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428.“罗得也和他同去”表示感官知觉,“罗得”代表就其感官和肉体人而言的主。这从下文罗得的代表清楚可知,那里(1547, 2324节)说到,他与亚伯兰分离,并被天使拯救;但后来,与亚伯兰分离之后,罗得就取得另一个代表;对此,蒙主的神性怜悯,容后再述( 2324节)。显然,主和其他人一样出生,尽管是从童女母亲出生的,祂也和其他人一样拥有感官知觉和肉体欲望;但祂不同于其他人之处在于:祂的感官知觉和肉体欲望最终与属天事物合一,并成为神性。主的实际感官知觉和肉体欲望由罗得来代表,或也可说,罗得代表的是主在童年状态时的感官和肉体人,而不是通过属天事物与神性合一后的感官和肉体人。
10729.“六日要作工”表一个人被主重生的第一个状态,以及至高意义上主之人身荣耀的第一个状态。这从“六日”的含义清楚可知,第七日或安息日之前要作工的“六日”是指一个人被主重生的第一个状态,就是一个人拥有真理,通过真理被引向良善并卷入争战时的状态(参看8510, 8888, 9431, 10360节)。它还表示主在世用神性真理与地狱争战,使地狱和天堂里的一切事物都恢复秩序时,其人身的荣耀的状态(参看10360节)。因为人在被主重生时,会经历两种状态;第一种状态存在于他拥有真理,并通过真理被引向良善之时,第二种状态存在于他拥有良善,并出于良善看到并热爱真理之时。在第一种状态下,诚然,此人被主引导,然而是通过他自己的东西被引导的;因为出于真理行动就是出于人里面的那些东西行动;而出于良善行动就是出于主行动。
由此明显可知,人在何等程度上允许自己被通过真理引向良善,就在何等程度上被主引导并引向主。因为结合在一起的一切事物都有作用和回应,作用的是良善,回应的是真理。然而,真理从来不会自动作出回应,只是被良善驱使作出回应。因此,只要真理接受良善,它就对良善作出回应;只要作出回应,它就与良善结合。由此也可推知,在一个人与主结合之前,主通过真理鞭策他朝向自己;只要此人允许自己被引导,他就与主结合。事实上,神的真理具有这样的性质:它们合乎良善,因为真理出自良善。此人由此拥有感知,而感知本身就是一种回应,或说本质上是一种回应的形式。允许自己被鞭策,或通过真理被引向良善,就是照真理生活。提及这些事是为了叫人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六日作工或劳碌”所表示的一个正在重生之人的第一个状态是怎么回事。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