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505.我也获知在来世为感官所感知的这些气场是如何获得的。为阐明并理解这一点,以一个形成了自己优于他人的观点之人为例。他最终会养成这样一种习惯,可以说这样一种本性:无论到哪,每当看到其他人,并和他们交谈时,他总是专注于自己。一开始,他这样做是有意识的,但后来就是无意识的了,以致他对此视而不见;但它仍占据主导地位,这不仅体现在其情感和思维的每个细节中,还体现在其举止和言语的每个细节中。人们可以在其他人身上看到这一点。这就是在来世产生一种气场的那种特质,这种气场能被感知到,但只有当主允许时才可以。这适用于其它情感;因此,那里有多少气场,就有多少情感和情感的组合,它们是数不胜数的。这个气场可以说是一个人投射在自身之外的一个形像,事实上是住在他里面的所有事物的一个形像。然而,在灵人界,以一种可见或可感知的形式呈现的,只是某种总体事物;而在天堂,人们却能知道这个人的具体细节是什么样;至于他的最小细节,则除了主之外,没有人知道。
3411.创世记26:15-17.在他父亲亚伯拉罕的日子,凡他父亲的仆人所挖的井,非利士人全都塞住,用尘土把它们填满了。亚比米勒对以撒说,你离开我们去吧,因为你比我们强盛得多。以撒就离开那里,在基拉耳谷扎营,住在那里。
“在他父亲亚伯拉罕的日子,凡他父亲的仆人所挖的井,非利士人全都塞住”表示那些拥有认知或知识的记忆知识,或说知道宗教概念的人不想知道来自神性的内层真理,因而抹除了它们;“用尘土把它们填满了”表示通过尘世事物;“亚比米勒对以撒说”表示主对该教义的感知;“你离开我们去吧,因为你比我们强盛得多”表示由于这些真理里面的神性,他们不能忍受它们;“以撒就离开那里”表示主放弃了教义的内层事物;“在基拉耳谷扎营,住在那里”表示主前往较低的理性概念或事物,也就是从内层表象到外层表象。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