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175

175.后来,我又问

175.后来,我又问了这些灵人有关他们所来自的星球的各种问题,先问的是他们的神性敬拜和启示。关于敬拜,他们说,各民族及其家族每三十天聚在一个地方听讲道。这时,讲道者走上稍高出地面的一个讲坛,教导他们带来生活良善的神性真理。关于启示,他们说,启示发生在清晨,就在他们半睡半醒之间;那时,他们仍享有未被身体感官和世俗事物所打断的内在之光。在这种时候,他们从天堂听见天使谈论神性真理,以及如何照之生活。当他们完全醒来时,只见一位身穿白衣的天使站在他们床边,然后突然从他们的视线消失。他们由此知道他们所听到的话来自天堂。他们以这种方式区分神性异象和非神性异象,因为在非神性异象中是看不到天使出现的。他们补充说,他们的讲道人便以这种方式经历启示,其他人有时也经历这种启示。

属天的奥秘 #1573

1573.“当时迦南

1573.“当时迦南人与比利洗人住在那地”表示外在人中的邪恶和虚假。这从“迦南人”和“比利洗人”的含义清楚可知:“迦南人”是指外在人中来自母亲的遗传之恶,如前所述(1444节);“比利洗人”是指衍生的虚假,如下文所述(1574节)。主的外在人包含来自母亲的遗传之恶(参看1414, 1444节)。虚假就是从这恶中产生的,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因为哪里有遗传之恶,哪里就有虚假;前者生出后者。但在人吸收世俗和宗教知识或认知之前,邪恶不会生出虚假。除了这类知识或认知外,邪恶没有它可以作用或流入的其它对象。属于心智的意愿部分的邪恶以这种方式转变为理解力部分中的虚假;因此,这虚假也是遗传的,因为它是从遗传之物而生的,尽管不是基于虚假原则的虚假。不过,它存在于外在人中,并且内在人能看到它是假的。
由于在主充满世俗和宗教知识或认知之前,或亚伯兰寄居在埃及之前,祂从母亲那里遗传了邪恶,所以前一章(12:6)说“迦南人在那地”,但没有说比利洗人在那里;而在此处,祂吸收了这两种知识或认知之后,经上说“迦南人与比利洗人住在那地”;这表明,“迦南人”表示邪恶,“比利洗人”表示虚假。这还表明,提到迦南人和比利洗人不是任何历史系列的一部分,因为上下文根本没有论述他们;前一章(12:6)提到迦南人也是这样。由此明显可知,此处隐藏着某种奥秘,这奥秘只有从内义才能知晓。
任何人若听说主里面有从母亲那里遗传的邪恶,可能都会感到惊讶;但既然本节经文公开声明,并且内义正在谈论主,那么就没有人会怀疑这是真的。因为一个人若不从另一个人那里遗传邪恶,就永远不可能从他或她出生。不过,源自父亲的遗传之恶是一回事,源自母亲的遗传之恶则是另一回事。源自父亲的遗传之恶更为内在,并且永远保留,因为它永远无法根除。但主没有这种恶,因为祂是从耶和华父生的,因此就内在而言是神性或耶和华。而源自母亲的遗传之恶属于外在人,这恶的确存在于主里面,被称为“迦南人在那地”;由此而来的虚假则是“比利洗人”。主在这个意义上和其他人一样出生,并且和其他人一样软弱。
主从母亲那里遗传了邪恶,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很清楚地看出来,即:祂经历了(属灵的)试探。没有邪恶的人是不会受到试探的;试探人的,是人里面的邪恶,他通过这邪恶受到试探,或说人里面的邪恶才是试探的源头和手段。主受到试探,并且祂所受的试探如此严厉,以至于没有人能经历其百万分之一。祂独自承受它们,凭自己的能力彻底战胜邪恶,或魔鬼和整个地狱,这些事也很明显。关于这些试探,我们在路加福音中读到:
耶稣在灵里被引到旷野,在那里四十天受魔鬼的试探。在那些日子,祂没有吃什么。魔鬼用尽了各样的试探,就暂时离开耶稣。于是耶稣带着灵的能力回到加利利。(路加福音4:1-2, 13-14)
马可福音:
灵驱使耶稣,让祂走到旷野。祂在旷野四十天受试探,并与野兽在一起。(马可福音1:12-13)
此处“野兽”表示地狱。此外,祂受试探甚至到死的地步,所以祂汗滴如血:
耶稣极其伤痛,祷告更加恳切,祂的汗如同大血滴落在地上。(路加福音22:44)
天使不受魔鬼试探,因为只要他在主里面,恶灵就无法靠近他,哪怕离得远远的,也会立刻被恐惧和惊骇抓住。如果主生来就是神性,没有来自母亲的邪恶粘附着祂,那么地狱更不能接近祂。
牧师常说,主也担当了人类的罪孽和邪恶。但对主来说,若不通过遗传的途径,把罪孽和邪恶吸引到自己身上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神性不会轻易受邪恶影响,因此,为了能凭自己的能力征服邪恶(没有人曾做到,或能做到这一点),从而成为公义的唯一体现,主愿意和其他人一样出生。否则,祂根本没有必要降生,因为主无需降生就能取得人性或人身本质;如当向上古教会成员和先知们显现时,祂有时会这样做。但为了披上邪恶,以便祂可以与这邪恶争战并征服它,从而在自己里面将神性本质与人性或人身本质结合在一起,祂来到这个世界。
然而,主并没有实际的邪恶,或祂自己的邪恶,正如祂在约翰福音所说的:
你们哪一个能判我有罪呢?(约翰福音8:46)
综上所述,清楚可知刚才那句话,即“牧养亚伯兰牲畜的人和牧养罗得牲畜的人就起了纷争”表示什么;原因在于,“当时迦南人与比利洗人住在那地”。

属天的奥秘 #10284

10284.“也不可

10284.“也不可按这调和之法作与此相似的”表不可有人的努力所制造的仿品。这从“按这调和之法作与此相似的”的含义清楚可知,“按这调和之法作与此相似的”,也就是用同样的香料作类似的油,是指通过人的努力在它的仿品上做准备。这些话表示这些事,这从内义上的思路可推知,因为经上先是说“不可倒在人的肉身上”,这句话表示不可将主的东西赋予人的自我,或人自己的东西;接着经上说“你们也要以它为圣”。而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所做的任何事都是始于他的自我,或他自己的东西,是不神圣的。原因在于,人出于他的自我,或他自己的东西所作的任何努力完全就是邪恶所产生的虚假,因为它以自我和世界为目的,而不是以邻舍和神为目的;这也解释了它为何被称为一个“仿品”。
  此处的情形是这样的:凡从主而来的,都是良善和真理。但人在模仿它的时候所制造的良善和真理并不是良善和真理。原因在于,一切良善和真理都凭所关注的目的而拥有生命在里面。一个始于人的目的完全是自私的;而来自主的良善和真理是为了作为目的的良善和真理本身,因而是为了主而存在的,因为一切良善和真理皆来自主,或说主是一切良善和真理的源头。在人那里,目的就是他自己,因为它构成他的意愿和他的爱;事实上,一个人以他所爱和所意愿的为目的。人里面源于他自己的一切爱都是对自我的爱和为了自我而对世界的爱;但人里面源于主的爱则是对邻舍的爱和对神的爱。这两种爱之间的差别就像地狱和天堂之间的差别那样大。此外,对自我的爱和为了自我而对世界的爱在地狱掌权,并构成地狱;而对邻舍的爱和对主的爱则在天堂掌权,并构成天堂。而且,一个人的爱如何,他就如何,并永远如何;事实上,爱构成一个人意愿的全部,并由此构成他的理解力的全部,因为构成意愿的爱不断流入理解力,点燃并光照它。正因如此,当那些爱邪恶的人在自己里面思考时,他们的思维就由与他们所爱的邪恶相一致的虚假构成,尽管在世人面前,他们出于伪善而以不同的方式说话,有些人则出于说服性的信仰说话,关于说服性信仰的性质,可参看前文(9364, 9369节)。
  要知道,一个人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世人面前模仿神性事物本身,把自己表现得像一位光明天使。但主与天使看到的,不是他所表现的外在,而是内在;当这内在来自自我,或人自己的东西,或说自我是它的源头时,它就是污秽的。这种人里面只有属世之物,根本没有属灵之物。他们仅在属世之光中看一切事物,在天堂之光中则一无所见;事实上,他们并不知道何为天堂之光,也不知道何为属灵之物。他们的一切内层或说内在能力都转化为外在事物,几乎和动物的内层一样;他们也不允许自己被主提升到更高事物。然而,人比动物优越,拥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即他能被主提升到天堂和主那里,从而被主引导。凡为了良善和真理而爱良善和真理,也就是爱邻舍和神的人都以这种方式被提升;因为从一般意义上说,邻舍是良善和真理;从较低意义上说,邻舍是公义和公平,因为神是它们的源头。
  由此可见什么叫通过人的努力模仿神性事物。在圣言的各个地方,经上以“埃及”和“法老”来描述这样的人;因为“埃及”和“法老”表示属于属世人的记忆知识。经上还以“亚述”来描述他们,“亚述”表示基于记忆知识的推理(关于“埃及”,可参看9340, 9391节提到的地方;关于“亚述”,可参看1186节)。
  在灵人当中有大量灵人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狡猾模仿神性事物;因为他们假装诚实、正直和虔诚,并且如此狡猾,以至于连善灵也要被引入歧途,除非主光照或启示他们,使他们能看清这些灵人的内层是什么样子。当这些内层被揭开时,善灵都充满恐惧并逃离。不过,这些灵人会被剥去表面的伪装,并被带入他们那魔鬼般的内层;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自动沉入地狱。关于这些灵人的详情,可参看下文(10286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