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3736.“使我平安地回到我父亲的家”表示甚至到了完美合一的程度。这从以下事实清楚可知:当论及主时,“我父亲的家”是指神性本身,主自成孕的那一刻起就拥有这神性本身;“回到那家”就是回到被称为“父”的神性良善本身。这神性良善就是“父”(参看3704节);显然,“回到那家”是指合一。当主说祂从父出来,来到了世界,又要往父那里去时,主所表相同。也就是说,祂从父出来表示神性本身取得人身或人性;祂来到世界表示祂就像一个人;祂又要往父那里去表示祂要将人身或人性本质与神性本质合一。这就是主在约翰福音中所说这些话的意思:
倘或你们看见人子升到祂原先所在之处。(约翰福音6:62)
又:
耶稣知道父已将万有交在祂手里,且知道自己是从神出来的,又要往神那里去,就对他们说,孩子们,我还有一会儿同你们在一起;我所去的地方你们不能到。(约翰福音13:3, 33)
又:
现今我往差我来的那里去,你们没有人问我,你去哪里?我去是与你们有益的;我若不去,保惠师就不到你们这里来;我若去,就差祂到你们这里来。一会儿你们就看不见我了;再一会儿你们还要看见我;因我往父那里去。(约翰福音16:5, 7, 16-17)
又:
我从父出来,到了世界;我又离开世界,往父那里去。(约翰福音16:28)
在这些经文中,“往父那里去”表示将人身或人性本质与神性本质合一。
2382.“房门口的人”表示理性概念和源于这些概念的教义,向仁之良善诉诸暴力就是通过它们实现的。这从“人”、“门”和“房”的含义清楚可知:“人”是指理性概念(参看158, 1007节);“门”是指引入或提供入口的东西,这种东西要么通向真理,要么通向良善,因而是指某种教义(参看2356节);“房”(或家)是指仁之良善,如前面多次讨论的。由于此处论述的主题是那些“近前来要攻破房门”的人,也就是那些试图摧毁仁之良善,以及主的神性与神圣的人(2376节),所以这些人表示邪恶的理性概念和由此衍生的虚假教义,向仁之良善诉诸暴力就是通过它们实现的。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