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8938.“凡记下我名的各个地方”表每个人对主的信之状态。这从“地方”的含义清楚可知,“地方”是指状态(参看2625, 2837, 3356, 3387, 3404, 4321, 4882, 5605, 7381节),因此,“各个地方”是指每个人的状态,或与每个人同在的状态。之所以表示信的状态,是因为“耶和华的名”表示整体上藉以敬拜主的一切事物,因而表示信和仁的一切事物(2724, 3006, 6674节)。所以,“记下耶和华神的名”表示来自主的仁和信与其同在或在其心里的那个人(里面的状态)。字面上的意思是,他们要在耶路撒冷献燔祭和感谢祭,因而献上他们羊群和牛群;耶路撒冷是耶和华为他们所选的敬拜祂的地方,也是“祂记下祂名的”地方。然而,根据内义,所指的不是地方,而是有仁和信在里面的每个人;因为“地方”在内义上不是指地方,而是指状态;“名字”也不是指名字,而是指信仰和敬拜;因此所指的是一个处于从主接受信的一种状态的人。此外,在耶路撒冷,就是通过燔祭和感谢祭来敬拜主的地方,教会的一切都具有代表性。这就是为何圣言中的“耶路撒冷”和启示录中的“新耶路撒冷”表示主的教会;主的教会存在于每一个处于从主接受仁与信的一种状态的人中。因为一个人本身就是一个教会,而有教会在其中的许多人则组成总体上的教会。由此也明显可知,“凡记下我名的各个地方”表示每个人的信之状态。
984.“充满大地”表示(仁之良善和信之真理)在外在人里面(增加)。这从“地”的含义清楚可知,前面数次说明,“地”表示外在人。对重生之人来说,仁之良善和信之真理已经植入他的良心。它们因通过信,也就是通过听圣言而被植入,故首先存于其属于外在人的记忆。一旦他重生,内在人活跃起来,繁殖和增多也就随之而来;仁之良善在外在人的情感中显现,信之真理在他的记忆中显现;它们在这两个地方繁殖增多。凡重生之人都能知道这种增多的性质,因为他们不断从圣言、理性人和知识那里获得新的确认,由此变得越来越坚定。这种增多是仁爱的效果,是唯独通过仁爱作工的主所产生的效果。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