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3607.“为我父亲居丧的日子近了,我要杀我的兄弟雅各”表示颠倒,以及除去真理那源于自己的生命。这从“居丧的日子”和“杀他的兄弟雅各”的含义清楚可知:“居丧的日子”是指状态的颠倒;“杀他的兄弟雅各”是指除去真理那源于自己的生命。此处的情况与刚才(参看3605节)关于“恨”在内义上的含义的讨论很相似,即:“恨”在内义上不是指“仇恨”。这种情况也可从来世不断发生的事看出来:在来世,从天上向下流到那些陷入邪恶的人当中的一切良善,都转变为邪恶,在地狱里的人当中则转变为对立面;真理以同样的方式转变为虚假(参看2123节)。因此,另一方面,在这些恶灵当中的邪恶和虚假在天上就是良善和真理;为了把它转变成良善,有些灵人一路上除去邪恶和虚假的观念,以便良善和真理的观念可以呈现出来(关于这种除去,可参看1393, 1875节)。此外,当邪恶和虚假靠近那些处于良善和真理的人时,它们不再显为邪恶和虚假,而是照着他们良善的性质和状态而以另一种形式出现。
由此可见,“杀他的兄弟雅各”在内义上不是指杀害,而是指除去那与真理不相容的生命。因为真理凭自己没有生命,而是从良善拥有生命,真理只是接受良善的器皿(参看1496, 1832, 1900, 2063, 2261, 2269, 2697, 3049, 3068, 3128, 3146, 3318, 3387节)。生命在于良善,而不在于真理,除非真理从良善获得生命(参看1589节,以及其它许多地方)。因此,除去真理那源于自己的生命不是毁灭真理,而是赋予它生命,因为当真理看似从它自己拥有生命时,它根本没有任何生命,只有诸如本身不是生命的那种生命。但当来自它自己的生命被除去时,生命本身,或真实的生命就被赋予它,也就是说,经由良善从主获得的生命被赋予它,而主是生命本身。
这一点在来世那些只专注于真理的人身上是显而易见的。他们的观念看上去是关闭的,并且关闭得如此之紧,以至于天堂的事物不能流入,除非以一种非常笼统,甚至几乎认不出这流注来自天堂的方式。而对那些处于真理,同时又处于良善的人来说,他们的观念看上去是敞开的,并且如此敞开,以至于天堂的事物可以说流入一个微型天堂,或他们自己的一个形像,因为这些事物通过他们里面的良善经由真理流入(参看1869, 2429节)。当良善开始占据优先位置,或掌权时,真理就失去那源于自己的生命,这一点从前面关于一开始真理的表面优先权和后来良善的优先权的阐述和说明可以看出来;此处所表示的,是真理那源于自己的生命的这种除去。这些事之所以被称为“为父亲居丧”,是因为“居丧的日子”表示状态的颠倒,这种状态的颠倒由以撒大大战兢(27:33; 3593节)和以扫大声痛哭(27:34;3597节)来表示。
4073.“雅各就打发人,叫拉结和利亚到田野他的羊群那里去”表对真理的情感与现由“雅各”所表示的良善联结,这种联结是通过该良善本身实现的;以及当这良善离开时,这些情感被运用于的用途。这从“雅各”、“拉结和利亚”的代表清楚可知:“雅各”是指属世层的良善,如前面频繁所述;“拉结和利亚”是指对与该良善联结的真理的情感,“拉结”是指对内层真理的情感,“利亚”是指对外在真理的情感(参看3758, 3782, 3793, 3819节)。显然,“打发人,叫她们到田野他的羊群那里去”表示将它们与自身联结起来。“田野”表示构成良善的事物,以及有良善存在之地(2971, 3196, 3310, 3317节);“羊群”表示现已获得的良善与真理本身,当这良善离开时,拉结和利亚所表示的真理情感就被运用于这些良善与真理。在本章,雅各代表属世层的良善,它离与神性的结合越来越近(4069节),因为它处于准备使自己分离的状态,并且实际上已经与“拉班”所表示的良善分离了(参看前面关于雅各的论述,3775节)。因为代表取决于良善与真理所发生的状态的改变;状态的改变则取决于灵人和处于这类良善与真理的天使的改变,如前所述(4067节)。
随着灵人和处于居间良善的天使的社群离开,处于更完美的良善的新社群就会接近。人的状态完全取决于他在其中拥有其存在的灵人和天使的社群。这些社群决定了其意愿,以及其思维的状态。但是,当他自己为自己选择这些社群,也就是他将自己与它们联在一起时,他所经历的状态改变完全不同于主将这些社群与他联在一起时所经历的。当他将自己与它们联在一起时,邪恶在便他里面掌权;而当主将它们与其联在一起时,良善在他里面掌权。当良善在他里面掌权时,诸如有助于改造其生命的那类良善便通过这些社群流入进来。就内义而言,此处所说的事涉及“雅各”所代表的良善,“拉结和利亚”所表示的对真理的情感,以及当雅各离开“拉班”所表示的良善时,这些情感的用途;这些事就是这些社群及其改变的生动写照。 天使从这些社群来察觉人所具有的状态,由此察觉其良善与真理的性质,因而察觉在此人看来几乎如同一个整体的无数细节。因此,天使能意识到真正的起因,因为他们看见并觉察到与人同在的社群,而人能意识到结果,却看不见这些社群,只具有通过源于这些社群的状态改变所获得的对它们的一种模糊感知。对于良善与真理所发生的事,他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觉察不到,除非他被主通过天使启示。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