在人想要掌控内在人时,更是如此;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对自己的爱及其欲望,如前所示(1568:2, 1594:3-5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