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75.后来,我又问了这些灵人有关他们所来自的星球的各种问题,先问的是他们的神性敬拜和启示。关于敬拜,他们说,各民族及其家族每三十天聚在一个地方听讲道。这时,讲道者走上稍高出地面的一个讲坛,教导他们带来生活良善的神性真理。关于启示,他们说,启示发生在清晨,就在他们半睡半醒之间;那时,他们仍享有未被身体感官和世俗事物所打断的内在之光。在这种时候,他们从天堂听见天使谈论神性真理,以及如何照之生活。当他们完全醒来时,只见一位身穿白衣的天使站在他们床边,然后突然从他们的视线消失。他们由此知道他们所听到的话来自天堂。他们以这种方式区分神性异象和非神性异象,因为在非神性异象中是看不到天使出现的。他们补充说,他们的讲道人便以这种方式经历启示,其他人有时也经历这种启示。
4290.就内在历史意义而言,“雅各说,你不给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表示他们坚持作代表;因为“我就不容你去”表示他们的坚持,“给祝福”表示代表教会。关于这个问题,即雅各的后代坚持作教会的代表,尽管他们和其它民族一样,都不是选民,从包含在字义中的圣言历史来看,这一点的确不那么明显;因为字义上的圣言历史含有天堂的深层奥秘在里面,这一系列奥秘会相应地接踵而来;还因为这些名字本身表示属灵事物,其中许多名字在至高意义上甚至表示主自己,如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他们在至高意义上表示主,这在前文早已多次说明(参看1965, 1989, 2011, 3245, 3305e, 3439节)。
雅各的后代并不是选民,但他们坚持认为教会应在他们中间;这一事实从圣言的许多经文及其内在历史意义可以看出来,并公开体现在以下摩西五经的经文中:
耶和华对摩西说,你和你从埃及地所领出来的百姓从这里上去,往我曾起誓应许给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之地去,我曾(对他们)说,要将这地赐给你的种。我不在你们中间上去,因为你们是硬着颈项的百姓,恐怕我在路上把你们灭绝。百姓听见这凶信就悲哀,各人把身上的妆饰摘下来。摩西拿一个帐棚给自己支搭在营外,离营却远。摩西对耶和华说,看,你对我说,将这百姓领上去,却没有叫我知道你要打发谁与我同去。我如今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将你的道指示我,使我可以认识你,好在你眼前蒙恩。看哪,这民族也是你的百姓。耶和华说,我必亲自去,给你安息。(出埃及记33:1-7,12-14)
在出埃及记的这一章,经上说摩西让百姓从埃及地出来上去,然后摘下自己的妆饰,并悲哀;摩西又把自己的帐棚支搭在营外,耶和华也同意了;这一切清楚表明,他们是自己坚持的。
又:
耶和华对摩西说,这百姓藐视我要到几时呢?我在他们中间行了这一切神迹,他们还不信我要到几时呢?我要用瘟疫击杀他们,除灭他们,叫你成为一个民族,比他们更强大、更昌盛。但摩西哀求,耶和华因恳求就说,我要照你的话赦免。然我是活着的那一位,全地必充满耶和华的荣耀;这些人虽看见我的荣耀和我在埃及与旷野所行的神迹,仍然试探我这十次,不听从我的声音,他们断不得看见我向他们的祖宗所起誓应许之地。凡藐视我的,一个也不得看见。你们的尸首必倒在这旷野;但你们的小孩,我却要把他们领进去。(民数记14:11-13, 20-23,29,31)
从这些话也明显可知,耶和华想除灭他们,因而不想把教会建在他们当中,只是他们坚持教会要设在他们中间,所以也就是这样做了。此外还有许多其它场合,耶和华本可以除灭这个屡屡叛逆的民族,却屡屡让自己被他们的哀求所安抚。
这也适用于以下事实:巴兰没有被允许诅咒这百姓(民数记22, 23, 24章,以及其它地方),在那里,经上说,耶和华后悔将这百姓领进来;还说,耶和华被安抚;以及祂屡次与他们立新约。就内在历史意义而言,“雅各说,你不给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这句话表示这类事。雅各从以扫那里夺走长子名分,还利用欺诈手段从他那里夺走祝福(创世记25和27章)也表示这类事。
874.此处描述了试探之后该教会成员重生的第一个状态,这种状态在所有正在重生的人当中是很常见的,也就是说,他们以为他们从自己实行良善、思想真理,或说他们自己是他们所行的良善和所思的真理的源头。由于他们仍处在极大的模糊之中,所以主也让他们坚持这种观点。不过,只要他们坚持这种错误观点,他们所行的一切良善和所思的一切真理都不是信之良善和真理。事实上,凡人凭自己所行的,都不可能是善的,因为它来自他自己,也就是来自一个不纯和最不洁的源头。良善不可能从这种不纯和最不洁的源头发出,因为这个人总是思想自己的功德和公义;有些人甚至走得更远,与自己相比看不起其他人,如主在路加福音中(18:9-14)所教导的;其他人则以其它方式犯错。人的私欲就这样混杂,以至于外面看上去是好的,而里面却是污秽。因此,人在这种状态下所行的良善并非信之良善。这同样适用于他所思想的真理,因为尽管他所想的可能是完美的真理,但只要自我是它的源头,即便它本身是信之真理,他仍没有信之良善在自己里面。一切真理若要成为信之真理,都必须从主拥有信之良善在里面。只有这样,它们才能成为良善和真理。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