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74.然后,我与陪同我的天使谈论了这一事实:统治有两种,一种是对邻之爱的统治,一种是自我之爱的统治。对邻之爱的统治在那些分成家庭、家族和民族居住的人当中;而自我之爱的统治则在那些住在社群里的人当中。在那些分成家庭、家族和民族的人当中,统治者是民族的先祖;在他之下则是诸家族的列祖,在列祖之下则是各个家庭的父亲。民族的先祖这个头衔被赋予作为诸家族,并通过诸家族作为诸家庭的先祖的那个人。但他们出于爱实施统治,就像父亲管教自己的孩子。他教导他们当如何生活,向他们行善,并尽可能地将自己所有的给予他们。把他们变成他的臣民或奴隶这种事,永远不会发生在他身上;他喜欢他们像儿子对自己的父亲那样顺服他。由于众所周知,这爱随着下降而增长,所以民族的先祖出于比儿子的父亲更内在的爱行事。天堂的统治就是这样,因为这是主所实施的那种统治。事实上,祂的统治出自祂对全人类的神性之爱。
但是,当人疏远主时,自我之爱的统治,就是对邻之爱的统治的对立面,就开始了。因为人在何等程度上不热爱并敬拜主,就在何等程度上热爱并敬拜他自己,也在同等程度上热爱尘世。于是,出于安全的必要性,民族及其家族和家庭聚成一体,建立了各种形式的王国。随着这爱增长,各种邪恶也逐渐增长,如对一切反对者的敌意、嫉妒、仇恨、报复、残忍和诡诈。事实上,从那些陷入自我之爱之人的自我所涌出的,无非是邪恶,因为人的自我无非是邪恶;自我因是邪恶,故无法从天堂接受任何良善。因此,当自我之爱占据主导地位时,它就是一切此类邪恶的先祖。另外,这爱还具有这样的性质,只要缰绳一放松,它就会继续向前冲,直到最后,凡被这爱所占据的人都想凌驾于全世界所有人之上,并占有他人的一切财富。事实上,即便这样仍不满足,他还想统治整个天堂;这一点从今天的巴比伦明显看出来。这就是自我之爱的统治,而对邻之爱的统治完全不同于自我之爱的统治,犹如天堂完全不同于地狱。
然而,无论自我之爱在社群,也就是王国和帝国中如何展现这种特质,在这些国家中,对邻之爱仍有可能存在于那些出于对神的信和爱而变得智慧的人当中,因为这些人热爱邻舍。若主的神性怜悯允许,我将在别处描述这些人在天堂如何被分成民族、家族和家庭居住,尽管是分成社群,但都照着他们的属灵关系来划分,而属灵关系由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产生。人从自己的父母那里所得来的自我无非是一团邪恶(AC210,215,731, 874, 876, 987, 1047, 2307, 2308[原文2318], 3518, 3701, 3812, 8480, 8550, 10283-10284, 10286, 10731)。人的自我就在于爱自己胜过神,爱世界胜过天堂,与自己相比,视邻舍一文不值,除非为了自己的缘故;所以,人的自我爱自己,因而是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AC694, 731, 4317, 5660)。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若占据主导地位,就是一切邪恶的源头(AC 1307-1308, 1321, 1594, 1691, 3413, 7255, 7376, 7488 [原文7480, 7488], 8318, 9335, 9348, 10038, 10742)。这些邪恶就是对他人的蔑视,以及敌意、仇恨、报复、残忍和欺骗(AC 6667, 7370 [原文7372], 7373-7374, 9348, 10038, 10742)。一切虚假都是从这些邪恶流出的(AC 1047, 10283-10284, 10286)。
3708.“你必向海,向东突破”表示良善的无限延伸,“向北向南”表示真理的无限延伸-因而表示良善和真理的一切状态。这从“突破”、“海”或“西”、“东”、“北”和“南”的含义清楚可知:“突破”是指延伸,在此是指无限延伸,因为它论及主;“海”或“西”是指良善,不过这良善还是模糊的,因而仅处于初始阶段;“东”是指明亮或清晰、因而完善的良善;“北”是指仍笼罩在模糊中的真理;“南”是指沐浴在光中的真理。
在圣言中,许多经文都提到了“海”或“西”、“东、“北”、“南”。但由于迄今为止,没有人知道这些词都具有内义,和圣言中的其它事物一样;它们在内义上并非表示字义上的世俗事物,而是表示属灵和属天事物;在至高意义上则表示主自己的神性事物;因此,除了“西”、“东”、“北”、“南”仅仅是指这个世界的四个方位,朝这些方位“突破”是指增多外,人们还能知道什么呢?
而事实上,这些词并非表示这样的四个方位或任何人民的增多,而是表示良善和真理的状态和延伸,这一点从圣言,尤其先知书中提到它们的所有经文可以看出来。因为天堂居民完全不知道什么是西、东、北、南;那里的太阳,也就是主,不同于世界的太阳,世界的太阳会升起、落下,在最高点创造了中午,在最低点创造了黑夜。相反,天堂的太阳始终是显现的,不过是照着那些接受它的光之人的状态而显现的,因为它的光含有智慧和聪明在里面(参看1619-1632, 2776, 3138, 3167, 3190, 3195, 3222, 3223, 3339, 3341, 3485, 3636, 3643节)。因此,它照着每个人的智慧和聪明的状态而显现。对那些处于良善和真理的人来说,它显为热和光,不过是属天和属灵的热和光,如同我们的太阳在升起和中午时的样子;但对那些未处于良善和真理的人来说,这太阳看上去如同我们的太阳在落下和黑夜时的样子。由此可见,就圣言的内义而言,“东、南、西、北”表示良善和真理的状态。
要知道,圣言不仅以我们现在所说的四个方位来描述良善和真理的状态,还以一年四季,或四个状态,即春、夏、秋、冬,以及一天四个时辰或四个状态,即晨、午、暮、夜来描述。这是由于同样的原因;但当主题是良善和真理的延伸时,经上就用这四个方位来描述它。至于每个方位具体表示什么,这从圣言中提到它们的经文可以看出来。“东”表示主,以及来自主的爱与仁之良善,如前所示(101, 1250, 3249节);“南”表示沐浴在光中的真理(1458, 3195节)。
至于“西”和“北”在正面意义上表示什么,在反面意义上表示什么,这从以下经文可以看出来,以赛亚书:
不要害怕,因我与你同在;我必领你的种从东方来,又从西方招聚你。我要对北方说,交出来!对南方说,不要拘留!将我的众子从远方带来,将我的众女从地极领回。(以赛亚书43:5-6)
这论及一个新的属灵教会,该教会在此被称为“雅各”和“以色列”。“领种从东方来”和“从西方招聚”表示那些处于良善的人;“对北方说,交出来!对南方说,不要拘留”表示那些处于真理的人。
诗篇:
愿耶和华的赎民说这话,就是祂从敌人手中所救赎的,从各地、从东、从西、从北、从海所招聚来的。他们在旷野,在孤寂的路上漂流,找不到可居住的城。(诗篇107:2-4)
这论及那些缺乏良善和真理的知识,或说不知道良善和真理的人。“从东、从西”表示那些缺乏良善知识的人,“从北、从海”表示那些缺乏真理知识的人。论到那些缺乏良善知识的人,经上说“他们在旷野漂流”;论到那些缺乏真理知识的人,经上说“他们在孤寂的路上漂流”;论到那些缺乏良善和真理这两者的知识之人,经上说:“他们找不到可住的城。”“城”表示构成真理的教义之物(参看402, 2449, 2943, 3216节);“住”论及良善(2268, 2451, 2712节)。
以赛亚书:
看哪,这些从远方来;看哪,这些从北方、从西方来;这些从希尼地来。(以赛亚书49:12)
“北方”表示那些在真理上处于模糊的人,“西方”表示那些在良善上处于模糊的人;经上之所以说他们“从远方来”,是因为他们远离主所发出的光。
阿摩司书:
看哪,日子将到,我必打发饥荒到地上。他们必飘流,从海到海,从北到东,往来奔跑,寻求耶和华的话,却寻不着。(阿摩司书8:11-12)
“饥荒”表示知识或认知的稀少和匮乏(1460, 3364节);“从海到海飘流”表示寻找有知识或认知的地方,“海”表示总体上的知识或认知(参看28, 2850节);“从北到东,往来奔跑”表示从那些处于模糊的知识或认知到那些处于光的知识或认知。显然,此处指的是知识或认知,因为经上说:“寻求耶和华的话,却寻不着。”
耶利米书:
你去向北方宣告这些话,说,耶和华说,背道的以色列啊,回来吧。我必不不向你们沉下脸来,因为我是怜悯的。当那些日子,犹大家必去往以色列家,他们从从北方之地一同来到我赐给你们的父为业之地。(耶利米书3:12, 18)
这论及来自外邦人的教会的恢复。“北方”表示那些没有真理的知识,却过着良善生活的人。显然,此处所指的,既不是北方,也不是北方之地,因为以色列已不复存在。
同一先知书:
那领以色列人从北方之地上来的永活的耶和华。(耶利米书16:15)
“北方”以同样的方式表示对真理的无知,或说没有真理的知识。
又:
看哪,我必将他们从北方之地领来,把他们从地极招集起来,在他们中间有瞎子、瘸子。(耶利米书31:8)
“北方之地”表示由于对真理的无知而对良善的无知;由于迦南地代表主的国度,由此也代表良善(参看3705节),迦南地境内的地方,如锡安和耶路撒冷,代表与真理结合的至内在的良善,所以远离那地的地方代表在良善和真理上的模糊;凡处于模糊的,都被称为“北方之地”,也被称为“地极”。
此外,由于与光一起从主流入的一切良善终止于人的模糊中,所以“北方”也被称为“会众”或“聚会”,如以赛亚书:
你心里曾说,我要升到诸天,我要高举我的宝座在神众星以上;我要坐在聚会的山上,在北方的极处。(以赛亚书14:13)
同一先知书:
门哪,应当哀号!城啊,应当呼喊!非利士啊,你们都熔化了!因为有烟从北方出来,会众中没有一个独自的人。(以赛亚书14:31)
诗篇:
耶和华本为大,在我们神的城中,在祂的圣山上,该受大赞美!全地的喜悦是在北面的锡安山,大君王的城。(诗篇48:1-2)
又:
天属你,地也属你;世界和其中所充满的,都为你所建立。北方和右手边为你所创造。(诗篇89:11-12)
此处“北方”表示那些离良善和真理之光更远的人;“右手”表示那些离它们更近的人。因为后者在主的右手边(参看1274, 1276节)。
撒迦利亚书:
撒迦利亚见有四辆车从两座铜山中间出来。套车的马有红的、黑的、白的和有斑点的,都是强壮的。天使说,这些是天的四风,是从全地之主面前出来的。所有黑马都往北方之地去;白马跟随其后;有斑点的马往南方之地去。他又呼叫我说,看哪,往北方之地去的,已在北方之地使我的灵平息。(撒迦利亚书6:1-8)
“从两座铜山中间出来的四辆车”表示良善的教义事物。“车”表示教义事物,这一点将在别处说明;而“山”表示爱(795, 1430, 2722节);因此“两座山”表示两种爱,即属天之爱,也就是对主之爱,和属灵之爱,也就是对邻之爱;“铜”表示属世层中源于这些爱的良善(425, 1551节);“马”表示理解力的事物,因而表示对良善的教义事物的理解(参看2760-2762, 3217节);“南方之地”表示那些拥有良善和真理的知识或认知的人(1458, 3195节);“北方之地”表示那些没有良善和真理的知识或认知,但却过着良善生活的人,如正直的外邦人,当一个新教会在他们中间建立时,经上就说神的灵“平息”。
耶利米书:
那将以色列家的种从北方之地和我赶他们到的各地带上来并领回来的耶和华,叫他们可以住在本地。(耶利米书23:8)
“从北方之地”表示从对良善和真理的无知的模糊。同一先知书:
铁,就是来自北方的铁,与铜,岂能被折断呢?(耶利米书15:12)
“铁”表示属世真理(425, 426节),“铜”表示属世良善(425, 1551节)。经上说,这些来自“北方”,是因为它们来自属世层;相对于其它层级,属世层处于模糊之中,充当其它层级的末端或外在界限。该预言并非表示铁和铜来自北方,这是显而易见的,无需解释;因为如果意思真的是铁和铜来自北方,那么这段经文有什么神性?事实上,它与前后文有什么联系?
马太福音:
我告诉你们,从东从西,将有许多人来,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马太福音8:11; 路加福音13:29)
“从东从西,将有许多人”表示那些拥有知识或认知,并过着良善生活的人,以及那些处于模糊和无知的人,因而表示教会之内的人和教会之外的人。前面已经说明,“东”和“西”表示良善的状态。“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表示与主同在(参看3305e节)。先知书以同样的方式论及从东、从西而来,将要与主同在祂的国度或教会里的人;如以赛亚书:
我必领你的种从东方来,又从西方招聚你。(以赛亚书43:5)
同一先知书:
他们从西方必敬畏耶和华的名,从东方必敬畏祂的荣耀。(以赛亚书59:19)
又:
他们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都知道除了我以外,没有别的;我是耶和华,再没有别的了。(以赛亚书45:6)
又:
我要从北方兴起一人,他就来;他必从日出之地求告我的名。(以赛亚书41:25)
此外,东、西、南、北的这种含义可从以下方面清楚看出来:帐幕的构造;以色列的安营和起行;对迦南地的描述;对新殿、新耶路撒冷和新地的描述。帐幕的构造: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照四个方位来排列的(出埃及记38章);如在东面和西面是什么,在南面和北面是什么(出埃及记26:18, 20, 22, 27; 27:9, 12-13);对着桌子的灯台要安在帐幕朝南的一面,但桌子要安在北面(出埃及记26:35; 40:22)。
以色列人的安营和起行:他们的安营和起行也取决于四个方位。也就是说,他们要对着帐幕的四围安营,犹大、以萨迦和西布伦支派在东边;流便、西缅、迦得支派在南边;以法莲、玛拿西、便雅悯支派在西边;但、亚设、拿弗他利在北边(民数记2:1-34)。此外,论到利未人:革顺二族在西边;哥辖诸族在南边;米拉利二族在北边;因此,摩西、亚伦和亚伦的儿子要在帐幕前东边(民数记3:23-38)。在主国度中照着良善和真理的状态而存在的天堂秩序以这种方式被代表。吹出大声的时候,南边安的营要起行(民数记10:6);甚至他们怎样安营,就怎样起行(民数记2:34)。
对迦南地的描述:摩西首先描述了它四围的边界,即在南边、西边、北边和东边的边界(民数记34:2-12);当地通过拈阄分给各支派时,又再次描述了它们(约书亚记15-19章)。由此,也由于住在迦南地的上古之人,迦南地所有的地方都照着它们的位置、距离和四方边界而成为代表和象征或有意义的符号(1607, 1866节)。
对新殿、新耶路撒冷和新地的描述:以西结也照着四个方位来描述它们。例如,城的建造就是从南边开始的;当论述城门的建造时,他说,城门面向东、北、南(以西结书40:2, 6, 19, 20-46);他论到殿的尺寸,它的门向北、向南(以西结书41:11);而外院向北、东、南、西(以西结书42:1, 4, 11, 16-19);他还说,耶和华以色列神的荣耀从东路进入(以西结书43:1, 2, 4);外院的门(以西结书44:1, 2, 4; 46:1, 9, 10, 19, 20);圣地的边界(以西结书47章),北界(以西结书47:15-17),东界(以西结书47:18),南界(以西结书47:19),西界(以西结书47:20);各支派按方位所得的地业(以西结书48章);圣耶路撒冷在东、北、南、西的城门(启示录21:13)。由此很明显地看出,就内义而言,圣物或圣物的代表照之排列的世界的四个方位并非表示这四个方位,而是表示主国度中的良善和真理的状态。
在反面意义上,“北”和“西”表示虚假和邪恶,这一点从以下经文可以看出来。耶利米书:
耶和华的话第二次临到我说,你看见什么?我说,我看见一个敞开的锅,面向北。耶和华对我说,必有灾祸向北方打开,临到这地所有的居民。耶和华说,看哪,我要召北方列国的众宗族;他们要来。(耶利米书1:13-15)
同一先知书:
应当向锡安竖立大旗,要聚集,不要迟延;因我必从北方带来灾祸和大毁灭。(耶利米书4:6)
又:
看哪,有风声传来,有大骚动从北方之地而来,要使犹大城邑变为荒废。(耶利米书10:22)
又:
在提哥亚吹角,因为有灾祸与大毁灭从北方张望。看哪!有一种民从北方之地而来,并有一大民族被激动,从地极来到。(耶利米书6:1, 22)
又:
我就从耶和华的手中接了这杯,给所有民族喝;就是耶路撒冷和犹大的城邑,并耶路撒冷的君王,又有埃及王法老,并西方所有群众,阿拉伯的诸王,住旷野的西方诸王,北方远近的诸王。(耶利米书25:17-20, 24, 26)
又:
快跑的不能逃避,勇士不能逃脱;他们在北方幼发拉底河边绊跌仆倒。这像江河涨发的是谁呢?埃及像江河涨发,因他说,我要涨发遮盖这地,我要毁灭城邑和其中的居民。但这是主万军之耶和华的日子,是报仇的日子,因为主万军耶和华在北方之地的幼发拉底河边有献祭的事。埃及是肥美的母牛犊,但出于北方的毁灭来到了!埃及的女儿蒙羞,必交在北方人的手中。(耶利米书46:6-8, 10, 20, 24)
又:
耶和华如此说,看哪,有水从北方涨起,成为涨溢的溪河,要涨过遍地和其中所有的,并城和其中所住的。(耶利米书47:2)
又:
耶和华论巴比伦所说的话。因有一民族从北方上来攻击她,使她的地荒凉,无人居住。(耶利米书50:3)
又:
因为,看哪!我必从北方之地激动一群大民族上来攻击巴比伦;他们要摆阵攻击她;她必从那里被攻取。看哪,有一种民从北方而来,并有一大民族和许多君王被激动,从地极来到。(耶利米书50:9, 41)
又:
那时,天地和其中所有的,必因巴比伦欢唱;因为行毁灭的要从北方来到她那里。(耶利米书51:48)
以西结书:
对歌革说,你必从你的地方,从北方的极处,与许多人民一起而来;你必上来攻击我的民以色列,如密云遮盖那地。(以西结书38:14-16)
又:
看哪,首领歌革啊,我要跟你作对;我必使你转过来,把你分成六个,使你从北方的极处上来,领你到以色列的山上。你们都必倒在以色列的山上;你必倒在田野的地面上。(以西结书39:1-2, 4-5)
撒迦利亚书:
耶和华说,唉!你们要从北方之地逃走;因我要分散你们,犹如天的四风。唉!与巴比伦的女儿同住的锡安哪,逃脱吧!(撒迦利亚书2:6-7)
从所有这些经文明显可知“北”在反面意义上表示什么,即表示产生邪恶的虚假,或来自邪恶的虚假。产生邪恶的虚假来源于基于属于属世人的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而针对并反对神性事物的推理,故被称为“从埃及出来的北方之民”,“埃及”表示这种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参看1164, 1165, 2588e节)。而来自邪恶的虚假来源于表面神圣、内在亵渎的外在敬拜,故被称为“出于巴比伦的北方之族”。“巴比伦”表示外在敬拜(参看1182, 1283, 1295, 1304, 1306-1308, 1321, 1322, 1326节),也正是巴比伦造成荒废(1327节)。这两种虚假,即产生邪恶的虚假和来自邪恶的虚假,都论及歌革,说是从歌革出来的,因为“歌革”表示由缺乏内在的外在构成的敬拜,也就是偶像崇拜,就是犹太人在任何时候的那种敬拜。“歌革”就表示这种敬拜(参看1151节)。
从属世人所住的这种模糊中要么产生真理,要么产生虚假。当人允许自己通过圣言从主被光照时,他的模糊就会变成光明,因为内在途径被打开了,因而流注和联系从主经由天堂发生。但当他不允许自己通过圣言从主被光照,而是被自己的聪明光照时,他的模糊就会变成黑暗,从而变成虚假,因为内在途径被关闭了,流注和联系不再经由天堂从主发生,除了使他能通过基于邪恶和虚假思考和说话而表面上看似一个人的那种之外。这就是为何对前者,即那些允许自己被光照的人来说,“北方”表示真理;而对后者,即那些不允许的人来说,“北方”表示虚假。因为前者从模糊中上升,也就是被提升到光中;而后者从模糊中下降,也就是远离光。因此,前者被带到南方,而后者被带到塔耳塔罗斯(注:塔耳塔罗斯是地狱的代名词)。
“北”表示虚假之黑暗,“南”表示真理之光,这一点明显可见于但以理书,也就是描述公绵羊和公山羊,以及南方王和北方王的地方。关于公绵羊和公山羊,经上说:
我见那公绵羊用角往西、往北、往南用角抵触,兽在他面前都站立不住。有一只公山羊从西而来,遍行地面;四角之中,有一角长出一个小角,向南、向东、向荣美之地,渐渐成为强大。(但以理书8:4-5, 9)
关于南方王和北方王(“南方王”表示那些拥有真理的知识或认知的人,“北方王”表示那些处于虚假的人),经上说:
过些年后,他们必结盟,南方王的女儿必到北方王这里来缔结公平条约;但她的手臂不得力。但从她的根必另生一枝立起来,进入北方王的保障,而且得胜,将掠物带到埃及。南方的王必进入这国,出来与北方王争战。北方王必回来摆列大军,比先前的更庞大。必有许多人站立起来攻击南方王。北方王必来围攻城邑,毁灭许多事物。南方王也必以极大的军兵去作战,却站立不住,因为他们设计谋害南方王。后来,他必返回,却不如前一次。惟独认识神的子民必刚强。到末了,南方王要与他交战;北方王必用战车、马兵,势如暴风来攻击他。许多人必进入那荣美之地。但从东方和北方来的消息必使他惊惶;他必大怒出去;然而到了他的结局,必无人帮助他。(但以理书11章)
“南方王”表示那些处于真理之光的人,“北方王”表示那些一开始处于阴影,后来处于虚假之黑暗的人,这一点可从那一章的一切细节看出来。因此,这几节经文描述了教会的状态和它逐渐败坏的方式。这两种人被称为“南方王”和“北方王”,是因为“王”在圣言的内义上表示真理,在反面意义上表示虚假(1672, 2015, 2069节);而“国”表示属于真理的事物,在反面意义上表示属于虚假的事物(1672, 2547节)。
9348.“因为这必成为你的网罗”表由于邪恶的诱惑和欺骗。这从“网罗”的含义清楚可知,“网罗”当论及邪恶时,是指诱惑和欺骗。邪恶之所以会进行诱惑和欺骗,是因为一切邪恶皆源于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参看9335节),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自他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就出于这些爱感受其生命的快乐;事实上,他的生命就来自它们,或说他由此而拥有生命。因此,这些爱就像河中的暗流,不断将人的思维和意愿从主引向自我,从天堂引向世界,因而从信之真理和良善引向虚假和邪恶。这时,基于感官幻觉的推理尤其占主导地位,被错解、错用的圣言字义也是。
这两个错误源头就是“网罗”、“圈套”、“坑”、“网”、 “绳索”、“脚镣”,以及“诡诈”和“欺骗”在圣言的灵义上所表示的;如这些经文:
地上的居民哪,恐惧、陷坑、网罗都临到你。躲避恐惧声音的必坠入陷坑;从陷坑上来的必被网罗缠住。因为高处的闸门都开了,地的根基也震动了。(以赛亚书24:17, 18)
耶利米书:
摩押的居民哪,惊恐、陷坑、网罗都临到你。躲避恐惧的必坠入陷坑;从陷坑上来的必被网罗缠住。(耶利米书48:43, 44)
“恐惧”和“惊恐”是指当心智徘徊在邪恶和良善,因而徘徊在虚假和真理之间时,它的扰乱和骚动;“坑”是指由基于支持爱自己爱世界的快乐的感官幻觉的推理所制造的虚假;“网罗”是指由它产生的邪恶的诱惑和欺骗。
以赛亚书:
他们往前行却后仰跌倒,而且跌碎,并陷入网罗被缠住。(以赛亚书28:13)
“后仰跌倒”表示远离良善和真理;“跌碎”表示驱散真理和良善;“陷入网罗”表示被爱自己爱世界的邪恶诱惑;“缠住”表示被它们带走或冲昏头脑。
以西结书:
以色列首领的母亲是个母狮子。在她小狮子中的一只,学会抓食而吃人。列族听见他,就把他捉在他们的坑中,用钩子拉到埃及地去。后来他蹂躏寡妇,使城邑荒凉;因它咆哮的声音,地和其中所充满的就都荒废。于是四围各省的列族埋伏攻击他,将网撒在他身上,捉在他们的坑中。他们用钩子把将他放在笼中,带到巴比伦王那里,将他放在网里,使他的声音在以色列山上不再听见。(以西结书19:1-4, 7-9)
这描述了通过邪恶所产生的虚假的诱惑而对真理的连续亵渎;“以色列首领的母亲”是指首要真理所在的教会,“母亲”是指教会(参看298, 2691, 2717, 4257, 5581, 8897节),“以色列的首领”是指首要真理(1482, 2089, 5044节);“母狮子”是指由邪恶产生并败坏教会真理的虚假;“小狮子”是指在其能力中的邪恶(6367节);“抓食而吃人”表示摧毁真理和良善,因为“人”是指教会的良善(4287, 7424, 7523节);“列族”是指邪恶(参看1259, 1260, 1849, 2588e, 4444, 6306节);他被列族捉在的“陷坑”是指邪恶所产生的虚假(4728, 4744, 5038, 9086节);他被钩子拉到的“埃及地”是指记忆知识,虚假经由它而来(9340节);“蹂躏寡妇”表示败坏渴望真理的良善,“蹂躏”表示败坏(参看2466, 2729, 4865, 8904节),“寡妇”表示渴望真理的良善(参看9198, 9200节);“使城邑荒凉”表示摧毁教会的真理教义(402, 2268, 2449, 2943, 3216, 4478, 4492, 4493节);“地和其中所充满的就都荒废”表示摧毁教会的一切(9325节);“狮子咆哮的声音”是指虚假;“将网撒在他身上”表示通过属于世俗之爱的快乐和归因于它们的推理进行诱惑;“带到巴比伦王那里”是指对真理的亵渎(1182, 1283, 1295, 1304, 1307, 1308, 1321, 1322, 1326节)。
当一个人不爱自己爱世界高于一切时,这些事不会发生,这一点在阿摩司书被如此描述:
狮子若无猎物,岂能在森林中咆哮呢?若没有圈套,鸟儿岂能陷在地上网罗里呢?网罗若无所得,岂能从地上翻起呢?(阿摩司书3:4-6)
谁都能明显看出,“网罗”在灵义上表示经由爱自己爱世界而来的诱惑和欺骗,因而表示邪恶的诱惑和欺骗,并且这一切是通过基于感官幻觉并支持这些快乐的推理来运作的。因为对人的诱捕和俘获并非来自其它源头。当魔鬼团伙向一个人发起攻击时,它会专攻他的爱;这些爱以各种可能的方式引诱他,直到把他迷住为止;当他被迷住时,这个人就会出于虚假推理反对真理,出于邪恶推理反对良善。然而,他并不满足于此,还以网罗他人,引诱他们走向虚假和邪恶为乐。他还以此为乐的原因是,现在他也是这个魔鬼团伙当中的一员。
“网罗”、“圈套”、“网”因表示这类事物,故也表示对属灵生命的摧毁和灭绝;事实上,属于这些爱的快乐就是那摧毁并灭绝它的,因为如前所述,一切邪恶皆源于这些爱。从爱自己所涌出的是与自己相比对他人的蔑视,然后就是对他们的嘲笑和诋毁;如果他们不同意自己,随之而来的就是敌意,最后是伴随仇恨、报复,因而强暴或无人性,甚至野蛮残忍的快乐。在来世,这爱爬得如此之高,以致若非主向这些人施恩,并恩准他们统治其他人,他们不仅蔑视祂,还会嘲笑论述祂的圣言,最后出于仇恨和报复反对祂;他们越不能做任何反对祂的事,就越将他们的仇恨和报复野蛮、残忍地发泄到所有信奉祂的人身上。由此明显可知魔鬼团伙的本质从何而来,即来自自我之爱。因此,“网罗”因表示爱自己爱世界的快乐,故也表示对属灵生命的摧毁和灭绝;因为凡对自我和世界的爱掌权的地方,对主之信和爱的一切,以及对邻之爱的一切都被这爱的快乐摧毁(参看9335节所提到的地方)。
这些爱是一切邪恶的根源,地狱就由它们产生并存在于它们里面,这些爱是地狱之火,这一事实在当今世界尚不为人所知。然而,人们可以从这一事实知道这一点:这些爱是对邻之爱和对神之爱的对立面,也是内心谦卑的对立面;而且,一切蔑视、一切仇恨、一切报复,以及一切强暴和残忍都唯独源于这些爱;凡对这个问题稍加思考的人,都能意识到这一点。
因此,“网罗”表示对属灵生命的摧毁和灭绝,这一点从下列经文明显看出来。诗篇:
耶和华要向恶人密布网罗,烈火、硫磺。(诗篇11:6)
此处“烈火和硫磺”是指爱自己爱世界的邪恶。“火”具有这种含义(参看1297, 1861, 5071, 5215, 6314, 6832, 7324, 7575, 9144节);“硫磺”也是(2446节);由此明显可知“网罗”表示什么。路加福音:
恐怕那日子忽然临到你们,因为它如同网罗临到全地面上一切居住的人。(路加福音21:34, 35)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教会的最后阶段,这时没有了信,因为没有了仁,那时掌权的是对自我和世界的爱。从这些爱而来的是“网罗”所表示的灭绝。耶利米书:
因为在我民中发现了恶人,他们窥探,好像设下网罗捕鸟的人;他们设立圈套捕捉人。(耶利米书5:26)
诗篇:
那寻索我灵魂的设下网罗;那谋求要害我的,直讲灭绝的事,终日沉思诡计。(诗篇38:12)
又:
求你保护我脱离他们为我设的圈套之手和作孽之人的网罗。愿恶人落在自己的网里,我却得以逃脱。(诗篇141:9, 10)
以赛亚书:
祂必作为圣所,却向以色列两家作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磐石;向耶路撒冷的居民作为网罗和圈套。他们当中必有许多人绊脚跌倒,而且跌碎,并陷入网罗被缠住。(以赛亚书8:14, 15)
此处论述的是主。“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磐石”表示所放的绊脚石;“网罗和圈套”表示那些通过支持爱自己爱世界的虚假而攻击并试图摧毁对主之信的真理和良善之人所实现的灭绝;因为对所有骄傲的人来说,以下事实不仅是绊脚石,还是一个网罗,即:神性曾以一个人的形式显现,但祂不是以王权的威严,而是以遭蔑视的样子显现的。由此明显可知“它必作网罗”表示邪恶的诱惑和欺骗,和由此而来的灭绝;在摩西五经的其它地方也是:
不可与你所去那地的居民立约,恐怕成为你们中间的网罗。(出埃及记34:12)
申命记:
你也不可事奉他们的神,因这必成为你的网罗。(申命记7:16)
又:
那时你要自己谨慎,不可随从列族,陷入网罗,也不可寻问他们的神说。(申命记12:30)
“列族”是指邪恶和由它们所产生的虚假。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